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今日广东乡音早春二月艾花黄澎湃在
TUhjnbcbe - 2023/4/15 17:55:00
白癜风应该怎么治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554232.html
                            

在广东雷州,有一个“舌尖上的习俗”——正月最后一天吃田艾棉饼。与艾蒿不同,田艾不仅不苦涩,而且有丝丝甜润和芳香。用田艾做成的糍粑翠绿晶莹,入口软糯而香甜,让人回味无穷。

酱紫FM出品

主播

羊城晚报记者陈亮实习生夏菲娅

我的家乡雷州,正月最后一天要吃田艾棉饼。有一首雷州歌谣,前两句是:“正月强,田艾香。摘艾娘子走相将。”家乡人称青年女子为娘子,“相将”是相随、相伴的意思。

小时候,我总是好奇“正月强”的“强”是什么意思。后来才明白,“正月强”就是“正月穷”,是说正月已经到了最后那天。家乡人忌讳说“穷”字,正像粤语中把“猪肝”说成“猪润”一个道理。

田艾学名叫鼠曲草(又作鼠麴草)。《本草纲目》记载:“原野间甚多。二月生苗,茎叶柔软。叶长寸许,白茸如鼠耳之毛。开小黄花成穗,结细子。”我小时候,生产队的晚水稻收割后,原本应该犁冬晒白的稻田大都荒着,一直到清明前才翻犁。整个冬天里,田地里便长满了田艾。到了早春,放眼望去,满是金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金黄的田艾是鹅最喜欢吃的草。寒冷的冬天里,百草衰枯,只有田艾一大片一大片生机勃勃地生长着,密密麻麻,挨挨挤挤,在阵阵寒风中轻轻晃动。那叶子,从正面看,绿中泛着白色;从背面看,白中透出碧绿的光亮;叶背和茎上的白色绒毛像婴儿脸颊上茸茸的汗毛,煞是惹人喜爱。牧鹅时,我总是忍不住蹲下身去,伸手去抚摸那些叶子,田艾顽强的生命力常常令我肃然起敬。

立春之后,田艾开始开花。头状花序从主茎顶端伸展出来,一簇一簇的,每一簇花都像一把撑起的小伞,伞越撑越大,米粒大小的白色花苞绽开成千丝万缕的黄色花丝,黄色花丝又慢慢地变白,宛如丝丝缕缕的棉絮,所以人们又称之为田艾棉,也叫白头翁。田艾不像艾蒿那样苦涩,反倒有丝丝甜润和芳香。人们都认为田艾有助消化、解积腻、清胃肠的功效。

田艾没有妖娆的外形和艳丽的色彩,但我总觉得它朴素的外表下,潜藏着一股清新脱俗之气和一颗坚忍顽强的心,宛如邻家女孩,令人心生爱慕。

早春二月时,姑娘媳妇们臂弯里挽个竹篮,专摘田艾顶端的嫩芽和花蕾。回来洗净田艾,滤干水,在石臼里捣碎,和上糯米粉,大力揉成面团;椰子丝事先已经刨好,用土榨花生油炙过,花生和芝麻也是炒过的,和砂糖一起搅拌妥当,做成馅料;做饼时,掐一小团面团,在手掌中搓得滚圆,又用双手捏成碗口大小的薄皮,托在手掌上,装满馅料,再用另一块饼皮盖上,把四周捏得密密实实的,便成一个圆圆鼓鼓的田艾饼;用菠萝蜜树叶从上下两面把田艾饼夹裹起来,就可以上锅蒸了。蒸出来的田艾糍粑,翠绿晶莹,又透着丝丝金黄,未入口已经闻到缕缕清香,赶紧咬一口,软糯柔韧,香甜可口,让人回味无穷。(羊城晚报年03月28日A08版责编:易芝娜)

编者按

本栏目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具有纪实性,以散文随笔为主,紧扣岭南文化。投稿请发至邮箱:hdjs

ycwb.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广东乡音早春二月艾花黄澎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