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聪明人,三不争深度
TUhjnbcbe - 2023/4/2 8:50:00
拉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17370.html

人生在世,最难得的是保持一颗简单的心,不争不抢,顺其自然。

不争一时之长短,不争虚名与浮利,不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很多时候你越不争,才越有福气。

不争虚名

唐朝有一位文人叫宋之问,他一生都把声名和虚荣看得特别重,容不得别人超越自己,尤其是在诗文方面。

更喜欢不惜代价去追逐声名和虚荣,结果使自己身败名裂。

宋之问有个外甥叫刘希夷。刘希夷和他年龄差不多大,二人在唐高宗上元二年(年)双双考中进士,但走的却是两条截然不同之路。

刘希夷年轻时非常有才华,善弹琵琶,诗文俱佳,他的诗文中多以古调诗文为主,张扬的是悲欢离合等消极题才,有点与时代不合拍,不被当局所重用,经常有怀才不遇的感觉。

有一次刘希夷写了一首长诗《代悲白头翁》,让宋之问为之眼热了,尤其是里面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联,更是让宋之问爱不释手。

当他知道这首诗还没有公开,还没有流传出去的时候,就心生歹念,想窃为己有。

于是,他厚着脸皮向自己的外甥讨要这一联,用在他自己的诗中,并承诺给刘种种好处。

刘希夷当时答应了,但后来觉得还是不妥,一不留意泄漏了这个秘密,引起当时“文坛”的哂笑。

宋之问大怒,认为自己丢了脸面,于是顿生杀机,将其杀死。就这样,年仅30岁的刘希夷就因为自己的这两句诗冤死于亲舅手中。

唐玄宗刚当上皇帝不久,便下诏赐宋之问自死,当赐死的诏书送达时,宋之问双腿打颤,汗流浃背。

于是,千百年来,这个长长的问号,就留进了唐诗,留在了后代人的叹息声之中。

实际上名誉毕竟是人的身外之物,虽然很重要,但是,人的生命更重要。为了追求身外之物的名誉,而影响,损害,甚至送掉性命,就是舍本逐末。

不争口舌

看过一个哲理故事。

一个小和尚天天去河里挑水,他很喜欢路上的花花草草,也常常给花草浇水,把那些野花野草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有一年,遭遇了大旱,河里的水都很小了,河床都裸露了一大半。一路上的花花草草都慢慢枯萎。

小和尚心疼这些花花草草,天天挑水回寺庙之前,就先挑水浇花浇草,可是枯萎的花草太多了,他根本就忙不过来。

有一天,一个青年和尚看到小和尚天天给花草浇水,就说,“不管你怎样忙碌,都拯救不了这些花草的。”

小和尚不服气,就和青年和尚争执,两个人争来争去,都没有结果。

于是就找老和尚评理,老和尚语重心长地说,“两个人都做得没有错,说的也没错。别争了,该干嘛就干嘛去。”

听了老和尚的话,两个和尚都面面相觑,这老和尚说的话,不是等于没说吗?

干旱了多久,两个和尚就争执了多久。直到天空下了一场雨,缓解了旱情,两个人才放下争执。

但此时,小和尚定睛一看,那些花花草草都慢慢复活了,就是那些从未浇水的花也在雨中绽放了。

他高兴地跑到老和尚身边,“师傅,师傅,路上的花花草草都活了。”

老和尚说,“花草一直都活着,是争吵很闹心。”

小和尚若有所思,突然明白,“花草该怎么活,有它们的自由;而自己却天天因为花草的事情烦恼不休,还和人争吵,才是真的过得很糟糕。”

佛说:论人的是非曲直,心里起不平烦恼,那就是自己的错,自己的过失。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争,一切顺其自然。

争来争去,都是在做无用功,输掉了心情,浪费了时间。

不争钱财

陶渊明是东晋后期的大诗人、文学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开国功臣;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但到了东晋末期,朝政日益腐败,官场黑暗。

陶渊明生性淡泊,在家境贫困、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读书作诗。他关心百姓疾苦,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

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就辞职回家了,随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

后来,他陆续做过一些官职,但由于淡泊功名,为官清正,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

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

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去必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县吏说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

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陶渊明为官清廉的作风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他的这种清廉是对天下百姓的爱。

不禁想起《人民的名义》里侯勇饰演的贪官赵德汉居然贪污了2亿,令人细思极恐。在金钱诱惑面前,能够守得住底线的,才是好官。

人生匆匆,生命无常,很多事情都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只有摆正自己的心态,不慌不急,不争不斗,才能领悟到幸福的真谛。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心若沉浮,浅笑安然。

共勉。

1
查看完整版本: 聪明人,三不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