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山上这种野草,堪称为土农药,可以搞定地老
TUhjnbcbe - 2023/3/19 19:02:00

小麦锈病,马铃薯晚疫病,庄稼地里发现有地老虎?试试山上这种堪称为“土农药”的野草,或许能帮你搞定

话说唐代诗人杜甫困守京华之际,生活异常艰辛,往往是“残杯不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一日早晨,杜甫喝下一碗两天前的剩粥,不久便呕吐不止,腹部剧痛难耐。但他蜗居茅屋,身无分文,根本无钱求医问药。此时,一位白发老翁刚好路过他家门前,见此情景,十分同情杜甫,询问完病情后说道:“你稍待片刻,待老夫采药来为你治疗。”

过不多久,白发老翁采来一把长着白色绒毛的野草,将其煎汤让杜甫服下。杜甫服完之后,病痛慢慢消除了,数日后痊愈。杜甫感谢之余也颇为感慨,道:“自怜白头无人问,怜人乃为白头翁”。因此草头部为白色柔毛,又为表达对白头翁伸手援助的感激之情,于是就将此野草取名为“白头翁”。

“白头翁”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别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猫爪子花、老公花等等,分布广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见其身影,常生长在荒坡旷野间或林边草丛中,喜凉爽干燥气候,耐寒,耐旱,叶生茎头,如杏叶,上有细白毛,近根者有白茸。”我们经常能在稀疏的草地上看到一团团像蒲公英模样的长绒毛球,不过,它们比蒲公英的毛团更大,绒毛也更长,那就是白头翁了,准没错。

人们往往忽视其叶形、花色等形态特征,在我看来,白头翁的花朵比成熟的果子要漂亮很多。它们有几分像缩小版的郁金香,紫色的“花瓣”,深紫色的花蕊,乍看根本无法与稍后的“白头”联系起来,因此,又被人们用于布置花坛、道路旁,或点缀于林园空地,在很多植物园中也十分常见。

其实更重要的特征还在它们的子房上,毛茛科的特点是多心皮,也就是说它们的种子都生活在各自独立的小房子里,每一根长发都对应着各自的一个小果子。那些羽毛一样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宿存的花柱,在授粉成功之后,这些花柱还会伸长,于是造就了白头翁特殊的形象。

作为毛茛科的成员,白头翁也不是善良的小草。它们拥有毛茛科的“毒”特性。虽说白头翁的毒性不如乌头那么猛烈,但是它们也不是好惹的。根状茎泡出来的水,可以搞定地老虎、蚜虫、蝇蛆、孑孓等众多害虫,以及小麦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因此,又被人们堪称为“土农药”。

除此之外,它的药用价值更高,历代本草专著多有记载。中医认为,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明目、消赘的功效,有诗曰:“苦温味性白头翁,主入心经与肾经,温症发狂为主治,并消积聚瘕和症。瘿瘤瘰疬皆能散,鼻衄金疮亦可平。阴疝痊兮偏肿愈,秃疮膻腥治亦能。腹痛骨病牙痛止,红痢能将毒性清。肠垢争夺堪竭净,佐之以酒效尤灵。”

据现代医学研究,白头翁具有抗菌、抗肿瘤等作用。白头翁虽是山上野草,却药用价值极高。若是庄稼地里发现有“地老虎“以及小麦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等,不妨试试山上这种野草,看看是不是真的像书上所说的那般神奇?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上这种野草,堪称为土农药,可以搞定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