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崇拜源起于上古时期本地先民,大约在春秋战国时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广泛的地区性祭祀中心,封建君臣对岳神的顶礼膜拜,无非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由于历史的原因,五岳中泰山的地位最为崇高,被称为岱宗,即群山之长的意思。到了唐代,华岳的地位有大幅提升,而这种情况与唐玄宗有关,根据《旧唐书礼仪志》记载:“玄宗乙酉岁生,以华岳当本命,先天二年七月正位,八月癸丑,华岳神为金天王。”以下就讲几则有文献记载的有关华山神的小故事吧。
一、在民间的信仰中,治鬼神位长期由泰山神把持,泰山治鬼主生死的观念由来已久。在唐代,华山神也开始染指传统的泰山神治鬼的职权范围,唐代笔记小说中就载有多则民间流传的有关故事。
椐戴孚《广异记》记载:“王僩者,少应通事舍人举,开元末入京,至阙西,息槐树下,闻传诏声,忽见数骑,状如中使,谓僩曰:’为所宣传,真通事舍人矣。’因以后骑载僩,亦憪不知何人,仓卒随去。久之,至华岳神庙中,使置别院,诫云:’慎勿私视。’便尔入内。独坐,闻棒杖楚痛之声,前行窃窥,见其妇为所由系颈于树,以棒拷击,僩悲愁伫立,中使出,见惨怛,而问其故,僩涕泗,具言其事。使云:’本欲留君,妻既死,理不可住。若更迟延,待归之后,即不能救,君宜速还开棺,此即放妻活。’”王僩返家后,果如神言,其妻死而复生。
二、这位金天王华山神还能够预知世人休咎吉凶。
椐《旧唐书裴寂传》记载:裴寂“家贫无以自业,每徒步诣京师,经华岳庙,祭而祝曰:’穷困至此,敢修诚谒,神之有灵,鉴其运命。若富贵可期,当降吉梦。’再拜而去。夜梦白头翁谓寂曰:’卿年三十已后方可得志,终当位极人臣耳。’”后来裴寂果然做了宰相。
三、当时在民间华山神还有一项职权,即可以送子。
椐《太平广记》记载:“张克勤者,应明经举。置一妾,颇爱之而无子。其家世祝华岳神,祷请颇有验。克勤母乃祷神求子,果生一男,名最怜,甚慧黠。后五年,克勤登第,娶妻经年,妻亦无子,母亦祷祈之。妇产一子,……”
以上主生死、判吉凶、送子都可以说是华山神的功德善行。可是与道教正神不同,民间神往往具有多重性格,神本来就是人造出来的,民众可以尊崇神,虔诚地祭拜神,祈求神的护佑,也可以把人的一些劣根性赋予神,使得神的性格更为丰满,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非常的接地气。他们也并非冰心铁面,也可以利诱、以势夺,也可投其所好以取其利,这就是造神者的功利性所致,这位华山神也是这样。
四、这位华山神还管理冥界职司的任免升降,而且还侚私舞弊、逢迎上司。
椐杜光庭《述异志》记载:进士崔生应举时,早行潼关外十余里,夜遇岳神迎接天官崔侍御的仪仗队,被崔侍御请入庙内,并与之一起赴岳神之宴。
原文说:饮且移时,生倦,徐行周览,不觉出门,忽见其表丈人,握手话旧,颜色憔悴,衣服缢缕,泣而相问。生因曰:“丈人恰似久辞人间,何得于此相遇。”答曰:“仆离人世,十五年矣。未有所诣,近作敷水桥神,倦于送迎而窘于衣食,穷困之状,迨不可济。知侄与天官侍御相善,又宗姓之分,必可相荐,故来投诚,愿为述姓字,若得南山赀神,即粗免饥穷,此后迁转,得居天秩,去离幽苦矣。”生辞以乍相识,不知果可相荐否,然试为道之。
言罢,复下处侍御,寻亦罢宴而归。顾问久之,曰:“后年方及第,今年不就试,亦得。余少顷公事亦毕,即当归去,程期甚迫,不可久留。生因以表丈人所求告之,侍御曰:赀神似人间遗补,极是清资,敷水桥神,其位卑杂,岂可便得,然试为言之,岳神必不相阻。即复诣岳神迎奉,生潛近伺之,历历闻所托,岳神果许之。即命出牒补署,俄尔受牒入謝,迎官将吏一二百人,侍从甚整。生因出门相贺,赀神沾泪相感曰:非吾侄之力,不可得此位也。他后一转,便入天司矣。
五、在唐代还有华山神横行乡里、作恶一方的记载,竟然做出了强抢别人老婆的事情,真是颠覆了人们心里神仙的形象。
椐《逸史》李主簿妻记载:“选人李主簿者,新婚。东过华岳,将妻入庙,谒金天王。妻拜次,气绝而倒,唯心上微暖。过归店,走马诣华阴县求医卜之人。县宰曰:’叶仙师善符术,奉诏投龙回。去此半驿,公可疾往迎之。’李公单马奔驰五十余里,遇之。李生下马,拜伏流涕,具言其事。仙师曰:’是何魅怪敢如此。’遂与先行。”随着叶仙师连发三符后,这位李主簿妻便:“须臾,口鼻有气,渐开眼能言。问之,某初拜时,金天王曰,好夫人。第二拜云,留取。遣左右扶归院,适已三日。亲宾大集,忽闻敲门,门者走报王。王曰:’何不逐却。’乃第一符也。逡巡,门外闹甚。门者数人,细语于王耳。王曰:’且发遣。’第二符也。俄有赤龙飞入,正扼王喉,才能出声。曰:’放去。’某遂有人送。乃第三符也。”
若言此说为孤证,不十分可信,且还有多篇记载为证,如:《广异记》所载仇嘉福妻及其所述邓州崔司法妻,《叶净能诗》所载常州无锡县令张令妻,《广异记》所载河东县尉妻等,都有类似记载。也不知这位大神为什么有这种癖好,而且还都没能抢到手,白白的背上了这么个不好的名声,也是很奇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