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一个叫作刘秀祥的年轻人凭借“千里背母上大学”的新闻在各大媒体平台占据头版,这则消息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无数的新闻人采访这个不幸的年轻人。
很多热心人主动提出给他资助均被这个硬气的贫穷小伙一一拒绝。他就如同未上电视新闻媒体前一般,仍然是带着自己的母亲自顾自地生活着,学习着,用自己的双手一步步地向命运之巅攀爬。
哪怕是伤痕累累,头破血流还是没有放下身后的老迈且不清晰的母亲。那么12年过去了,那个立志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年轻人,那位现代版“卧冰求鲤”的孝子,如今怎样了呢?
于不幸寻找幸福
刘秀祥年生于贵州的一个边远贫困山村,原本贫穷但其乐融融的一家五口人由于刘秀祥父亲的病逝而一夜之间分崩离析。
父亲病故,母亲大受打击,精神失常,接连的姐姐走失,哥哥不堪重负也远走他乡,只剩下年幼的刘秀祥与几乎丧失生活能力的母亲相依为命。
为了照顾患病的母亲,刘秀祥挖过野草,捡过废品,睡过茅草屋,睡过猪圈。从小恶劣的学习环却造就了他一颗坚韧不拔的心。
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中记着海伦凯勒的写过的一句话“当你抱怨你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虽然自己的家在外界看来早已是支离破碎,年幼的自己还要照顾患有精神病的母亲已经是不幸至极;但在刘秀祥心中,妈妈还能陪伴在自己身边,相比于一些父母双亡的孤儿来说,他是比别人幸福的。
只要母亲在,有母亲的牵挂,这个家就在;哪怕“家”再破,它也能庇护那个看起来瘦弱但是内心坚强的自己,它也能抚慰被孩子命运碾压的创伤。
有的人生于贫苦忧患却能奋发向前,凭借的不仅仅是身边人的鼓励,更重要是乐观,积极的态度。消极者看到人家给他半杯水,会抱怨“只剩半杯水”,而乐观积极的人则会高兴地看到“还有半杯水”。刘秀祥就是后者始终看到“半杯水”的乐观男孩,于不幸寻找幸福,他做到了。
知识改变命运
一路以来带着患病母亲艰难维生并没有打断刘秀祥学业上奋发图强的心,因为他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小学毕业刘秀祥凭借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取了最好的中学,但面对家里没钱的状况,他选择了摸底考试第一名免费入学的方式进入了另一间民校;初中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高中读书。
一路以来,他过着边学习边“工作”的生活,还要照顾自己的不能自理的母亲,他从收垃圾收废品到抬钢筋、担水泥、挑砂石……
几乎所有的劳动力工种他都有接触过,攒出这些艰难的点滴生活费;高中三年一边透支体力赚钱养家一边刻苦读书,成绩一直不错的刘秀祥却在高考前一周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操劳过度而病倒了,为了不浪费这次机会,为了能够真正的改变命运,刘秀祥坚持参加了考试,结果以六分之差落榜。
落榜的残酷事实像一根稻草,压垮了这位饱受磨难的“骆驼祥子”,这么多年的苦读,这么多年的坚持,顷刻间似乎毫无意义了。
刘秀祥崩溃了,他甚至想到就这样结束自己。然而当他再次翻开笔记本看到这句话“当你抱怨你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再想想自己的母亲,如果连他都不在了,母亲一个人怎么能生活下去呢?
于是刘秀祥决定重新拼一次,他带着母亲到义兴复读。由于付不上高昂的复读学校费用,刘秀祥接连求学好几家学校都被拒绝了;
最后找到的一家民办学校,他苦苦哀求了校长四次都不被接纳,走投无路的刘秀祥在第五次求取一个入学名额时向扑通下跪,他讲述了一路以来鲜为人知的艰辛经历感动了校长。
俗话说“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穷”一个有志气肯坚持的青年人“男儿膝下有黄金”不惜舍弃自尊下跪,只为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他花光一切就是为了要践行这条崎岖但是终会走向光明的道路。
再回首懂得奉献
凭借过人的意志,坚韧的性格,一年内重新调整潜心苦读,年刘秀祥考进了临沂大学。他不远千里背着母亲入学的事迹也开始为媒体所报道,为大众所知晓;
人们纷纷惊叹在如此艰苦条件下仍然竭尽全力努力学习的刘秀祥,不少企业个人主动想为他提供物质上的帮助。
“也许拿到了这些东西以后,我的生活可能会过得好一些,没那么艰辛;开始也许我就会失去这种叫自食其力的能力。”
刘秀祥选择拒绝那些轻而易举获得的帮助,其实从小打到大,他也会机会可以向身边的人包括老师、校长寻求帮助,但这位表面羞涩、内心坚韧则的少年仍然选择这种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在贫苦的生存环境中向着自己理想的阳光一点点靠近。他的梦想和努力都是伟大的,值得我们敬佩的。
在大学努力学习的他,积极参加校内建设活动、担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和团委宣传部部长,课余时间更是打好几份工维持母亲和自己的生活;面对同样生活有困难的同学们,他主动介绍校外兼职;
从高中开始他便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来之不易的钱资助三名与他一样贫苦出身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他舍弃了许多用人单位向他抛出的“橄榄枝”,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当一名教师。
他要用他自身的经历去鼓励每一个境遇比他或好或差的“寒门子弟”,知识是真的可以改变命运的,努力学习,努力读书始终有摆脱困境的一天。
时间如白驹过隙,当年刻苦学习的黝黑小伙,如今胖了一些。但在他的眼中仍然看到那股在基层为无数贫困孩子教授知识的光明与信念。
年,因为刘秀祥先进的治学理念,他被调至望谟县实验高中担任副校长一职,当年为了能够重读参加高考下跪的坚韧少年,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之余,还在身体力行地传道授业解惑。
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表示他希望每当那些失望的年轻人转过头来,能看到自己在默默支持着他们。这不禁让我想到,可能生活中最大的绝望是当你面临困境,转过来没有一个人在背后为你“托底”。
年轻人像八九点的太阳,是旺盛的,是充满活力的,哪怕一个眼神,一句简单的话语,都能够鼓励他们迈步向前。再回首,懂得奉献,接受了无数热心群众的祝福与精神支持,更重要来自母亲一路的支持,刘秀祥也如那飘洒的蒲公英,将自己的精神力量传播到各个角落。
小结:
12年过去了,当年轰动全城、牵动千万国人内心的刘秀祥,如今很幸福;他跨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用坚韧不拔和积极乐观一路带着母亲走到现在,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如今他是普通的人民教师中的一员,为孩子们传授知识,更为大众传授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幸福来之不易,但只要你肯奋斗,不放弃,总会碰到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