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莫笑白头翁,不愁你也会白头”,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人到晚年,最担心的莫过于生病的时候无人照料,需要用钱的时候手头拮据。
87岁的王华尧老人就遇到了这样的人生窘境,她在本应该颐养天年的年龄,却独自蜗居在衡阳市的一家养老院里,每天自己孤单地在走廊里来回散步。
王华尧称之前她是与老伴刘方华一起同住在养老院的,可是去年9月份老伴因病去世后,她就变成了孤单一人。
刘方华与王华尧同岁,两个人都是再婚,已经在一起共同生活了28年,感情一直非常融洽,他的过世让身为妻子的王华尧非常伤心,让她觉得更伤心的是,自从老伴走后,她与继子刘大海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王华尧说,她与丈夫刘方华有一套单位分的福利房,还有一些存款和债权,以及老伴过世后留下的抚恤金,可如今这些财产都被继子刘大海霸占着,不愿意给她这个继母一分一毫,她现在就想把自己名下的房子卖掉变成钱,然后分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留着养老用。
王华尧领着寻情小组的记者来到她与老伴曾经共同的家,虽然房产证上仍然有她的名字,可是房子的钥匙却全部被继子拿在手上,她现在连家门都进不去了。
记者拨通了刘大海的电话,他同意到养老院来见继母。
刘大海和继母一见面,两个人之间的气氛并没有剑拔弩张,而是显得很和谐。刘大海说自己结婚以后,继母与妻子的关系就一直不太好,父亲刘方华单位分了福利房后,大家都住在一起,矛盾就越来越激化,为此,他们两口子与父母签订了一份协议。协议规定,父母补偿儿子儿媳一笔钱,刘大海与妻子李玉林从老房子里搬出去另过,从此两家才相安无事了几年。
刘大海拿出了这份签订于年的调解协议,协议的规定确实如他所说,但在最后协议书上附加了一条:刘大海、李玉林夫妇在尽到做子女的义务,并在刘方华、王华尧生病时尽到看望护理的责任,并料理两位老人过世后事宜后,该住房的房产所有权由刘大海、李玉林继承。
刘大海称十几年来,双方都是按照这个协议来执行的,如今老父亲过世,自己也尽到了对父亲的责任和义务,可现在继母却要推翻协议,提出要拆分房产,这种要求自己和妻子当然不同意。
对此,王华尧讲出了自己的理由,原来,当初老伴身体健康的时候,两老虽然与儿子媳妇关系不好,但表面上还能过得去,自从老伴病重到去世这段时间里,继子与她的关系就急转直下,尤其是老伴病危的那几个月,只要自己一去继子家里探望老伴,儿媳李玉林就会对她骂个不停,儿媳更是直言,这个房子是属于她的,让王华尧赶紧走,这里不欢迎她。
继子和儿媳的态度让王华尧老人很是不安,出于对自己养老问题的担心,她觉得钱远比继子要可靠得多,于是才想到要卖房分房产。
在讲到自己的人生经历时,王华尧老人一度心酸得落下泪来。她的婚姻非常不幸,第一段婚姻因为丈夫做牢,她不得不离婚,因为一个弱女子带着孩子生活十分困难,王华尧又开始了第二段婚姻,随着第二任丈夫的去世,原本已经安定的生活又变得困顿起来。
由于生活所迫,王华尧决定把儿子交给第一任丈夫,把与第二任丈夫生的女儿送到一户农家抚养。于是这两个本是亲生的孩子都一直在农村生活,儿子如今丧失了劳动能力,女儿从小眼瞎,两个孩子到现在都不肯原谅母亲当初的行为,几十年来几乎与王华尧没有来往。
无奈之下,王华尧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与刘方华的第三段婚姻上,从结婚起,她就把刘大海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甚至连刘大海与李玉林的婚事也是通过她的牵线两个人才走到一起的。
更让王华尧老人心痛的是,她与老伴刘方华结婚28年,可是老伴去世后,继子刘大海却没经过她直接把父亲与他的生母合葬了,这让两个人的关系越发紧张。
刘大海的妻子李玉林一见到记者,就迫不及待地表达对婆婆的不满,她说与婆婆的矛盾是生活在一起时日积月累下来的,毕竟王华尧只是继母,而发生婆媳矛盾时,一般人往往会指责媳妇,可是她这个婆婆可不是一般人,反而是一个经历比较多的女人,自己与公婆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家里每天就像上演宫斗剧,而王华尧俨然就像家里的皇太后,这让自己也无法接受。
50多岁的李玉林与刘大海至今也没有孩子,李玉林曾经流产过两次,她说或多或少都与家庭矛盾有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她与王华尧的婆媳矛盾愈演愈烈,以至于达到无法化解的地步。
刘大海这时道出了一个隐情,他说父亲去世后,他与继母原本相处得很好,可是自从今年年初开始,继母就突然之间提出要分割房产,甚至扬言要把自己告上法院,他觉得这一切都是表姐和表姐夫在背后鼓动的结果。
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记者找到刘大海表姐夫的家,表姐夫说根本没有这回事,曾经刘大海与他们家关系非常亲密,连他的婚事都是自己帮忙操办的,两家以前之所以走得近是因为自己妻子当年参加工作时,得到了刘方华老人的鼎力相助,出于对两位老人的感激,才与老俩口非常亲近,而相比之下,刘大海与妻子则对老人比较疏远,现在遭到刘大海的猜疑,表姐夫也感到十分委屈。
刘大海约继母来到老房子见面,这里曾经是一家人共同生活居住的地方,如今却已对没有了当年的痕迹。王华尧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想卖房换钱,是因为前几年和老伴一起投资失败,手里没有钱了,现在她最怕生病住院时,自己连护工都请不起。
在寻情小组的劝说下,王华尧与继子儿媳同意进行司法调解。调解律师解释说,双方于年签订的这份协议至今依然生效,没有正当理由,不可以随意更改。
但随后,律师强调这份协议是有条件的,首先要求刘大海夫妇尽到做子女的责任,孝敬老人并且为两老养老送终,这套房子才能由他们继承,现在争论的焦点是刘大海和妻子有没有尽到协议书上规定的赡养责任。
听到律师这样说,儿媳李玉林马上指着王华尧强调,她住了三次院都是我们送去的。看到李玉林如此不尊重继母,调解律师马上批评她,不要总是她、她、她的,要喊妈妈,将来有一天你也会老的。
经过协商,双方同意都给彼此半年的考验期,半年内如果双方关系能够改善,王华尧则放弃争房产,如果关系恶化,老人则有权利向法院提起民诉讼,要求重新分割财产。
最终,继母与继子握手言和,双方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其实,王华尧老人也说了,她已经87岁了,争那么多财产有什么用?她只是因为日渐老去,身边又无子女可依靠,加上继子和儿媳的行为让她失去了信任,心里着急,才想着要钱来防老。这场财产之争,说到底其实就是一场亲情的博弈。
老年人的不安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不好,二是经济困难,三是精神孤独。显然王华尧老人随着老伴的去世,这三方面的因素她都有担忧。
所以,为了避免晚年过得凄凉,作为老人,一定要学会提前给自己打理好这三个“软肋”,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定时检查,钱财上给自己留一些后手,尽量做到在住院缴费时口袋里能拿出钱来;至于无人陪伴的寂寞与孤独,一方面要学着与晚辈处理好关系,另一方面更要学会自我化解。
当然了,作为子女,让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自己应尽到的责任。人人都会老,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对老人多些忍让与包容,学会换位思考,生活自然就会融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