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副对联:
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
这是一位老医生的座右铭,也是挂在他坐诊室的楹联。这副对联简单明确、却又表现了医者仁心这个高尚的主题,是那么令人亲切。
现在的大街上最显眼、最容易被人看到的大概就是药店了。我家的小镇,全镇人口不足5万,却有近10家药房。每到周末、节假日,他们都打着各种促销、减价的名义大卖各类药品。更有一些无良药房,打着免费测血压、测血糖等项目,向老年人推销各类保健品,价格贵得令人咂舌。
而古代中国留下的那些挂在药房的楹联,却和现在的状态截然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些老药铺里的济世楹联,感受曾经的医者的济事之心:
福星济世,福人福市;乐业生春,乐善乐施。
仁风店售韩康药;济世家传仲景书。(韩康为东汉人,在长安卖药30年,颇有信誉;张仲景我国东汉时期的名医。)
杏仁、桃仁、柏子仁,仁中求德;朱砂、神砂、夜明砂,砂中淘金。
桃仁、杏仁、柏子仁,仁心济世;天仙、凤仙、威灵仙,仙方救人。
南参北芪,匣内丸散,延年益寿;藏花川贝,架上膏丹,返老还童。
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病。
红娘子恨杀槟榔,半夏无茴香消息;
白头翁娶得蕲艾,人参有续断姻缘。
白头翁牵牛过常山,遇滑石跌断牛膝;
黄花女灸草堆熟地,失防风烧成草乌。
天设奇方,曰雪曰霰曰霜,合来共成三白散;
地生良药,名苓名连名柏,煎去都是大黄汤。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若云母天仙。天仙子种天麻,长出天花粉;
地罗汉挖地参,获得地毛球。摘冬桑叶引来春砂燥湿,只等冬瓜脱皮;找夏枯草走过秋石寒凉,寻到夏日无踪。二月兰、三白草、四叶参、五味子;
六神曲、七叶莲、八厘麻、九里香。知母应当归,唯怜父子留行,泪洒冬花冰片冷;
灵仙非没药,难救慈姑独活,魂飞天竹海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