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与蔡大夫聊中医
TUhjnbcbe - 2022/7/12 15:09:00
盖博士遮盖液治白癜风效果好不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8634.html

蔡民坤大夫是我多年的网络好友。他80代毕业于浙江中医大学,却是一位深受科学思想熏陶的人。他几十年如一日,试图要把现代科学的思想、概念与中医结合在一起。我也喜欢用现代科技的思想和概念解释中国的传统思想。这样,成就了我们的友谊。

他在读书时,看到经典中医中的一些观点。如《伤寒论》中有: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他当时就想:引起症状的原因很多,白头翁汤可不是都能治啊!他认为,从严格的科学角度讲,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他的这种质疑精神,让他在中医圈子里有点“异类”。

中医中类似的问题很多。如果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这类问题,就可以理解为:中医的许多经验是有效的,但却对有效的“适用范围”把握不好。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古代没有现代的诊断仪器,怎么可能分辨清楚呢?

蔡大夫认为: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好的中医只能把成功实践结果记录了下来。但没有科学的手段加以辨别方法的有效性。他举了一个例子:对治疗疟疾,葛洪记录了多达41种的治疗疟疾的处方,其中有“青蒿一握,渍汁服”。这个方子,曾启发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但也有诸如“抱公鸡,扭之,令其大叫,而愈”。这样荒唐的做法。蔡大夫认为,古人如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做法,应该算是科学态度。但当时的条件却让他们没有能力去逐一验证。

科技进步的过程,往往就是“适用范围”逐渐精确化的过程。我的老领导讲过一个故事:有人发明了一种新药,对82%的白血病有用。后来人们发现,剩下的18%是另外一种白血病。由此可见,“适用范围”清晰化,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的进步。可惜的是,古代的科技条件难以支持这样的诊断和认识发展。

蔡大夫认为,要发展中医就应该对古代的认识加以科学地分析。找到其合理之处,摒弃其不合理之处。而不是迷信古方或者把中医当成骗术。蔡大夫不是反对中医,而是热爱中医。他认为,中医领域的骗子太多了,不利于中医的发展。他对中医有深刻的认识,希望能用科学的思想指导中医的发展。

蔡大夫看来,中医是根据外在表象治病,西医是根据病因来治病。在我看来,这就像控制论中的两种典型理论:经典控制论根据输入输出关系进行控制,现代控制理论根据系统内部状态进行控制。现代控制理论更加科学,但很多人却喜欢用经典控制论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往往简单、有效。同样,中医的做法也有很多可取之处。

蔡大夫认为,中医的方法论有很多可取的地方,比如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按照我的理解,也可以说是“标”和“本”的关系。蔡大夫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一个肺炎病人脱水了,应该怎么办?西医的做法很可能就是给病人消炎,而中医的做法就是给病人一碗热汤。也就是说,中医着眼于先把病人的状态调整好。再如,西医可能认为病人缺少维生素,就直接给病人补充维生素。而中医可能让病人喝一碗热菜汤,汤中有维生素,病人的身体会选择性吸收。

中医的办法往往是先让病人恢复到一个好的身体状态,就容易治疗了。而西医则是直接治疗这种疾病对应的病菌或者病毒。对此,我又想到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医的做法就像企业的“持续改进”,而西医的做法更像追求“全局最优”。西医可能更彻底,中医则更加稳妥。

我问蔡大夫:中医是不是着眼于提高人的免疫力?蔡大夫回答说:这个说法不准确。因为中医产生的时代并没有这样的概念。但现实的做法却是非常类似的。而现在我们也知道:免疫力对治疗很多疾病都是非常有效的。按这样的逻辑看,在病理不太清晰的时候,中医的疗法的确可能有效。

与蔡大夫的交谈,让我体会到一个道理:真正热爱中医的人,才会批判它。批判它,是为了让它更好,而不要让骗子把整个中医界都带坏了。

蔡大夫是个喜欢思考的人、一个求真务实的人,他还喜欢把实践加以总结。他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写成了几本书。包括《行医日记》、《正常就好》。我读过《正常就好》,收获很大,都是他非常真实的想法。最近他还完成了一本《临症中医视角》的书。

郭朝晖

1
查看完整版本: 与蔡大夫聊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