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
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开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
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
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
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
惟有黄昏鸟雀悲。
刘希夷(约公元年~年)初唐诗人,今河南汝州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美姿容,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体见长。诗风柔婉华美。《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外编》存诗7首。
很多人熟悉这首诗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但并不了解这首诗背后的凄婉故事。
史载,刘希夷把这首刚写好的诗送给舅舅宋之问看,当宋之问看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大为赞赏,想把这首诗据为己有,开始刘希夷应允,但继而不允,于是宋之问遂起杀心,遣家奴用土囊将他压死。《全唐诗话》曰:“为奸人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
刘希夷去世时还不到30岁。
对这段历史疑案,后世有些学者认为宋之问比刘希夷小五岁,可能性不大,但年龄不代表辈分。其中一个有力的佐证是宋之问有一首《有所思》,其间只把“洛阳女儿好颜色”改为“幽闺女儿惜颜色”,其余诗句均一样。另外从宋之问一生的德行看“夺诗杀人”是有可能的。他入朝为官后趋附张易之兄弟,待武后退位被贬泷州参军。他受不了岭南之地的苦寒逃回洛阳。
到洛阳后无处藏身,是昔日好友张伸之冒着风险收留了他,谁知他竟丧尽天良出卖好友去向武三思邀功,导致张伸之全家被杀,他以此再度入朝。再度入朝后又攀附安乐公主,公元年因受贿罪被贬越州长史,公元年唐玄宗继位,宋之问被赐死于徙所。
宋之问人品恶劣,但他作为武后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台阁诗人,对初唐律诗的定型发展是有贡献的。他遭贬后写的一些律诗也情真意切颇为感人。例如,他在逃回洛阳途中作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可惜人品不配诗品!
《代悲白头吟》充满了对生命意识的思考,青春短暂生命无常是反复咏叹的主题,整体基调是哀婉的,但其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却充满了珍惜时光中的奋发,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刘希夷虽英年早逝,但他却因这首不朽的诗篇永生在青春年华。
本篇审稿廉璟霞组版易涛
作者简介
席云玲,郑州某高校退休教师。
本文作者席云玲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侵权必究
博客/微博/
杨海燕吕佩义胡建武
庄凤娟李智信张红阳
张广杰杨政民
初心
思想,影响人生
文字,抚摸心灵
声明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