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叶儿
活着的幸福之一,是对周末的期盼。因有懒觉可睡。
遗憾的是,但逢周末,偏偏醒的比鸟儿早。不知几时起,睡个昏天暗地的懒觉竟成了一种奢望。今又如此,窗外的鸟儿并未呼唤,眼却不听使唤地睁开了,翻来覆去再也回不去梦乡。人到中年,懒觉是一天天少下去了,青春年少时“只想长睡不想醒”的日子,一去不返。
索性起了。
早出晚归五日,这多出的几个时辰,正好可以独享,用以舒展浑身上下里里外外日渐不平的岁月褶子。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花酒茶,总有几样是可以用来抚慰自己的。即便什么都不做,发发呆也好。
先煮点爱吃的吧。关于早餐,我是不讲究的,只考虑喜欢与否。这个季节,最想吃的,莫过于番薯粥了。说也怪,照理儿时常吃的食物易生厌,我却不然,始终念念不忘,打心眼里喜。加之番薯粥营养亦不差,更是百吃不觉其厌。
厨房的菜篮子里恰好躺着一堆来自老家和友家的红薯。择其一二,刨了皮,切成自然块,放少许米,加水并没过番薯一倍的高度,关上电饭锅,按键一摁就妥了。
打开窗门,清新的空气里尚有几丝淡淡的桂香,前些日子的浓郁不再。
伸几个像模像样的懒腰,活动活动筋骨,再朝阳台的花花草草们打个招呼。入秋后,花草们的状态明显好转。矾根和多肉日渐着色,酢芽开始茁壮。铁线莲和月季陆续开出秋花,虽比不上春之繁盛,却尽显秋之恬淡。夏菊已谢,秋菊将开未开。球兰日日见长,不停歇地围着杆子缠绕。蓝雪和茉莉还零星开着,蓝的蓝,白的白。扦插后的长寿早已恢复了生机,昙花也发出了新芽。窗外的大樟树繁茂依旧,合欢则挂起了串串碧绿的荚子。
鸟儿们不知何时开始雀跃。麻雀是最多的,八哥和白头翁为数不少。前几年放飞的数十只保姆鸟早已子孙无数。自打停止喂养一年后,它们再也不回阳台了,好在我能时常听到它们的欢叫。
忽觉这样的时光里,该有音乐相伴。打开儿子出国前帮我们备好的ipad和移动小音箱,选了班得瑞的乡村音乐。熟悉的旋律响起,如入山林,心旷神怡。不知怎的就觉着了儿子的细心,以往都是由他播放音乐,我是个电视遥控都摁不熟练的人,知娘莫过儿,出国前硬是手把手教会了。
于是有点想儿子了。那就想一会。
以往的周末,只要儿子在家,便少出门,总想多陪陪。即便说不上几句话,看见有个人影在屋子里晃着也是好的。
现在不同了,人去房空。说是彼此牵挂,更多的是我们对他的挂念吧。不经意间总会想他是否吃的好,睡的够,学业的压力是否承受的住,是否交了新朋友,是否添够了冬衣……
自以为很放手的我,也免不了时时牵挂。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确是的。
好在欣慰也有。能照着自己的目标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总是一桩值得宽慰的事。再说成年后的子女,终归要有自己的天空,照着自己的轨迹,独自运行吧。无论是苦是甜,多多经历方能成长。这样一想,似乎又放下心来。
何况还有网络的连结。前几日视频,请我们看了寝室的角角落落,很是整洁有序。介绍了新添的工具,说十分好用。至于室友,黑白皆有,和谐共处。最近聊天,提到课业,说任务还是挺重的。至于食堂的伙食,也还能接受,尤其汤颇算美味。又说到理发偏贵,说想自己剪。我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个顶着参差不齐之发型的酷小子来,忍不住噗嗤一笑。无论能否剪成,知道节约总不是一件坏事。
感受到他尚好的情绪,想着一两个月能基本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心又宽了些。说到底,只要他平安顺利就好。
这样想着,忽记起他房间窗台上空着的花盆。该种点什么了。赶紧将它端到阳台,翻了盆,添了土,加了肥,埋了剩余的各色醋酱草种子,再端回到窗台上。
眼前忽的开出一丛缤纷的花来。
厨房传来“滴滴”的提示音,番薯粥煮好了。打开锅盖,熟悉的香味丝丝入鼻,味觉即被唤醒。选一只花色模样中意的碗,盛起。夹住一块,吹上几口,和着美妙的乐音,慢慢地又有些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糯香的滋味瞬间传遍了全身,每一个细胞都欢跃起来,整个人都浸润在人间烟火里了。
早起的一小寸光阴,真是美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