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黄颡鱼不好养,你知道犯了那种忌讳吗
TUhjnbcbe - 2021/12/12 18:17:00
白癜风治疗中心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3/5927648.html

由于20、21年黄颡鱼鱼瘟的影响,主产区死亡量大,市场缺鱼,鱼价一路飙升超过15元每斤。虽然鱼价好,但是由于管理不当,真正盈利的老板并不多。

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

1、鱼瘟不止,和去年相比,持续性死亡到六月份还零星不断。

2、水花成活率不高,大肚子、出血病不断。

3、水质持续恶化,氨氮、亚盐超标、蓝藻爆发。

4、天气阴晴多变,水质恶化,鱼体应激强烈。

5、随着温度升高,投喂量加大,肝胆、肠道负荷加剧,肠炎反反复复。

6、寄生虫问题阴魂不散,杀虫剂事故多发。

7、由于投喂量大、水质恶化、病原繁殖加快,鱼体病害增多,肠炎、裂头、出血病、大肚子数种并发,治疗难度大。

针对以上问题,给大家以下建议:

1、做好水质管理,尽量保持水质稳定。

随着温度升高,水体藻类容易老化,溶氧偏低,严重影响黄颡鱼摄食。建议每月至少两次改底,并少量多次补菌、补藻、补碳源,水中有益藻类、有益菌丰富起来,促进氮循环,溶氧充足黄颡鱼摄食和生长才会稳步提升。有蓝藻的,一定不要乱用驱杀产品,可以使用生物控蓝藻蓝立净来处理蓝藻问题,做好预防,其次就是一定要注意解毒,大量的藻毒素会对黄颡鱼的肝脏造成损伤。

2、做好病原防控

随着气温升高,病原快速繁殖,寄生虫也接踵而来,由于开春鱼体质相对较差,到六月份依然没有修复过来,而且肝肠受损很严重,体质较弱,成为易感体!建议除了做好改底调水,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和内服驱虫药,尽量降低病原密度,防止体质虚弱,病原趁虚而入。已经发病的一定要及时处理,防止传染、扩散,造成大量损失。

3、做好内服保健

鱼发病主要是由于环境恶化(诱因),体质变差(主因)。所以除了做好水质管理,做好抗应激工作,鱼体内服保健至关重要。关于内服保健,很多养殖老板有个误区,觉得水花苗小,不需要保健,实际上小水花就和人类婴儿阶段一样脆弱,自身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都不完善,排毒、消化吸收、抗应激、抗病能力都较差,所以此阶段内服保健格外重要。只有此阶段打好坚实的基础,后期养殖才更顺利。虽然我们都很急切的想让自己的鱼尽可能多摄食,但是如果鱼肝肠不是很好,切忌加料过多,一般八分饱完全够了,要不然就会出现加的多,死得多。建议加强内服中药金肝利胆,修复受损的肝肠,肝肠修复之后才能正常代谢,鱼体质逐渐恢复之后才能正常抗病,才能快速生长,已达到快速上市的目的。

为了水产事业更好的发展

请转发到朋友圈

让更多的养户知道

让我们的水产事业越来越好!

有没有发现最近两年水产类不好养,容易生病,用药量增加,其中有条原因也许您是不知道的,国家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放到了头等位置。

目前,饲料企业已经不允许在生产中添加抗生素,但病害问题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寻找有效、经济的抗生素替代品,已成为养殖业者最急迫的需求。

以下为大家列举了常见的治疗型中药,无药残,无抗药性:

⑴抗细菌中草药:大黄、黄连、黄芩、五倍子、苦参、桉叶、乌桕、松针、地锦草、穿心莲等;

⑵抗病毒中草药:大黄、黄连、黄芩、板蓝根、大青叶等;

⑶抗寄生虫中草药:苦楝皮、石榴皮、松针、菖蒲等;

⑷抗真菌中草药:菖蒲、苦参、白头翁等;

作为食物来源,水产类来得更加实惠,且对环境影响较小,渔业营养与其他动物性营养供应是相当的,渔业应成为粮食和营养的核心组成部分。

近年的情况想必大家都知道,但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水产品携带任何致病元素,然而养殖过程中水产品化药和抗生素的滥用,无疑将引起国家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以及环保问题。中草药在国家无抗养殖的政策倡导下,今年开始大范围使用,在这里我推荐,广大养殖户水产养殖中,尽量使用中草药产品,对治疗烂身,驱虫,保肝,改底调水效果很好,希望帮助更多的养殖户解决化药伤鱼伤水质易反复的问题。

0:12

扫一扫看视频交流养殖知识

让天下没有难养的鱼

长按3秒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颡鱼不好养,你知道犯了那种忌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