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新月唐张夫人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
暗魄初笼桂,虚弓未引弦。
拜新月,拜月妆楼上。
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
拜新月,拜月不胜情。
庭花风露清。
月临人自老,人望月长明。
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
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
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
张夫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吉中孚的妻子。
女子拜月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习俗,她们在中秋之夜望月而拜,祈求容颜美好、亲人团聚、婚姻幸福,《拜新月》便是写中秋拜月之事,这首诗被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之中,应是拜月之时可以吟唱的祝辞。
月亮刚刚出来的时候,还只是“暗魄初笼桂,虚弓未引弦”,光影暗淡,似乎为月宫之中的桂树所笼罩,形状半圆,犹如未拉满的弓弦。在月亮刚刚出来的时候,拜月的女子已在堂前等待了。
继而明月渐圆,由新月变成了满月,“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是用“鸾镜”比喻圆月,这个比喻非常巧妙,鸾镜刚刚安放到镜台上,便迫不及待地上前照一照自己美丽的容颜,正如此时明月初圆,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妆楼上拜月了。这几句生动地写出了月亮在夜间的变化和拜月女子殷切的心情。
“拜新月,拜月不胜情。庭花风露清。”在这露冷风清的中秋时节,女子望着天上的圆月,蓦然间悲从中来。因为“月临人自老,人望月长明”,拜月之人一年一年老去,只有月亮年年明亮如旧,不由得让人产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感慨。
后边几句对于时光无情的感慨愈加强烈,“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东家的老婆婆也在拜月,可是她的声音是那样悲伤,因为昔年月下的红颜少女,如今已经苍颜白发,对着月亮暗自垂泪。“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她看着那些拜月的年轻女子,想到了自己还是娇柔女儿的时候。
一轮明月之下,少者是老者的过去,老者是少者的将来,互相观望间,各自引起了对时光无情的感慨,让人想起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诗中的“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前几天翻旧照片,翻到几年前跟两个闺蜜的合照,那时候我们真是美,虽然比现在也年轻不了几岁吧,可是长发飘飘,气色舒泰,不过几年的时间,各自生了娃,开始养育人类幼崽,一个个变成了虚弱的胖子……
更多文章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