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经方用药研究之白头翁
TUhjnbcbe - 2021/11/24 15:35:00
白头翁系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头翁的根,其主要成分为白头翁素。

白头翁首载于《本经》下品,云:“白头翁,味苦,温,无毒,主温疟,狂癥,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疗金疮。”《别录》补充云:“有毒,主鼻衄”。

《本经逢源》云:“白头翁,《本经》言苦温者传写之误也”。东桓认为“味苦,性寒”为是。

《本草经疏》云“白头翁……若伏足阳明经,则发温疟;伏手阳明经,则病毒利,泄下纯血;狂易鼻衄者,血热也;寒热者,血淤也;癥瘕积聚,瘿气,靡不由血凝而成。积滞停留则腹痛,金疮血凉则痛自止。虽能下泄,辛能解散,寒能除热凉血,具诸功能,故悉主之,殆散热凉血行淤之要药欤!”

可见白头翁主要作用是清热凉血解毒。尤擅清除肠胃之蕴结,为治疗热痢之要药。对赤痢功效尤著。

经方虽仅两方用及此药,但已抓住了本药这一主要作用。

经方用白头翁组成的方剂有二首,均治疗热利,即今之痢疾。

一是自头翁汤,治疗厥阴热毒利。《伤寒论》云:“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下利而欲饮水,为热利,热利而下重,是热而兼湿,为湿热痢疾无疑。治用白头汤。其方用白头翁为君,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与秦皮相配,清热凉肝,为厥阴热利之主药;佐黄连,黄柏,清热燥湿,坚阴厚肠。共奏清热燥湿,凉肝解毒之功。本方是一被代医家推崇备至的治疗热毒下利的有效方剂。

其二是头翁加甘草阿胶汤。《金匮》云.“产后下利虚,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此为热利,但得之于产后,产后阴血必虚。故治以白头翁汤清热解毒凉血止利。因产后阴血虚,故用加阿胶甘草养血和中,是一首驱邪而兼扶正的方剂。此二方均以白头翁为主药,故均运用于热毒痢,尤善治血痢。前者正气不虚,邪气独盛,故专以苦寒之品清热解毒,凉血止利;后者血气已虚,故配阿胶甘草养血缓中。若气虚甚者,加参、术自在情理之中。现代药理实验证明,白头翁有止痛、镇静及解痉作用对肠粘膜有收敛、止泄、止血作用,对含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阿米巴原虫等,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杀死阴道滴虫。是临床治疗菌痢、阿米巴痢疾的有效药物。经方白头翁均入汤剂,用量均为二两。今人用其治疗热毒痢除口服外,尚可做保留灌肠,效果亦佳。入煎剂每日量为6~15克,大剂量可达30克。本品苦寒,纯属虚寒证者自当忌用。另外,亦有用本品与苦参相配,煎汤外洗,治疗阴道滴虫病。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方用药研究之白头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