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
吾师蔡仁山先生邃于医学,时起大病,殁虽四十年,人犹称之。特录本案,以见一斑。
豪绅宁翁,自奉甚奢,以不慎酒食,由泻传痢。翁时以体虚为言,而医不究病因,从而阿附,不敢尽攻逐之能事,仅以痢门套方加参、归杂进,渐致腹胀痛,利频不爽,脓血杂下,日夜无度,因而卧莫能兴。尚进归、地、枳、朴诸品,企图缓解,病更不廉。家人惧,飞舆迎吾师。
诊脉沉实,舌苔黄燥,腹痛里急,下利脓血,口微渴,小便黄。师笑曰:“此大承气、白头翁汤证。人虽虚,证则实,当急攻之以存阴,不可养痈以贻患,攻即养正,何惧之有。”疏予:
厚朴1克,大黄15克,枳实、黄连、黄柏各9克,元明粉9克(另对),去秦皮,加红藤、隔山消各60克,浓煎顿服,一日剂。
其家惊为药重。师曰:“病重宜药重,药轻何益?服此可立愈。”
药后,脓血大下,腹痛锐减。再剂脓血少,食知味,腹已舒,可起床自便。是时病势大挫,不宜重药,改服清导滋阴之白头翁、银花、连翘、枳实、厚朴、归尾、生地、芍药等品,又3剂,诸症悉退,再略事清补收功。然前医明知证实而不敢攻,因循坐大,其势日亟。吾师见病知源,毅然攻逐,实胆大而心细也。非吾师经验之富,曷克臻此。
-END-有用就扩散有用就点在看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治验回忆录》
作者:赵守真,编辑整理/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