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5日14:47:01,太阳到达黄经45°,交立夏节气。
立夏,表示夏季的正式开始,但尚未到达气象意义的夏天。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都还没超过20℃,漠河还在雨夹雪,大西北仍在大风扬沙。
而在苏州,在大风、降雨、降温之后,一切重新沐浴在绿色的、紫色的、金色的、银色的香气里。
苏州古城区网师园东门外的楝树花
和楝树同期,金银花、市树香樟也都在开花
每年都过的立夏,今年你过出新意了嚒?嗯假期综合症的小科君对照着书,给古代苏州人的立夏美食考了一个小古。
本期小科君推荐
苏州市老科协气象专家程维忠
苏州市林学会植物学专家王金虎
苏州民俗博物馆研究馆员沈建东
立夏
立夏已立,入夏就在眼前
立夏和立春一样,“立”表示一个崭新季节的开始,但通常它只是预告,气象意义上入夏的标准是,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的滑动得在22℃以上。
苏州气象意义上的入夏,通常在5月下旬。年则提早了半个月。而在过去10年里,入夏最早的是年,5月3日入夏。最晚的是年,6月4日入夏。
参考苏州气象APP一周预报,今年很可能立夏后没几天就要入夏咯。毕竟,睡莲都开了两周了。
年4月21日,网师园的白睡莲
三候
我大苏州彪悍的自然娃
立夏三候:蝼蝈[lóuguō]鸣,蚯蚓出,王瓜生。
蚯蚓,吃硬泥排出带疏松肥沃土壤的地下劳模。蝼蝈,又叫蝼蛄[gū]、土狗,专吃新播的种子和农作物根部的地下害虫。
王瓜,不是王婆卖的瓜!它是葫芦科植物,长得像小西瓜,但主要负责入药,果实、种子、根都是药材。
从左至右:王瓜、土狗、牛背鹭孵化的青凤蝶
据《江苏植物志》记载,苏州的王瓜出在常熟
牛背鹭同学外婆家就在大常熟
讲真,在苏州,这三样一个比一个少见。但是,小科君依然找到了至少认识两样的苏州小盆友——苏州湿地自然学校最小志愿者牛背鹭。这位小盆友不仅认识很多鸟,还热爱各种昆虫,徒手捉过土狗、拔过蚯蚓……
初夏香
香樟、苦楝、金银花
三百六桥春色,二十四番花信,重会在苏州。
在古代,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的花为代表,把它叫作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二十四番花信对应春天的24种花,最后一种便是楝花。
摄影王金虎,何山大桥靠寒山寺一侧的楝树
怡园、网师园东门外也有漂亮的楝树
楝树花开在苏州的春夏之交。如果说此时的香樟开出了一团香香的绿云,那楝树花就是一团馥郁的紫云。
楝[liàn],楝科,楝属,因果实味苦,所以又叫苦楝。楝树是苏州乡土树种,生命力顽强,属于鸟把果实叼到哪儿就能在哪儿生根发芽的主。
楝花很小,花瓣淡紫,花心深紫,一枝花序有上百朵花齐齐怒放,远远望过去像一团紫云栖息在绿色枝头下,朝气蓬勃。
不过,这么美的树,因为叫苦楝,就有了“苦恋”的梗。据说,在大学校园,年青人是不会在楝树下谈恋爱的,彩头不好……
花期中的金银花跟泡茶的干花有天壤之别
除了苦楝,此时在苏州上空默默散发着恋爱的“酸臭”气息的,还有金银花。金银花,中文学名忍冬,忍冬科,忍冬属。
初开的金银花,花冠、花丝都是白色,一两天之后变作金黄,所以叫做金银花。金银花好看,香,而且长得奇特——一蒂二花,如雄雌相伴,被初夏的凉风拂过,似鸳鸯起舞,所以也叫鸳鸯藤。
供图:月兰,西山人庭院里的金银花
跟紫藤、凌霄一样,金银花也是苏州庭院常见的爬藤植物。苏州人喜欢用新鲜的金银花泡水喝去火,泡澡防痱子。明清时期,苏州流行吃各种花露,其中也有金银花露,现在到了夏天苏州的药店也还有卖哦。
美食考古
古代苏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苏州的24个节气里,立夏大概是风俗最多的一个节气。真的,单是《清嘉录》里摘录的清代苏州各县市方志里的立夏风俗就有N种。
科普苏州粉丝月兰给家人手工编织的蛋兜
你的记忆里,有这样一位巧手妈妈吗
除了留存至今的挂蛋、秤人习俗之外,还有五花八门的防疰夏习俗(旧时吴地把入夏睡眠饮食不好叫做疰夏):
比如,要向左邻右舍讨要茶叶煮“七家茶”。把麦子、豆子、糖一起煮了吃。小孩吃猫狗剩下的东西,叫“猫狗饭”。立夏再冷也要穿一天纱衣或葛布衣裳……
Emmm~虽然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有些习俗不科学,但是从字里行间你依然读出古代苏州人的欢乐,或者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那么,旧时苏州人立夏到底吃些什么呢?小科君花了两天的时间查资料(虽然目前来看结果还不理想)……
据《清嘉录》记载,立夏这一天家家摆设樱桃、青梅、禾畾麦,供奉神仙和祖先。宴饮则有烧酒、酒酿、海蛳[sī]、馒头、面筋、白笋、咸鸭蛋、蚕豆等。
咱们先来看看神仙们吃哒:
樱桃、青梅
ps:香雪海的青梅节已经开始啦
早的樱桃谷雨就红了。至于青梅,这个蔷薇科最早的花结出的果实,此时正是腌渍做蜜饯、泡酒的好时候。真正成熟那要到梅子黄时雨。
禾畾麦
“禾畾”其实是一个字,音[lèi],电脑字库里没有收录,只能分开写。小科君咨询了各路大神,也无法确定禾畾麦是什么麦,只能大致猜测它是大麦或小麦的变种。
立夏,正是青黄不接,麦子还没成熟,如果供奉的麦子不是麦穗的话,那么,有可能是揉掉壳的青色的已灌浆的Q弹的年轻麦仁:
小科君掰了左图几粒小麦尝了尝,有点甜
在淘宝上很多人买了煮粥、炒笋丁腊肉哦
考古完神仙吃的,再来看看普通人吃的。
蚕豆、豌豆
五一苏北的蚕豆,和苏州差不多时间上市
苏州地产的蚕豆和豌豆,立夏前刚刚上市。苏州人对好蚕豆的评价是:鲜、嫩、糯。现在苏州乡下也都会种蚕豆、豌豆,自己吃不完还会在朋友圈出售——因为其实也不多。
海蛳
福建沿海喜欢吃的海蛳螺,近年来海洋污染
这种螺携带剧毒,已被禁止出售
海蛳不是太湖里的螺蛳。旧时苏州阊门外经常有海船停泊,能吃到新鲜海货,所以苏州人端午有吃小黄鱼的习俗。但海蛳早已从苏州人的餐桌上消失,只能考证到福建沿海有一种海蛳螺。
白笋
供图:科普苏州粉丝西山岛Jason
立夏已经到春笋的尾声。白笋,不是常见的用来做腌笃鲜的粗壮毛竹笋,而是野生的细如筷子的笋,西山正当季哦。
好了,考古完古代苏州人的立夏美食之后,穿回现代,现代人立夏吃啥呢?
铁杆粉丝月兰同学代表的虎丘一带立夏习俗了解一下:
蚕豆、蒜苗、苋菜,地三鲜必须有。
乌米饭、泥胡菜做的草头饼,可以有。
外婆家给外孙、外孙女准备的立夏饭菜单,整整八大样:
大饼、油条、荷包蛋,豌豆、笋丁、鲜肉一锅焖的立夏饭,蚕豆、咸鸭蛋、青菜、红烧小鲫鱼。
泥胡菜:苏州常见菊科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
最后嗨皮一个
昨天我们的超级粉丝十年分享的童年趣事
光福立夏风俗,吃大饼防疰夏
年年吃大饼的十年同学,年年疰夏
于是隔壁好婆循循善诱
这个大饼,是要站在马桶里吃哒
然后……
编辑:金子
图片提供:王金虎月兰Jason等
感谢:苏州美食家叶正亭老师
科普苏州
ID:kepusuzhou苏式生活,因科学更品质
生活中任何疑惑的,需要科学解答的问题
动动手,加我们!
科普苏州Q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