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六十四味中药传说故事白头翁
TUhjnbcbe - 2021/9/25 18:06:00
疏蔓短于蓬,卑栖怯晚风。只缘头白早,无处入芳丛。——白头翁相传,从前有个年青人闹肚子,一阵一阵地疼得直冒汗。他忍着痛,捧着肚子去找医生,恰巧医生被别人请去了。年青人只得回家。不料,他走在半路上又疼上了劲,疼得他肠如刀绞、行动不得,只好躺在地上。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拄着拐杖走来,他问年轻人:“你怎么睡在这几呀小伙子!”年轻人答道:“我正在闹肚子疼坏啦!”“怎么不去看医生”“医生不在家呀。”“那就找点药吃啊!”“让我哪里找去”“嘿,你身边不就有治闹肚子的药吗!”“在哪儿?”,年青人急问。老爷爷用拐杖指着路边一颗果实上长着白毛的草,说:“这东西的根就是药。你挖回去煎汤,只要连吃三剂就好。”“真的吗”“你看,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能说瞎话吗告诉你吧,这是我家独传的秘方,就借你的嘴传给世人吧。”老爷爷说完,转身走了。年青人还是半信半疑。过了一会,他觉得肚子好受了一点,就挖了几棵果实上长着白毛的野草回家了。到了家,他并没有煎汤吃。可是到了下半夜,肚子又疼起来,泻肚子的次数也增多了。年青人实在受不住了,只好试试老人的办法。他把那些野草的根子洗干净,又切了片、煎成汤。这天晚上,他喝了一剂;第二天早晨,又喝了一剂……到第三天,肚子竟不疼了,也不泄了。年青人十分高兴。后来,邻居中有许多人得了痢疾。那个年青人就扛上铁锹,到村外荒地里去挖这种药草。他挖了一篮子回来,送给病人。病人吃过都好了。人们问年青人:“你什么时候学会医道啦”年青人便对大家讲述了老爷爷传授单方的故事。人们又问:“哪儿的老爷爷”“我忘问啦。”“这叫什么药草呢”“老爷爷没说。”年青人十分后悔。过了几天,他来到上次碰见老人的地方,想找到老人,当面致谢。可是,问来问去,怎么也打听不出那位老人的来历和下落。大伙都说:“没有见过这么一位老先生啊!”年轻人很失望。他坐在与老人相遇的道边上发愣。这时,他看见土梗上有一颗长满白毛的药草,正随风轻轻摇动。那长着白毛的药草,多像一位白发老头啊!年轻人惊叫道:“哎呀,那位老爷爷怕是南极仙翁显圣,亲传秘方来了吧!对,不能让后辈忘记那位传药的老爷爷,这种草,就叫‘白头翁’吧。白头翁有毒,自己不要随意用。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主产于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陕西、山西、江西、河南、安徽、江苏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叶及残留的花茎和须根,保留根头白绒毛,晒干。切薄片,生用。苦,寒。归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1.热毒血痢。本品苦寒降泄,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尤善于清胃肠湿热及血分热毒,故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用治热痢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可单用,或配伍黄连、黄柏、秦皮同用,如白头翁汤(《伤寒论》);若为赤痢下血,日久不愈,腹内冷痛,则以本品与阿胶、干姜、赤石脂等药同用,亦如白头翁汤(《千金方》)。2.疮痈肿毒。本品苦寒,主入阳明,有解毒凉血消肿之功,可与蒲公英、连翘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药同用,以治疗痄腮、瘰疬、疮痈肿痛等证。本品若与秦皮等配伍,煎汤外洗,又可治疗阴痒带下。此外尚可用于血热出血以及温疟发热烦躁。煎服,9~15g,鲜品15~30g。外用适量。虚寒泄痢忌服。1.《神农本草经》:“主温疟狂易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金疮。”2.《药性论》:“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齿痛,主项下瘤疬。”3.《本草汇言》:“凉血,消瘀,解湿毒。”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十四味中药传说故事白头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