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中医妇科学
第7单元妇科杂病
今日考点“你掌握的如何?”考点④:不孕症
1.不孕症的定义:女子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者,或曾孕育过,未避孕又2年以上未再受孕者,称为“不孕症”。
前者称为“原发性不孕症”,后者称为“继发性不孕症”。古称前者为“全不产”,后者为“断绪”。
2.不孕症的病因病机:男女奴方在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的条件下,女子月事以时下,男子精气溢泻,两性相合,便可媾成胎孕,可见不孕主要与肾气不足,冲任气血失调有关。临床常见有肾虚、肝郁、痰湿、血瘀等类型。
3.不孕症的辨证论治:肾气虚证——治法:补肾益气,温养冲任;方药:毓麟珠。
肾阳虚证——治法:温肾暖宫,调补冲任;方药:温胞饮或右归丸。
肾阴虚证——治法:滋肾养血,调补冲任;方药:养精种玉汤。
肝气郁结证——治法:疏肝解郁,理血调经;方药:开郁种玉汤或百灵调肝汤。
瘀滞胞宫证——治法:逐瘀荡胞,调经助孕;方药: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痰湿内阻证——治法:燥湿化痰,行滞调经;方药:苍附导痰丸。
考点⑤:阴痒
1.阴痒的定义:妇女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称为“阴痒”,亦称“阴门瘙痒”、“阴空格”。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外阴瘙痒症、外阴炎、阴道炎及外阴营养不良。
2.阴痒的病因病机:主要机理有虚、实两个方面。因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外阴失养而致阴痒,属虚证;因肝经湿热下注,带下浸渍阴部,或湿热生虫,虫蚀阴中以致阴痒,为实证。常见分型有肝肾
阴虚、肝经湿热、湿虫滋生三型。
3.阴痒辨证论治:肝经湿热证——治法:清热利湿,杀虫止痒;方药: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外用蛇床子散。
肝肾阴虚证——治法:滋阴补肾,清肝止痒;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当归、栀子、白鲜皮。
湿虫滋生型——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方药:萆藓渗湿汤加白头翁、苦参、防风。
考点⑥:子宫脱垂
1.定义: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阴挺”。常合并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也称“阴脱”、“阴菌”、“阴痔”、“产肠不收”。本病相类于西医的“子宫脱垂”。
2.子宫脱垂的分度:Ⅰ度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未达处女膜缘。Ⅰ度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子宫颈。Ⅱ度轻型: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Ⅱ度重型: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Ⅲ度:宫颈与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3.辨证论治(1)气虚证主要证候: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阴道壁松弛膨出,劳则加重,小腹下坠;身倦懒言,面色不华,四肢乏力,小便频数,带下量多,质稀色淡;舌淡苔薄,脉缓弱。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药:补中益气汤加金樱子、杜仲、续断。(2)肾虚证主要证候:子宫下脱,日久不愈;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冷痛,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入夜尤甚,带下清稀;舌淡红,脉沉弱。治法:补肾固脱,益气升提。方药:大补元煎加黄芪。——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