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故事秦皮篇2秦皮止热痢
TUhjnbcbe - 2021/8/27 18:57:00

《秦皮篇》

02一味秦皮止热痢

孩子最常见的疾病,不外乎就是感冒或者拉肚子。所以一个儿科医生,一方面是要善于治手太阴肺经的病,另一方面要善于治足太阴脾经的病。治二太阴的病,如果都能了然于胸,那常见小儿疾病的调理就思过半矣。所以小孩子很常见的就是着凉感冒,或者吃错东西导致肚子痛。因为小孩子肌肤娇嫩,而且脾常不足,虽然容易病,也容易好,因为小孩子没有像大人那样,那么多的七情缠身,焦虑烦恼。一个娃子因为吃了蛋糕炸鸡腿后,又喝了点饮料,肚子就胀,随后拉了七八次,肚子还是不舒服,甚至肛门都有点往下脱,还热辣辣地痛。老爷爷说,指月啊,有没有一味药,既能清热燥湿,清除肠道里的湿热,又可以带有收涩作用,不要让它腹泻得太厉害。小指月就说,爷爷,秦皮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收涩止痢,正符合这饮食积滞导致腹泻臭秽的。难怪白头翁汤治热痢下重里头就用到秦皮,我知道是什么道理了。老先生说,没错就用一味秦皮三钱,煎水服用。这娃子的父母说,这药太苦,孩子吃不下怎么办?老先生说,可以加点糖。小指月说,是不是所有难喝的中药都可以加糖呢?老先生说,不是的,要看情况,像这种腹痛腹泻,加点糖进去,一方面是为了让这汤水更好喝,另一方面还有治疗作用呢。小指月说,糖也能治病?老爷爷说,当然能了,糖是什么味呢?小指月说,糖是甘味啊。老爷爷说,甘味有什么用呢?小指月说,甘能缓急,能止痛啊,就像芍药甘草汤重用炙甘草,能够缓急止痛,而且甘草还用蜜糖炙过,剂量要大。老爷爷又说,那这腹痛腹泻是不是既急又痛啊?小指月笑着说,我明白了爷爷。果然这家里人带上两小把的秦皮,用手一抓都抓住了,只给娃子煎了一半,喝后肚子就不拉了,也不痛了。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病从口入,小孩子切忌暴饮暴食,因为小孩脾常不足,内伤脾胃,百病丛生。

《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曰,治肠炎腹泻用秦皮三钱,水煎加糖服用。

《汤液本草》曰,秦皮主热痢下重。

《伤寒论》曰,白头翁汤治热痢下重者: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本草纲目》曰,秦皮治目病,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取其收涩也。

中医故事——《知母篇》1(二母宁嗽散与仁义道德)

中医故事——《知母篇》2(一片孝心在药壶)

中医故事——《知母篇》3(知母泻无根之肾火)

中医故事——《黄芩篇》01(黄芩泻肺火而最妙)

中医故事——《黄芩篇》02(降膈上烟酒热痰)

中医故事——《黄芩篇》03(源清流自洁)

中医故事——《黄芩篇》04(下痢脓血粘稠=痰热浊阴)

中医故事——《黄连篇》01(直折心火上炎)

中医故事——《黄连篇》02(口舌生疮漱口方)

中医故事——《黄连篇》03(黄连止消渴)

中医故事——《黄连篇》03(黄连止消渴)

中医故事——《黄连篇》04(水升火降交泰丸)

中医故事——《黄连篇》05(滞下如金丸)

中医故事——《黄连篇》06(黄连为病目之仙药)

中医故事——《黄连篇》07(苏连饮治呕恶不止)

中医故事——《黄连篇》08(寒热一调,顽病可消)

中医故事——《黄连篇》09(治水火烫伤)

中医故事——《黄连篇》10(口舌生疮)

中医故事——《黄柏篇》1(多吃素少吃肉)

中医故事——《龙胆草篇》1(胆经郁热头角痛)

中医故事——《龙胆草篇》2(肝经湿热尿血)

中医故事——《秦皮篇》1(外洗治疗红眼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故事秦皮篇2秦皮止热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