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实战手册经方讲习录笔记八
TUhjnbcbe - 2021/8/10 9:39:00
微信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bcutexas.net/chaoliu/xinchao/1608.html

2白头翁汤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二两(三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脉有力,四药均苦寒止痢。白头翁还止血。

#临床里急后重最好加大黄,血便(汤)加阿胶、甘草。

辩病时要熟悉《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中下利条文鉴别一一排除

#1表里同病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2大承气汤证:脉无力而心下结实,脉迟滑,或者下利后的固定复发(多因病后吃鸡蛋,或者乌梅涩止毒未清,或休息利的余毒未清)。脉迟说明虚,下利不应该是滑脉,滑说明有实。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3小承气汤证:呃逆,谵语。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千金翼》小承气汤治大便不通,哕,数谵语。

#4桃花汤证:久便脓血的下利,是阴证虚证,绝对没有热象。误用容易留邪在里。

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5栀子豉汤证:虚热证,没有实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6通脉四逆汤证:虚热虚汗,虚阳外散,是无根之火,不是戴阳证的欲从表解。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7紫参汤证:紫参苦寒,治心腹坚,邪气聚集,通利二便。治热利。

#8紫参汤证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9诃黎勒散证:诃子是个温药,收敛药,治疗虚胀冷气。内虚寒放屁下利可用。

气利,诃HE梨勒散主之。

#10《外台》黄芩汤证:六物黄芩与半夏泻心汤(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类似,去黄连、甘草,加桂枝下气。黄芩汤治干呕、下利。

黄芩人参干姜三两桂枝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

3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针对肝病腹胀,双脚水肿,肝功能不正常,血蛋白低,贫血(合当归芍药散),甲胎蛋白高的案列:

一腹满鉴别,先辨别金匮、伤寒病,再辩方证

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腹满分虚实

#实证四个处方: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大柴胡汤、大承气汤。

#虚症两个处方:大建中汤、附子粳米汤

条文鉴别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实证处方:

1)厚朴七物汤:特征有表证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厚朴半斤甘草三两大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

2)厚朴三物汤:特征,腹痛便闭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

3)大柴胡汤:特征:心下满痛痛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枳实四枚炙大黄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五两)

4)大承气汤证:特点越拉越胀。

腹满当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5)大建中汤证:特征:肚子上鼓出疙瘩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手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蜀椒二合祛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

6)附子粳米汤:特征:肚子咕噜咕噜响,痛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附子一枚炮半夏半升粳米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

胡老鉴别几个证:附子粳米汤对比小肠疝,主要是虚,油网兜不住肠子,或油网脱落,要用附子乌头补虚,恢复机能;肠梗阻也是机能沉衰、虚寒,用乌头汤;虫疝,胆道蛔虫,用大建中汤。

伤寒六经简单辩病:

太阳证:怕风怕冷头痛脖子难受

少阳证:口苦,胸胁难受

阳明证:身热,大便干,大便黏

少阴证:四肢凉

太阴病:腹满,下利。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厥阴证:手脚凉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针对太阳、少阳、太阴合病。

条文: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半斤24桂枝三两去皮18干姜二两6瓜蒌根四两12黄芩三两12牡蛎二两6熬甘草二两6炙

二小便不利(脚肿)辨证

柴胡剂中小便不利的有:小柴胡汤减黄芩加茯苓、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加茯苓。

#胡老几乎每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必合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散补血。利尿去脚肿。(当归三两芍药一斤川穹半斤茯苓四两泽泻半斤白术四两)

三腹胀,胃虚胃口不好的腹胀,辨证

条文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半夏半升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注:笔者在治疗重病患者,胃口不佳的患者时,常用小方。小方反而效果好。等肠胃功能恢复了,可以加大药量。

4笔者对厥阴病的认识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结,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后疑似衍文)麻黄升麻汤主之。

#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厥阴病辩病,必须问患者是否手脚凉,如果手脚不凉,不是厥阴病,不能用以上三方。参考门纯德老师和范中林老师的医案,也是用手脚凉来判断厥阴病。

#要区分少阴病四肢冷和厥阴病的手脚冷.

七霍乱病

霍乱病表现为身热恶寒,上吐下泻。霍乱篇主要讲表证和里证的处理原则:里证急迫则先治里。现代医疗抗生素和输液的运用,使得此篇现代应用不多。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吐利后,不吐,无腹泻,里证消失,只有表证。

2吐利后,不吐不泻,不出汗,脉正常,轻微心烦,损谷即可。

3上吐下泻,出汗,发热怕冷。因为脱水四肢拘急,手足冰凉。急温之。

临床患者在极度脱水的情况下,特别是大汗出,出冷汗后,体温降低,陷入浅昏迷状态。现代医学会马上输液,升压。中医用四逆汤。

4上吐下泻,汗出,小便多,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细欲绝。17

在经方中,出现下利清谷久必须先救里。用四逆汤。

5上吐下泻,头痛发热,身痛,病情不危急,口渴欲饮,五苓散;不想喝水,用理中丸。

#五苓散是利小便以实大便,兼去表证。

#理中汤对临床常见的腹泻患者都有良效。

#临床平时小孩上吐下泻,水样便,大便不臭,无脓血,口渴用五苓散,不口渴用理中丸。

6脉微细,怕冷,下利出血,用四逆加人参汤

#鉴别脉有力无力;鉴别有没有呕吐:

白头翁汤:脉有力,下利便脓血。

桃花汤:脉无力,下利便脓血。

四逆加人参汤:脉无力,上吐下利,便血。

黄芩汤《金匮》:干呕恶心下利

八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病脉证治

差,即瘥指:的是病大部分好,还没有好彻底的意思。比如余水、余寒、余热、余气。

1余水

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牡蛎熬泽泻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苈子熬商陆根熬海藻洗去咸瓜蒌根各等分

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鉴别牡蛎泽泻散和防己黄芪汤:

牡蛎泽泻散:脉沉有力,腰以下水肿。服药后小便利,止后服。

防己黄芪汤:脉浮,腰以下水肿,除外有身重、汗出、恶风等证。(防己一两10甘草半两炒3白术七钱半10黄芪一两一分去芦12)

#临床上对于突然产生的腰以下水肿,指标证常的,可以用牡蛎泽泻散,笔者临床大部分七日退水。盆腔积液、卵巢囊肿、阴囊水肿、膝关节水肿、脚水肿、下肢水肿、痛风水肿都可以看做腰以下水肿。

#牡蛎泽泻散是治疗泌尿疾病和妇科疾病的重要处方:如慢性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以及男科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处方。以及各种水肿如心脏病水肿、肾病水肿、内分泌水肿、癌症水肿等。对特发性水肿疗效显著。

#笔者基于痛风病与感冒类似,提出了痛风病用感冒治疗法的设想。

#泽漆可以用常山或者茯苓代替。

2余热

伤寒瘥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3余寒

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特点时间长,唾沫吐的多

4余气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常见无力、短气、恶心、舌红苔少、脉数无力、口渴、舌苔干燥有裂纹。多见于糖尿病患者,胡老提示肺结核末期,清阴养肺,去热下气。一部分粉刺患者(辨证)适用于此证。头面属于上焦,粉刺看错上热充血的表现。

#清虚热,益津气。临床常用,是治疗内热不清、气阴两虚的豪放。比如地热不退。五心烦热,形神倦怠,咽干口燥,口渴喜饮,气逆欲吐,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等。

#寒热鉴别:

白虎汤:实热证,口渴加西洋参。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虚寒证。

竹叶石膏汤:虚热证。

#差后病的鉴别:

1首先有腰以下水肿;喜唾、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脉相正常;日暮微烦,才考虑差后病,没有则不考虑

2排除金匮病,排除六经病,排除霍乱,阴阳易,劳复,排除痞证、黄证、水证、瘀血证、结胸病。最后才能确证差后病

第三节金匮辨病

一脏腑经络先后病病脉证治

1病的虚实传变:非常重要的观点。

1)实证(脉有力)是相克而传。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也;见脾之病,知脾传肾,当先实肾也

;见肾之病,知肾传心,当先实心也;见心之病,知心传肺,当先实肺也;见肺之病,知肺传肝,当先实肝也。

#在脏腑传变规律中,所以癌症的转移属于实证。笔者认为癌症治疗求本,即使转移,也应该先治疗本病。

#例如:结肠癌肝转移的分析

#病机:病是相克而传,其病机是心与小肠火,火克金,所以泻心火是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根本。

#治疗方法分析:

脉有力,肝转移,淋巴转移的。

心火用黄连;肝转移,肝热用黄芩;肺火,大肠火用大黄;所以治疗实证结肠癌肝转移的最佳处方是三黄泻心汤。

虚实夹杂用附子泻心汤。

两者可合导赤散。治疗小肠火用导赤散。

如果大便带脓或者黏液的病史或症状,合白头翁汤(白头翁二两(三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肠癌实证多,虚证少。

2)病的传变:虚证(脉无力)是相生而传。

传变:肝虚》心虚》脾虚》肺虚》肾虚

以肺癌为例:肺癌会产生骨转移、脑转移。所以治疗要补肾。这些转移的出现,也说明了是虚证。

#病机:肺癌的病机是脾虚。

#所以肺癌最重要是补脾,然后是补肾补肺。参苓白术散、理中汤、附子理中汤

#笔者常用的肺癌虚证的方子是:附子理中汤合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加黄芪、当归。

乳腺癌:

发生肺转移然后骨转移的几率很大。属于胃土,土生金,金生水。反向可以得之#病机:乳腺癌是虚证,心虚证。

#治疗:心阳虚用桂枝汤,心阴虚用生脉饮,阴阳两虚用炙甘草汤。

3)病的传变:虚实夹杂的

比如肺癌患者,即有骨转移,脑转移,又有肝转移,淋巴转移。既有相生传变,也有相克传变,是个虚实夹杂的证,按虚实夹杂治疗。

总结:从癌症转移的方向,可以判定传变的路径是相生而传还是相克而传,从而知道病机,病的发展,总结病治疗的根本,从源头下手治疗。

2突然感冒是根治大病的最好时机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1)慢性重疾患者新得感冒,必须用经方治疗,而不要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不能输液。否则会引起旧病的迅速恶化。

2)同时如果用经方治疗感冒,治疗正确,旧病会随感冒的痊愈而病情减轻甚至痊愈。(倪海厦教授也有相同理论!)

3)这里的“卒病”包括感冒,还包括“大怒”之类的精神刺激,怒可以用逍遥散,惊恐可以用甘麦大枣汤、升陷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随证治之。

#甘麦大枣汤:

虚证,血不足以养心会产生魂魄不安。谵语。妇人脏躁,流泪。

#柴胡龙牡汤: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升陷汤:

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

#温胆汤:

痰郁胆怯,头眩心悸,夜多异梦。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手打笔记仅供自学,详请购买原著,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实战手册经方讲习录笔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