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胡堂中医故事会
满纸真实言,掏心又掏肺。自名三胡生,谁解胡滋味?天道自然本能法,何忍足下失交臂。为解苍生脱苦厄,当须善巧方便力。郭生白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
第62集石膏很平和,不要怕它
再说一个,咽炎。这个咽炎也发烧,也有的是不怎么烧,有的多少有一点,还有的人是一点也感觉不出来,反正就觉得身上乏力,没劲,嗓子疼,这点绝对不能含糊,一定是嗓子疼。一看充血了或者肿了,这是急性咽炎。这个可就不是发汗了,前一个是解肌法、第二一个是发汗法,现在这个咽炎是透表法。
这一个的热型,也不在于体温多么高,有的人看不出发热来,他说不发热,但体温一定在基础体温之上,这是不能含糊的。这个特征就是咽喉疼,有的大便秘,有的大便还稀溏,有的发渴,有的不渴。
(方剂: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30克,紫草15克,桔梗20克,牡丹皮30克,知母30克,甘草15克,怀牛膝30克,生石膏30-50克,大青叶30克,山豆根15-20克)
这个用透表法,透表法和发汗法不同,发汗是从汗腺往外排,透表就不是,不是从汗腺,是从微循环往外排。简单说下这张方子,这张方子不是伤寒论上的方子,有伤寒论的一部分,也不是温病学上的方子,有温病学上的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是我的。比如说,伤寒论的方子,有桔梗,甘草,知母,石膏,温病学上的是银花,连翘,牛蒡子,山豆根,我的这一部分是把伤寒论一部分拿来,温病上的一部分拿来,我组合起来,加上了一点东西,方义是透表。透表的东西就银花,连翘,牛蒡子,清热的是知母,石膏,桔梗,甘草是局部的往外排脓的,没有脓当然不排脓,排什么啊?化脓以前是什么啊?
血,还没化脓呢,我们不能等到化脓了再治吧,越早治越好。那些有毒的血,充在这儿,让它向外排,向下排。向外排的是桔梗,甘草,向下排的是什么,是牡丹皮,牛膝,紫草,知母,这是向下排的。如果要没渴,不怎么喜欢喝水,石膏可以不用。大便如果不秘,没有便秘,知母也可以去了。留下的这几味,份量呢,银花、连翘、牛蒡子、牡丹皮、怀牛膝、大青叶30克,山豆根15-20克,桔梗20克,甘草15克,紫草15克,这个方子对于急性咽炎,往往是一次,一付药就好,吃两付药的有,少。这个方子我告诉你,非常的平和,非常的安全,效果非常好。有便秘用知母,没便秘去了知母,口渴用石膏,不渴不用石膏。如果用知母30克,石膏40-50克都可以。别看是石膏,它其实非常平和。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石膏的故事。我那劳改的时候,抗旱,那赤日炎炎啊,一点云彩都没有啊,那土地都非常热,在上面一走啊都冒烟啊,干燥的,那么一走啊,土都带起来了,那田里的庄稼啊都蔫了,我们抗旱,在水井里使那个辘轳啊一桶一桶的把那个水拧出来,去浇那枯萎的庄稼,那个那井里水苦的,把这一杯水泼在地上干了表面都是一层白,没法喝,那么热出那么多汗能不渴吗?!渴的要命啊,从家里带水去,我就带这么一大瓶子水,那时候没这塑料瓶,我使这么高的水瓶带两瓶子水去,赶我想喝的时侯没有了,都给喝了,这事怎么办啊,就点想个招,我带着水去喝不了,怎么让别人不喝,给我留着,我就想了个招,我弄了一大把石膏约有一斤装着瓶子里灌水,去了以后,我就把这使那个井水泡上,他们说你这是什么?我说石膏,干嘛你弄这个,我说我有大火啊,要不就烧死我了,这家伙那一头牛也吃不了这些石膏啊,我说我比牛厉害多了,他们说这行吗?我说你们行不行我不知道,他说这肯定不行这,我心里暗喜啊,你们不敢喝了这回,我喝了非常解渴怎么样呢?就是不敢喝了,我拿起来就喝,他们瞅着不敢喝。嗨!这回可治了你们了,我天天这么着喝,解渴,太解渴了,都用不了两瓶子,一瓶就够了,因为有石膏,这个石膏啊不用害怕,这个药就是这个样的,我什么病也没有,就是解渴,别说石膏加30-50克,说大凉啊,不是那样,不是那么回事,我给一个孩子治脑炎,石膏我用到一斤,甭怕,这里头能溶解出的那点东西,非常的平和,就是解渴,没有别的副作用。所以这个方子如果他渴,给三五十克石膏,不渴不用,就剩下那10味吃了就好,往往都是一付。可能有的人有这经验,这张方子,这是急性咽炎,大家考虑考虑。
编者按:
郭老治肺炎(咳嗽喘)也重用石膏,在一两天之间即可好病。
辨证和处方如下:
辨证:肺炎。咳喘,汗出而渴,无大热。
麻杏石甘汤模糊方
麻黄10克、杏仁20克~炒打、生石膏~40克、甘草13克、金银花20克、连翘30克。成人两次分服。
对于口舌生疮大便干燥或粘腻,也可用白虎汤救急:石膏50克,知母30克,甘草10克,粳米30克
成人两次分服
有诗赞曰:
石膏其实很平和,四大主药使用多。
常见麻杏石甘汤,专治肺炎喘又咳。
胃家积热白虎汤,也赖石膏平风波。
生性清白凉如水,对解内热汗或渴。
口述:郭生白
编辑:子皿贝贝
校对:一亨耳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
1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集(我必须三天发现一个自由驰骋的思维)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2集(不识本能难保慈孝)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集(“医不自治”的叶天士)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集(产妇何以七窍出血三日暴亡)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5集(身体病好治,文化病难医)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6集(梦中悟道)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7集(生命从来避刀锋)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8集(和者化乖戾仁着无私敌)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9集(简单降温还是强行逼汗)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0集(刺络治带状疱疹麻团排肠道异物)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1集(多食妨碍消化恶补让人退化)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2集(“我得吃了郭老这个药再死”)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3集(中医为什么不怕传染病?)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4集(“我把肠子都拉出来了”)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5集(排异通道多,慎选莫出错)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6集(破血排异治肘痈)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7集(传说中的中医外科)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8集(谬误成常识真理向隅自泣)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9集(致命的自负)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20集(生白先生的护生秘籍)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21集(如何活的久还能活的好)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22集(我把最秘密的东西告诉你)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23集(中国的知识分子是怎么养生的)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24集)(渴有四种障碍不同)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25集(从顺势利导到七证合参)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26集(读书十年无可治之病)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27集)(阴阳互根在郭生白临床中的奇妙验证)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28集)(郭生白谈中医复兴的五个条件)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29集)(郭生白谈中医的七大辨证法)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0集)(郭生白谈中医辨证的第一大法门)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1集)(郭生白说:白血病不难治)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2集)(郭生白谈中医史断代)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3集)(望色治大病,把脉决生死)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4集)(模糊认识生出模糊病----模糊病区对应模糊方)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5集)(高血压有违常识的几个真理)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6集)(各种下垂病一方全搞定)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7集)(大黄白头翁汤起死回生的故事)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8集)(没有临床永远成不了大医)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9集)(治肝病要把“心”放下)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0集)(郭生白谈《伤寒论》是本什么书?)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1集)(医学和原子弹都不能保密)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2集)(打破疾病属哪儿这个框框)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3集)(中医以动观动,其动不动)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4集)(老祖宗不能给你饭吃)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5集)(为何病人觉得药香?)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46集)(巧治麻疹关禁闭)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7集)(肾移植排异的本能养生)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8集)(真热假寒与真寒假热)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9集)(好东西不是框子里长出来的)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50集)(你见过老虎背着药箱到处跑吗?)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51集)(人没有骗你,你骗了自己)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52集)(钱学森的“功能态”就是郭生白的“本能”)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53集)(郭生白治心脏病“买一送一”)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54集)(通血脉是中医的大智慧)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55集)(哲学家、文学家、医学家、药学家、养生家用一个大脑思考问题)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56集)(郭生白谈“阳盛伤津”和“阳亡津枯”)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57集)(郭生白解说“汗漏不止”危证)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58集)(不要怕麻黄)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59集)(同名不同性的四逆汤和四逆散)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60集)(中医所谓“火”是什么?)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61集)(本能医学忽略地区差异)
点击文字浏览相应内容本能团队望多分享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