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那些巧夺天工的古代纹绣吉祥寓意
TUhjnbcbe - 2021/6/4 1:19:00

做“中华古服饰特辑”的想法,是希望可以传播一些中国古代高超的艺术造诣;同时使人们了解:

我们的祖先不止创造了中国红,中国的古代服装也不是影视剧所能涵盖的。

近几年DolceGabbana和Gucci等品牌,再次把复古情节推回时尚舞台中心,使人们重新认识到旧日的优雅和风韵。

全球化风潮之下,一些设计师开始回归自己的母语文化,同时放眼国际视野,以探索更加熟悉的表达方式。

而我们的传统文化,究竟有哪些是可以借鉴的呢?不如你自己找找看:

“吉祥”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文献中,如(易.系辞):“吉事有祥”,将富善之事、嘉庆之徽绣绘成纹,即为吉祥寓意。

在元代以后,含有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在民间广泛流行,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粗略统计约有多种纹样之多。

▲明.十二章纹:粉米纹织锦、藻纹织锦

天有天道,帝有帝德。传统纹样对帝王的品行往往通过十二章纹来表示,依次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每一种章纹均有含义:日月星辰,取其光明;山取义稳重;龙,取其多变;华虫(一种雉鸟),取义文丽;宗彝(一种祭祀用的礼器),取其忠孝;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白色米粒),取其滋养;黼(斧头),取其果断;黻(古代奇兽),取其明辨是非。

这种象征帝王品德的图纹早在商周时已经出现,专门绣绘与天子的衣服上。秦汉以后开始通用于其他王公贵胄,但所用章纹的多少视身份地位逐级递减,如皇帝祭祀之服用十二章;王公之服由山纹而下用九章;侯爵、伯爵之服由华虫而下用七章;子爵、男爵之服由藻而下用五章;卿、大夫之服由粉米而下用三章等。

▲明.十二章纹,由左向右依次为:黻纹织锦、宗彝纹织锦、黼纹织锦、山纹织锦

▲清.十二章纹从左至右依次为:火纹刺绣、藻纹缂丝、华虫纹缂丝、宗彝纹缂丝

▲清.十二章纹:黼纹缂丝

黼为斧形,象征决断,在明代帝王龙袍中多位于膝下位置,清初则处于袖口,乾隆以后织绣于左胸,与织绣于右胸的黻纹对称。明代的斧上有柄,清代没有。

▲清.十二章纹刺绣:日纹、月纹、星辰纹、山纹、龙纹、华虫纹

▲清.十二章纹刺绣:宗彝纹、藻纹、火纹、粉米纹、黼纹、黻纹

长寿寓意是中国古代纹绣中大量出现的图案,并有许多引申表现方式,如:仙鹤+青松=松鹤遐龄;仙鹤+鹿=鹤鹿同春;八只仙鹤,背景配青松取名“八仙庆寿”;寿山石上立绶带鸟名为“寿上加寿”;仙鹤四周围绕麦穗取名“岁岁不老”;以卍、寿两字构成图纹不加边饰,取名“万寿无疆”;五只蝙蝠围绕一个寿字,取名“五福捧寿”等。

▲清.寿上加寿纹刺绣——本土以灵芝、寿字构成图案

▲清.左:寿字纹刺绣法衣;右:寿字纹刺绣补服

▲清.百花庆寿纹刺绣

▲清.八答晕五蝠捧寿纹织锦

▲清.五蝠捧寿纹罗

▲清.五蝠祥吉纹刺绣肚兜

▲清.松鹤遐龄纹刺绣

▲清.八仙庆寿纹缂丝

▲清.八仙庆寿纹刺绣

▲清.海屋添筹纹刺绣——海屋添筹为祝贺语,传说海中有一仙屋,屋中有一宝瓶,若令仙鹤衔以筹填入瓶中,便可多活百年。纹样的构成基本相同:在波涛翻滚的海面上升起一楼阁,周围有祥云缠绕,仙鹤相随

▲清.海屋添筹纹缂丝

▲清.和鹿同春纹缎

寓意纹样中,有关功名的题材主要有“连中三元”“状元及第”“鲤鱼跳龙门”等。

古时全国联考前三名分别为“状元”“会元”“解元”合称三元,图案通常以三个元宝、三个桂圆或三个荔枝串联而成,或配一古钟取“中”意。

古代全国联考前十名可上殿面君,由皇帝亲自考试,号称“金榜题名”。前三名为“甲”“乙”“次第”,大多被皇帝赐予进士及第,后七名赐进士出身。所以民间又称殿试高中为“状元及第”,图案通常以以戴冠童子乘龙构成,于此相关的还有“鲤鱼跳龙门”。

▲清.路路顺利纹刺绣

▲清.连中三元纹刺绣

▲清.一路连科纹刺绣荷包

在传统纹样中,有关加官进爵的吉祥纹样相当丰富。如以仙鹤、水浪和朝日构成图案,取名为“一品当朝”;古人认为仙鹤是鸟中最大者,有“一品鸟”之称,在清代又被用作一品文官的补服纹样,潮与“朝”谐音,“当朝”意即在朝为官。如在花瓶中插入三只带有红缨的利戟,取名“平升三级”;鸡冠花下站立一直高冠雄鸡,取名“官上加官”,如果再加上一直朝下飞来的山雀,取名为“加官进爵”,因为“爵”为“雀”的古字;还有以鹊、鹿、蜂、猴组成合纹,取名“爵禄封侯”。

古时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又有少师、少傅、少保合成“三孤”,太师与少师分别为公、孤之首,因此常以“狮子”作为纹样代表,通常由大小狮子构成合纹,期望祖辈显赫、子孙发达,继承衣钵,于是又有“冠带流传”的图案:在一艘小船上放置冠帽、袍带,船下配以流水。

▲清.太师少师纹刺绣

▲清.太师少师纹刺绣

▲清.太师少师纹刺绣

▲清.封侯进爵纹刺绣

▲清.一路进爵纹刺绣

▲清.冠带流传纹刺绣

▲清.加官晋爵纹刺绣

牡丹在传统纹饰中多代表富贵,牡丹同海棠织绣在一起,名为“满堂富贵”;和玉兰、月季、桂花、菊花、梅花等织绣在一起,名为“四季富贵”;牡丹和卍字构成图案,取名“富贵万年”;牡丹和如意构成图案,名为“富贵如意”。

▲清.四季富贵纹刺绣

▲清.富贵延绵纹刺绣

▲清.岁岁富贵纹刺绣

▲清.富贵耄耋纹刺绣(注意:猫和蝶为耄耋的谐音)

▲清.富贵耄耋纹刺绣

▲清.四季富贵纹刺绣

▲清.玉堂富贵纹刺绣(有没有很像梵高的一幅名画?不过清代人知道梵高的可能性不大,倒是当时的欧洲土豪和潮人们都在收集中国刺绣和古董,以此彰显品位,梵高的好友高更便是一个)

▲清富贵白头纹刺绣

传统织绣纹样中表现喜庆的方式有很多种,通常有喜鹊、蜘蛛、以打击乐器中的磬代“庆”等。

如在吉祥图案中加入蜘蛛,名为“喜从天降”;喜鹊立于枝头喻为“喜上眉梢”;花瓶中插戟名“平安吉庆”;另外还有将喜鹊和獾绣在一起,取名“欢天喜地”;将喜和古钱绣在一起,名为“喜在眼前”等

▲清.平安吉庆纹织锦

▲清.平安吉庆纹刺绣

▲清.左:吉庆万年、和合如意纹刺绣荷包;右:吉庆有余纹刺绣扇套

▲清.喜从天降纹刺绣

▲清.双喜临门纹刺绣

人丁兴旺也是中国古代织绣纹样中常见的题材,表现形式有:石榴、葫芦、莲花、童子、花生或芦笙组成合纹,取名“连生贵子”,将莲花、莲蓬组成合纹也于此同义。又有童子胯下麒麟、手持芦笙或者莲花,名“麒麟送子”;也以蝴蝶、瓜、藤蔓等组成图案,象征连绵不断、多子多福。

▲唐.缠织葡萄纹织锦半臂

▲清.子孙万代纹缂丝

▲清.子孙万代纹缂丝袍服

▲清.麒麟松子纹刺绣荷包

▲清.榴开百子纹刺绣

▲清.瓜瓞绵绵纹刺绣荷包

▲清.瓜瓞绵绵纹刺绣

▲清.瓜瓞绵绵纹刺绣荷包

▲清.瓜瓞绵绵纹刺绣

传统图案中,蝙蝠和流云组合,名“百福流云”或“福自天来”;以多只红蝙蝠组合成纹,名“天降鸿福”。除蝙蝠外,也有以佛手寓“福”者,如佛手与寿桃、石榴组合成纹,名“三多”,寓意多子、多福、多寿;钱币古代称“泉”,蝙蝠和寿桃、钱币组合,称为“福寿齐全”;若两枚钱币,则为“福寿双全”;钱币中心有一孔,与蝙蝠组合,称为“福在眼前”。

▲清.三多纹织锦

▲清.三多纹刺绣

▲清.多子多福纹刺绣

▲清.三多纹刺绣

▲清.福寿纹刺绣

▲清.福寿双全纹刺绣

▲清.福乐纹刺绣

如意本为古代器物,可由多种材料制成,用以挠痒,所到之处尽如人意,因此有“如意”之名,后演变为一种观赏物。

纹饰中多取如意头,如四个如意头汇合名为“四合如意”;饰有如意的花盆中载万年青,取名“万年如意”;两个柿子和如意成纹,名“事事如意”;毛笔、墨锭或元宝和如意成纹,名“必定如意”;将饭盒和如意组合成纹,名“和合如意”等

▲清.和合如意纹刺绣眼镜袋右:清.和合如意纹刺绣香囊

凡与发财有关的纹饰,多用钱币表示。比较常见的是以两枚铜钱叠压成纹,寓意堆积财富;在民间男女衣衿常绣一童子骑于马背,手持铜钱、元宝,名“送财童子”;童子手持鲤鱼的,名“马上得利”。

▲明.招财进宝纹缂丝

▲清.招财进宝纹刺绣——巨盆或鼎中堆积元宝、铜钱、珊瑚等构成图案,民间称为“聚宝盆”

▲清.招财进宝纹刺绣

▲清.连年有余纹缂丝

▲清.刘海洒钱纹刺绣

和睦,松竹梅三种植物构成图案,名“岁寒三友”,寓意经历考验、友谊忠贞;一童子蜷为一团构成图案,面含笑容,寓意“团团和气”;另有荷花、莲蓬和白藕构成图纹者,名“因和得偶”;天竺、腊梅构成“青梅竹马”;牡丹、桂花和白头翁构成“富贵白头”等。

▲清.和合二仙纹刺绣

▲清.因和得偶纹贴绣

▲清.因和得偶纹贴绣

▲清.一团和气纹刺绣

古代纹饰中通常以各种农作物构成图案,象征丰收;也有将宫灯作为主体在旁边悬挂谷穗,四周穿插密封,寓意“五谷丰登”

▲明.五谷丰登纹花缎

▲明.灯笼纹

▲明.五谷丰登纹刺绣

▲清.五谷丰登纹、海屋添筹纹缂丝

▲清.瓜果纹缂丝

▲清.五谷丰登纹刺绣袍料

中国传统图案中常常借用大象来寓意太平,取象和“祥”谐音,比如:大象驼一宝瓶,瓶内插三戟,名“吉祥太平”也叫“太平有象”。类似的题材还有“一统万年”——圆筒中种植万年青;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矗立几块山石,名“一统江山”;江水之上立一元鼎,名“江山鼎立”。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讲,则在织绣纹样中注入对“平安”的祈祷,如:花瓶中安插四季花卉,名“四季平安”;将麦穗、稻穗做水平排列或插于瓶中,名“岁岁平安”;花瓶中插天竺,旁边以童子放爆竹名“竹报平安”;“安居乐业”:以鹌鹑、菊花、落叶等构成图案,

▲清.四季平安纹刺绣

▲清.四季平安纹刺绣

▲清.一统江山纹刺绣

▲清.一统江山纹刺绣

▲清.岁岁平安纹刺绣

▲宋.安居乐业纹缂丝

祥云,通常以不同云彩构成,常见的有流云、卷云、多云、团云、四合云、云气纹等。商周时期的器皿上已有云纹装饰,佛教传入中土后,云纹更得到了广泛运用。

汉代云纹以卷云、流云、云气纹为主;唐宋是崇尚团云和祥云;明清时流行四合云和如意云。这些云纹除单独使用外,还经常和蝙蝠、八宝、卍字等组成合纹。

▲上:明.四合如意云纹缎下:明.四合如意云纹锦

八吉,以佛江中的八种物品有组织摆放成纹,分别为:法螺、法轮、莲花、天盖、金鱼、宝瓶(或舍利壶)、宝伞、盘长(也叫“百结”“八结”)。每种宝物上大多缠绕飘带,即可单独成纹,也可由数种组成合纹,广泛应用于衣裙、帐幔、桌围、挂佩等物品,明清时较为流行。

▲清.八吉纹缂丝,从左向右依次为:莲花纹、宝瓶纹、宝伞纹、天盖纹

▲清.八吉纹缂丝,从左向右依次为:盘长纹、金鱼纹、法轮纹、法螺纹

▲明.卍字八宝四合如意纹织锦

八仙是道教中的八位仙人,皆有现实生活中的凡人修炼而成,因此在民间备受崇拜。早在唐宋时已有八仙传说,但名目与现在不同,至元代后基本确定。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分别对应的是老、幼、男、女、富、贵、贫、贱等各类社会阶层。

在传统织纹中,以这些人物形象为饰的叫“明八仙”,也可以他们的手持器物为饰名“暗八仙”。

▲清.八仙纹缂丝,从左向右依次为:花篮纹、箫笛纹、阴阳板纹、宝剑纹

▲清.八仙纹缂丝,从左向右依次为:拐杖纹、葫芦纹、宝扇纹、莲花纹

▲清.八卦太极纹刺绣法衣(背部)

▲清.八卦太极纹缂丝法衣(背部)

下期预告:那些巧夺天工的古代纹绣(人物几何篇)

专业新知设计文化新解读

设计师专业互动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巧夺天工的古代纹绣吉祥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