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诗词笔记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TUhjnbcbe - 2021/4/16 19:1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权威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重视五言律诗的方向由“文章四友”及沈佺期、宋之问发扬光大,卢照邻、骆宾王致力于长篇歌行的创新也影响到朝廷,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是其中的优秀篇章。刘希夷在《旧唐书》上只有“时又有汝州人刘希夷,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这几句,元人编纂的《唐才子传》上倒有较长记录评传,但可信度不大。关于他被杀,有一种说法是张若虚因嫉妒其才,将其杀死。再有一种说法是,宋之问要霸占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诗,用土布袋将其压死。可现代人考证,这两件事都难以敲实。说张若虚杀人的,大概因为两人在歌行方面相匹敌,故生出这样的故事。至于说刘希夷是宋之问的外甥,又被宋之问杀死的说法,可能性也不大。这些是闲话,看其诗。

代悲白头翁

作者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注释

代悲白头翁,这里的代是拟、模仿的意思。《白头翁》即《白头吟》,是汉乐府旧题。有一些版本将刘希夷这首诗题目写作《代白头吟》。汉代《白头吟》写女子向负心的男人决绝,有人说作者是卓文君。

坐见,直译是坐着看到,引申为冷眼看着,徒然看着,近义词是“行逢”。赵嘏《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元稹《梦井》:“寻环意无极,坐见天将昞。”

松柏摧为薪,松柏被砍伐作柴薪。《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桑田变成海,《神仙传》:“麻姑谓王方平曰:‘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光禄池台文锦绣,用了马防的故事。东汉马援之子马防作光禄勋的官,《后汉书》上说马防生活很奢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亘街路,多聚声乐,曲度比诸郊庙”。说他池台都用锦绣装饰,大概是刘希夷的想象。池台,池苑楼台。文锦绣,就是用锦绣装饰。

将军楼阁画神仙,东汉外戚梁冀作大将军,被汉桓帝称为“跋扈将军”。《后汉书·梁冀传》载:“冀乃大起第舍,而寿亦对街为宅,殚极土木,互相夸竞。堂寝皆有阴阳奥室,连房洞户。柱壁雕镂,加以铜漆,窗牖皆有绮疏青琐,图以云气仙灵。”在楼阁上画画,画了“云气仙灵”,仙灵即神仙。

试翻译如下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而落,飞来飞去落到谁家?洛阳女子爱惜容颜,眼看着花落而长叹。今年我能看到落花而生愁容,明年看花的还有谁在?已经见过长青松柏被砍伐为柴薪,又听过桑田变成大海的传说。古人现在已经不能在洛阳东了,今人依旧迎着吹落败花的风。年年岁岁花看去都一样,岁岁年年看花的人却不相同(既是看花人变成另一个,也是看花人变老了)。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将死的白头老翁。如今他白发苍苍真可怜,然而他从前也是一位红颜美少年,当年他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花树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下。亦曾游玩(或曾经拥有)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和池台、贵戚梁冀画云气神仙的楼阁。一旦卧病在床,春天的行乐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美人青春(用宛转蛾眉代指青春)能保持多长时间?须臾已是白发蓬乱如丝了。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赏析

这是延续初唐四杰对个人与时运关系的思考,延续陈子昂对个人渺小、宇宙浩瀚的慨叹,感伤于青春易逝、生命短暂。

诗歌分两部分,前半部分写洛阳女儿感慨,后半部分写白头翁的凄怆。两者互相为镜,照出对方的前世今生,结构上十分巧妙。这样写法,后来用到小说中,最著名的是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一段,祥子在小茶馆遇到被冻饿倒下的老车夫老马,再看到赶过来的只有十一二岁的老马孙子,祥子为他们买了十个包子,又看着两人拉车远去,老舍先生写下这么一段话:“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直到已看不见了他们,他才又进到屋中。大家又说笑起来,他觉得发乱……”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首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在当时是一种创新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词笔记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