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徳國著名哲学家康德为代表拉开了近代哲学体系的帷幕,他的二律背反理論不僅提示了空間与時間是主観的,而且針鋭地指出了理性的唯一正当行使就是用於道徳目的。随後叔本华継承了康徳的理論体系,認為意志是一個而且是無時間性的,世界及其一切現象不過是意志的客観化、理性及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接着尼采又継承了叔本华理論,成為了影響現代世界的最著名的哲学家、詩人,尽管他対婦人有軽蔑的偏見,但这不影響他的哲学成就,他賛賞意志的力量高於一切。当然,黒格爾的存在即合理的理論也対現代世界留下了豊富的精神遺産,他強調了逻辑的同時,也提示了辯証法的三元立体化。总之,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就是神学与科学的此消彼长的平衡关系,即从公元前六世紀自由的时代所继承下来的希腊观念,在尽历了逐渐宗教与科学的转化过程中,也是哲学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神、自由和永生這三個理性的概念,孕蔵着一切道徳概念,尽管歴経的路途非常険悪,其中也不断充満了宗教対科学的圧迫,但其実也是人类文明不断成长的过程。(8)
戴宇诗五首
海星
贴在海底
偷听
地面的对话
所有的言语
都在脸上显示
如清澈的海水
透明
丝竹声
撕裂心弦上的感动
对着标语冷笑
唯一能做的
就是无声地施肥
语言是多余的脂肪
叠堆的书籍躺在庭院中
在阳光的怂恿下懒散
冥冥云天
山峻林深
本无道
人海茫茫中
你是谁
孤月千山寄冷
寒风笑度顽雪
拈花一笑
萧瑟虽近
春天不远
你曾说过
前途霜露凄惨
一路霰雪雰糅
南方如春
不要辜负芳草莽莽
庆幸
没有迷失童年的梦想
黄昏的时候
我
在你冷漠的眼神中死去
枯藤黄沙
可以继续
填满
荒无人烟的记忆
在厄运来临之前
请吹响木笛
浅蓝色的飓风
逃入安怡的森林
敞开透明的嗅觉
寻找幽香而又纤柔的肩
在楚楚动人的拂动下
走向荒野
别无选择
不论你漂泊多远
不论你流浪多久
睡莲的羞涩
早已刻印在云水禅心之间
秋风的呼吸
吹破红尘中的凄凉
吹扬起桂花的清香
不论是秋天还是春天
不论在草原还是雪山
如果没有皎白的光辉
那就画一轮明月
或者
越过神话的疲倦
逃离枯叶的视线
戴宇,上海人,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
年去日本就学、留学、工作至今。
现任亚洲文化艺术家联合会上海分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上海浦东作协会员等各诗会的会员,日本《阳光导报》的专栏作家,《人民作家》驻日代表,作品发表在世界各地等诗刊报刊杂志。
出版个人诗集《世界之外的雪》(上海文艺出版社)和《刻在墙上的春天》(上海文艺出版社)
(来源:阳光导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