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祖国春潮涌动,瓯江竞相奔流,隅居浙南的温州喷薄出创业创新的强大活力。以商闻名的温州,亦在改革开放之路上留下无数座文化丰碑。多少文化人物,或以诗书绘画留下不朽名作,或在舞台绽放艺术魅力,又或者为文艺创作鞠躬尽瘁,为家乡建设发展奔走呼号……他们上承瓯越古老的历史文化,下启温州未来的文化旅途,成为温州砥砺前行的华彩乐章。值此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温州市文广新局特别推出“瓯江改革潮温州文化人”系列微报道,向勇立潮头的温州文化名人表达深切的敬意,并以他们的光辉事迹照亮温州未来的文化发展之路。
人物名片
金江(-),原名金振汉,又名金洛华,浙江温州人。著名寓言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年,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浙江省作家协会和温州市文联联合在温州举行“金江寓言研讨会”,肯定了金江的寓言创作成就和对中国当代寓言的重大贡献,称他为“中国当代寓言的开篇人”。金江创作的寓言《大轮船和小汽艇》、《乌鸦兄弟》、《白头翁的故事》先后被选入大、中、小学语文教材。年,寓言《狐狸和猴子》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改编成美术影片《过桥》。
温州被称为中国著名的寓言创作之乡。翻开记忆中的一个个寓言故事,《白头翁的故事》、《乌鸦兄弟》、《老虎伤风了》……那些通俗的语言、深刻的道理、精巧的智慧,不知不觉影响了几代温州人。其中,毕生专注于寓言创作的“中国当代寓言开篇人”金江,为中国的寓言文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经久不衰的《小朋友》刊物
年,金江出生于温州,原名金振汉。童年时他就爱好文学,尤其爱听老师讲寓言故事。他自备了一本作文簿,喜欢自找题材写作。小学五年级时,他就向上海中华书局的《小朋友》杂志投稿,发表习作。那时候,他的心底涌动着一个强烈的愿望:将来我要做一个作家。
年18岁时,他开始用笔名金江在报刊上发表作品。金江的创作从诗歌起步,年出版了第一本著作《生命的画册》(诗集),后来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和《中国现代经典诗库》。建国后,由于当时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匮缺,老作家张天翼便在报上呼吁:“请大家拿起笔来为少年儿童写作。”金江深为感动,从此他的文学创作就从诗歌转向儿童文学,主攻寓言。
年,金江开始创作寓言。年1月30日,在《大公报》上发表《寓言四则》。接连在《人民文学》、《长江文艺》、《解放日报》、《工人日报》、《红领巾》、《少年文艺》等报刊上发表了数百篇寓言。年出版了《小鹰试飞》和《乌鸦兄弟》两本寓言集。年教育部还将他的寓言集《乌鸦兄弟》作为向全国推荐的优秀儿童读物。
《白头翁的故事》
“有的孩子不认真念书,而且不听劝,荒废了学业。《白头翁的故事》就是当时创作的,希望孩子们不要半途而废。”金江的妻子沙黎影说。当时,金江在温州第五小学任校长。孩子们听不进大道理,金江就搬出寓言来,效果要好得多。
由金江的寓言故事《狐狸和猴子》所改编的美术电影《过桥》
六七十年代,因为政治运动的关系,金江沉寂了许久。一直到八十年代,金江才有时间和精力系统从事儿童文学写作。成了“专业作家”后,金江的创作成果也越来越丰厚。他出版的著作达60种,作品在全国和省市共获奖30次,还被翻译为英文、法文、朝鲜文出版。寓言《大轮船和小汽艇》、《乌鸦兄弟》、《白头翁的故事》被选入大、中、小学语文课作教材。年金江的寓言故事《狐狸和猴子》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改编成《过桥》美术影片,受到全国少年儿童的欢迎。
金江寓言文学奖
年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成立,金江当选为副会长,并连任二、三届副会长,同时被选为浙江省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年温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金江市劳动模范的称号。年,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浙江省作家协会和温州市文联在温州举行“金江寓言研讨会”,称誉金江是“中国当代寓言的开篇人”,并建议设立“金江寓言文学奖”,以奖励和推动寓言创作。自年至年,“金江寓言文学奖”已举行了12届。年,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举办首届“金骆驼奖”,授予金江特等奖,此后金江又荣膺浙江省作家协会评选的“浙江文坛五十杰”称号以及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年颁发的“特殊贡献奖”。
金江给小朋友们讲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名誉副会长杨啸表示:“金江先生毕生为中国寓言文学事业竭尽心力,创作了大量寓言精品佳作,并提携培养了无数寓言新秀,为我国寓言文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世纪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寓言是理性的诗歌。”寓言的文体虽小,金江却以它为战斗武器,干出了大事业,写出了流传后世的作品。借着那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人生的大智慧扎根于温州乃至全国少年儿童的成长历程中,融于血脉,沉淀心底。
(编辑林中牧综合整理自浙江日报、瓯网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