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李金匡
?《小院晨鸣曲》之四:秋叶摇离,鸟得得云天收了夏色,木叶动了秋声。“立秋”是八月七日,按时令正处在中伏和末伏时段,热也正当时。可八月六日的雨,一直未停,两天两夜,从夏天下到秋天,夏雨变成了秋雨。秋雨,悄悄带来了秋的气息——一夜新凉。季节交替在一场雨的见证下完成了,秋天就这样“正式”来了。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丝丝凉意让晚上的觉睡得踏实,睡得踏实就醒得早。想想热浪翻滚的白昼,此刻,静品这一刻的凉意,清爽缓缓走进心间,诗意浅生。刚五点半钟,鸟儿就飞上了枝头,此时,离日出应该还有一刻钟的间隙,他们在枝头立稳后,把翅膀慢慢支起,忽闪忽闪几下,给身体降降温,两三只对视一下,开始鸣叫起来,“凉——”、“凉——”。树上的麻雀一开腔,不远处的喜鹊赶紧把头扭过来,接腔了,“起床——”、“起床——”。这一“唧”一“喳”的腔一对,其它鸟儿的和声也来了,四周顿时响起了凉爽的好消息,淹没了麻雀的声音,一看是这情景,麻雀干脆停止了鸣叫。正在这时,白头翁立上了枝头,四周巡视一遍,“低——调——”、“低——调——”,高声鸣叫起来,白头翁的声音本来就清脆悦耳,在黎明初响起,格外嘹亮,气镇全场,五六声过后,没了。顿时,一片寂静。枝间的三四只麻雀直直身子,歪着头细听一下,再看看天色,又鸣叫起来,只不过这次改成了独唱,你唱一曲,我唱一曲,且音调柔和,断断续续,这声音你一细品,像是催眠曲。冷暖自知,这一点,鸟儿与人类灵性共通。被闷热煎熬了月余的心情因凉意而睡意初长。鸟儿的催眠曲此时就是告诉你,暑假未了,室外还热,不必着急起床,趁机补补酷暑难耐的夜里被无端消耗的觉吧!不信,你随着鸟鸣出去溜达一圈,跑不到步,凉爽即去,一扭头,太阳出来了,再四周瞧瞧,鸟儿都躲到树荫里鸣叫去了,汗也随即出来了。“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凉风起处“处暑”至。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八月二十二日处暑过后,天气渐渐变凉。曾经油绿的玉兰树的叶子亮色渐失,被凉风悄悄描上了淡黄的边。躁动了一个夏季的心也慢慢的静下来。鸟儿也安稳了许多,鸟鸣也较以往推迟了。处暑分三候:三候禾乃登,田间地头盛满了喜悦。早上五点半后,喜鹊先开腔:“天气凉了,玉米黄了。”麻雀正在回味稻黍的清香,像是被惊醒的,似乎有点不悦,道:“知道了,布谷鸟已经报喜了。”我支着耳朵一听,远处布谷鸟果然在发喜报:“熟了”、“熟了”。那声音轻盈而灵动,由远到近,不一会儿,就到了我家。布谷鸟一到,立在枝头和喜鹊一答一答的和着,“熟了?”“熟了。”麻雀听着,像是被收获的喜悦感染,也不停的和着,闹着。上下翻飞,左右盘旋。布谷鸟用二三分钟时间报了“喜”,飞走了。麻雀也一溜烟的跟着,声音由近及远。当你以为它们都走了的时候,突然,麻雀的声音再由远及近,又一溜烟的回来了。它们在枝头站稳,声音由叽叽叽变奏成了叽、叽、叽……一两分钟后,鸦雀无声。别想着它们走了,走的二楼隔窗近瞧,浓密的树叶间,它们各自为战,或展翅,或伸腿,或梳羽,或抿嘴。在为新的一天做准备,又约五六分钟时间,一声招呼,哧愣一声,把树叶撞得乱响,开启了新的一天。“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听着布谷鸟的叫声,你就误不了农时。你想,芒种后的六月八日、六月十日两场喜雨后,在布谷鸟的催促下,玉米等秋庄稼播种,七十多天的时间,在烈日和暴雨的追逐下,完成了发芽、扎根、拔节、抽穗、灌浆。这期间,布谷鸟依然悠然田间,但没了催促声,彼此间是“咕咕”“咕咕”声。至处暑时节,玉米、芝麻等斜刺里都荷枪实弹了,花生、红薯都成嘟噜扯蛋了,布谷鸟随即发出了“熟了”“熟了”、“收谷”“收谷”的声音。今夏的雨水虽偏多,但总体调匀,秋庄稼成色好。玉米、红薯还耐时,可芝麻、花生就不一样了,这不,处暑前后的五六天连绵的阴雨,春花生就有了发芽的迹象。时不我待,听布谷,知农时。此时节的日出是六点钟,鸟鸣声在五点五十左右。秋季开学在即,这个点的鸟鸣是最适宜的,女儿开始了晨读,妻子开始准备早餐,而我,抑或帮厨,抑或晨跑。
那天,我在树下洗漱,漱口的间隙,我仰望树枝,顿觉一片寂静,一只鸟也没有驻足。鸟呢?静观之,枝缝叶隙间似有零星的窸动。我往地上一看,黑黑的一层,哎哟!虫屎!虫子,鸟儿。鸟儿,虫子。我思考着,似乎明白了鸟儿不愿驻足的原因。可你近观,只见叶烂,未见啥虫。第二天还未等鸟鸣声起,虫子浅尝清韵的时机,一壶溴氰菊酯(敌杀死)洒下,不到半个钟头,一个个闪着青光的毛毛虫纷纷落下。地面上一层黑转眼变成了一层青,我粗略的数一下,将近百个。这时我才知道,种一棵树也得防病虫害。我站在树下窃喜的当儿,一只毛毛虫狠狠砸在我的光肩上,害我时不时摸了一个上午的肩膀。女儿指着满地的毛毛虫说,这些要都变成蝴蝶,那咱家不就成了蝴蝶的乐园了吗?我笑道,毛毛虫繁殖快,成虫快,虽然会蝶变,但它浑身上下都长着毛,且这些毛毛都是带有毒性的,鸟儿不喜欢它们。九月七日,白露来了。露即小水珠,白露,白色的小水珠,听起来和白玉是一个家族,晶莹,剔透。秋风起处,它摇曳在叶尖。阳光掠过,它和你眨着眼。
此刻,鸟的初鸣声已接近六点钟,日出还待十几分钟。微月半悬西天,笼着一层淡淡的凉,挂上你的眉梢,润到你的心田。气温已是“2”字开头,不热不躁,风清气爽,自然心旷神怡。鸟鸣声已不再喧哗,时不时的发出“起床”“起床”的声音,像是在例行公事,爱理不理。鸟音稀,你可别想着树上的鸟儿少,透过窗户仔细瞧,树上的鸟多达二三十只,它们或立或卧,静静的呆着。原来,它们以树为巢,正在体味“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太阳把东方渐渐染红,把云朵染白,透过林立的楼房,把玉兰树的叶子染上一层黄,冲开叶隙,把麻雀的褐色点亮。麻雀睁开了眼,“起床起床起床了”、“起床起床起床了”连珠炮似大呼小叫起来,一时高兴飞出枝间狂舞,伸开翅膀,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白光。瞬间营造出欢乐的氛围,引得喜鹊立在邻家的房檐傻傻的观看。像是被这欢乐的气氛熏染,一只画眉和着音飞了过来,它先是立在前院的墙上,伸着头向枝间看了看,又飞到枝头,低头审视了一番,然后飞到西院的晾衣绳上,一边摇着绳子,一边兴奋的叫着:“美不溜丢”、“洋不溜丢”、“浪不溜丢”。白露的晨里,青草的味道淡了,时不时飘来一阵桂花的香,你轻吸细品,却抬头看见白云慢慢散开,露出了瓦蓝瓦蓝的天。天气不热不冷,脚步不慌不忙。时光清浅,万事悠悠,一切皆美。听,女儿正在树下读背课文,是郭沫若的《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白鹭是一首诗,每只鸟儿都是一首诗。
白露是一首诗,与清风同行,从《诗经》开始,就和美人一路走来。想到美,就又想到了长新的来电:“下个周末孩子的婚礼,你一定要来耶。”我赶紧翻到我们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