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我工多山多树林
在同学们不经意间
除了慵懒的猫咪
还会有另一批会飞的小精灵
活跃在校园上方
你,见过它们吗……
01
稳定留鸟
在大连理工大学安家落户,一年四季不会走的鸟,大多数行为有趣,不甚怕人,深得同学们喜爱。
麻雀
?分布:到处都是。(其中主楼的鸟群最大)
?常见指数:天天见,一群群。
?观测难度:出门就能遇到,有一点点怕人,手机即可拍摄。
(最普通的鸟,知名度最高的大工鸟之一,是不少同学唯一认识的鸟。)
喜鹊
?分布:到处都是。
?常见指数:天天见,一群群。
?观测难度:出门就能遇到,全然不怕人,手机即可拍摄。
?适应性极强,打架斗殴的校园黑社会,知名度最高的大工鸟之一,被同学们亲切称为“社会喜哥”。
?和八哥关系不好,老打。
白头鹎
?分布:到处都是。
?常见指数:天天见,一群群。
?观测难度:教学区和小花园即可遇到,不甚怕人,有时能用手机拍到。
?喜欢花,喜欢落在树尖上,特别喜欢叫叫的还好听。
可惜大多数同学不认识这种鸟。
大山雀
?分布:到处都是但是一次见到的个数不会很多(秋天的花果山除外)
?常见指数:天天见,即使见不到也一定会听到。
?观测难度:出门差不多就能遇到,和人有一定距离。
?传说中的“食脑狂魔”知名度意外的不很高,叫声特别多变,活泼可爱。
八哥
?分布:主要是主楼、西门、二馆、北门等地,各处都会出现,但是零星。
?常见指数:非常常见。
?观测难度:差不多都能遇到,距离不会太近。
?也是知名度比较高的鸟,经常发出奇怪的叫声,使得社团同学循着鸟鸣试图加新,得到的却都是八哥。
?和喜哥关系不好,老打吵架打架。
乌鸫
?分布:二馆门口有确定的一对(一公一母),西山凌水河有时出现。
?常见指数:数量很少,但是二馆的两只天天都可以看到。
?观测难度:可以循着叫声找到,随意观察,有时离人很近,手机即可拍照。
?传说中的百舌子,叫声异常好听,富于变化。横着身子的走路姿势和蓄力戳地的觅食动作成了同学们的笑料,自然也得到了喜爱。
金翅雀
?分布:教学区和花果山都有,主楼西侧楼有稳定的观测点。
?常见指数:数量不太多,但是有特点的叫声经常可以听到。
?观测难度:可以循着叫声找到,不甚怕人,裸眼观察而不叫的情况下辨识度不高。
?喜欢落在树尖上,发出“叮铃铃铃铃~砸—叮铃铃铃铃~”这样极有特点的声音。
珠颈斑鸠
?分布:教学区和花果山,花果山比较稳定
?常见指数:数量一般,但是体型大而容易发现。
?观测难度:可以循着叫声找到,不甚怕人,轮廓辨识度极高。
?经常是一对一对的,“咕咕,咕——”这样的声音传得很远,喜欢在草地里面找食物,其实有一点粉红色。
山斑鸠
?分布:西部校区和牛角山
?常见指数:数量较少,不常出现。
?观测难度:不甚怕人,辨识度很高,但是不容易遇到。
?普通同学在大连能看到的斑鸠几乎就只有珠颈斑鸠和山斑鸠了。山斑鸠有火焰一样的翅膀花纹,喜欢有山,不喜欢生活区。
02
停留候鸟
随着季节迁徙的小鸟,不会全年在但是每年都会来到我们身边一段时间,要抓紧时机观察。
燕雀
?分布:一馆、二馆、凌水河、花果山,花果山比较稳定。
?常见指数:集大群的冬候鸟,十一月到四月走。在的时候上花果山一定会看到。
?观测难度:因为很多所以不难,距离一般,二馆门口竹林里有时候会遇到离人半米的。
?传说中的“虎皮雀”,喜欢吃种子和洗澡。在4月7日发现两只于花果山之后没有了校内记录。
黑尾蜡嘴雀
?分布:一馆、二馆、主楼、花果山、西综彩虹桥
?常见指数:似乎和燕雀一样是大群冬候鸟,可是到四月末还看得到,在的时候花果山几乎一定会看到。
?观测难度:有时候有时候不甚怕人,有时候异常警觉,有设备不难观察,没设备也能发现存在。
?公的母的长得很不一样,叫声很神奇,可以刺耳也可以惊人地动听。很爱吃而且很会吃的吃货,循着咔嚓咔嚓的声音几乎找到的就是它。(难道是留鸟吗)
栗耳短脚鹎
?分布:一馆,二馆,综一,主楼
?常见指数:十一月到三月中旬走,冬天活跃。今年不多,几天可以见到一次。
?观测难度:必须落在高高的树上,常常逆光看不清。
?一身灰毛,叫声凄厉,是性格很独特喜欢寒冷的鹎。仔细看有意外秀气的长相,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小鸟。同时每年春天夏天似乎也都可以在生态比较好的地方看见一只两只。
黄腹山雀
?分布:一馆、西门、主楼、花果山
?常见指数:十月份开始出现,四月中旬不见,数量不少但不会集群,不常见。
?观测难度:三大走位师傅之一。体型小活动快且不常见,难拍却不大怕人,有时很近能用手机轻松拍摄。
公的母的长得不一样。经常灵活运动根本没办法对焦,但是吃东西的时候就会专注不动。4月13日最后见到。
戴菊
?分布:二馆、西门、主楼
?常见指数:“春天的使者”,二月末发现,四月中旬最后见到。数量少,单独或一对活动。
?观测难度:三大走位师傅之一。全大连最小的鸟,自恃走位厉害全不怕人,不常出现但出现的时候循着叫声容易找到,有时候相机对不上焦,有时候手机就能拍到。
?长相极其有特点而使人一见难忘,喜欢活动于松柏,热爱爬树。叫声非常好听。
红胁蓝尾鸲
?分布:西门、花果山,生活区也有发现
?常见指数:三月末出现四月中旬不见,出现期间随处可见,(今年)和大山雀差不多多
?观测难度:比大山雀离人远一些,比较活泼,但是也不甚怕人,不甚走位,肉眼可以观察。
?公的母的长得不一样,小哥哥颜值奇高是蓝色的,小姐姐泯然众鸟。不爱叫,喜欢上下抖动尾巴。今年似乎是爆发的一年,突然到处都是了,喜欢低矮的草丛和树丛。
北红尾鸲
?分布:西门、凌水河、主楼、山上礼堂
?常见指数:十二月开始出现到现在也不知道还在不在,数量少,不容易遇到
?观测难度:比红胁蓝尾鸲离人远一点,但是由于小哥哥配色太鲜明所以很容易识别。
?公的母的长得不一样,出现在我们学校里的今年看见的全是小哥哥。唱歌特别好听,很灵活但是沉迷歌唱的时候会一动不动。
普通翠鸟
?分布:凌水河
?常见指数:去年九月上中旬可以连续在凌水河上见到,今年只在4月15日傍晚于凌水河上见到一次。
?观测难度:不常出现,出现的时候因为颜色鲜明叫声响亮容易发现,建议设备观察。
?小学课文里面的鸟,知名度和颜值一样高,很多人难以想象翠鸟就在我们身边。捉鱼的样子特别帅气,响亮的叫声也很有特点。因为凌水河在施工所以暂时逃走了。
家燕
?分布:西门外
?常见指数:繁殖候鸟。四月中旬开始在学校周边出现了,直到七月小燕出窝离开学校都会稳定看到大量。
?观测难度:全然不怕人,肉眼可观察育雏的全过程。飞得很快但是落着的时候不会乱动。
?过于有名的鸟,少有的和人类共生也得到绝大多数人类认知和自发保护的鸟。目前处于四下翻飞阶段,似乎在寻找和修补旧巢。
柳莺
?分布:花果山,一馆,主楼
?常见指数:四月中旬开始只要登上花果山就一定会看到。
?观测难度:三大走位师傅之一。容易看到,熟悉之后能知道是柳莺,但是即使有设备也难以看清。
?其实有特别多种,但是都很像(主要区分在顶纹和翅斑),还体型小,还活动在树冠层,还不停的动,以至于没有高端设备的社团小伙伴们放弃了区分。叫声很是好听。四月末的时候多了起来,满树都是。
03
玄学过鸟
随着候鸟迁徙季节会有很多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鸟在大连理工大学落脚,神龙见首不见尾,摸不到规律,见到是欧气。本章也包含各种不常见的本地留鸟。
戴胜
?发现地点:从二月末开始,在西山十六舍,西门凌水河,花果山均有发现
?常见指数:一共被有记录的发现了六七次。
?观测难度:在地上找食物,不甚怕人,可以用肉眼放心观察。
?传说中的博物君儿子,知名度极高,在三月份被多次观察记录到之后就不见了踪影。生性警觉但是更多时候专注于吃东西,并不想着躲人。
大斑啄木鸟
?发现地点:花果山
?常见指数:三月有记录的发现了两到三次。
?观测难度:不容易出现,出现的时候也大多离人较远,见人接近即飞走,但是肉眼可以识别。
?传说中的“森林医生”,可能是最有名最常见的啄木鸟,大只,漂亮,啄木响亮。看起来可爱其实嘴巴像凿子般坚硬有力,养育雏鸟的树洞是自己用嘴刨出来的。
灰头鹀
?发现地点:大黑楼附近的山
?常见指数:一共有三次的目击记录,分别于四月中旬和四月下旬
?观测难度:样子和麻雀很像,比较怕人,一般肉眼难以观看,但是可以通过叫声发现是鹀。
?公的母的不一样,小哥哥像头上套了个羊毛袜子,小姐姐则相貌平平。喜欢草木灌丛,似乎不大喜欢很高的树,见人就会飞到被蓝色板子遮挡的废弃工地里。
黄喉鹀
?发现地点:大黑楼附近的山
?常见指数:就只在4月10日发现了一次
?观测难度:样子和麻雀很像,比较怕人,小哥哥好看但是小姐姐的辨识度不高。
?公的母的不一样,学校里发现的仅有一个小姐姐,喜欢榆树钱,也非常警觉,出现了一小会就钻回了板子里面的草丛里。
斑鸫
?发现地点:花果山
?常见指数:4月9日和4月19日各在花果山/创院一带发现一次
?观测难度:比较怕人,但是距离不会太远,落在树上状如白头鹎,但是叫声有特点
?斑鸫被分成斑鸫和红尾鸫之后也分不太清到底是哪个,一般认为黑色花纹的是斑鸫,红色花纹是红尾鸫,那么发现的就是斑鸫了。
雀鹰
?发现地点:到处路过,在综一、花果山,西门都有看见
?常见指数:四月中旬有几次看见从天上飞过的记录。
?观测难度:都是飞着的,可能不远,肉眼能看出来是猛禽,但是没有单反大概是不可能拍到的吧。
?是雀鹰不是红隼,虽然不大但是可以算是“老鹰”了,能吃鸽子,比较凶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路过,没有发现落下来的雀鹰。
红隼
?发现地点:西部校区/生活区路过
?常见指数:很难看到,出现也一定是飞着的,听说西部校区有巢但是看不到
?观测难度:有经验的话看见路过就知道是红隼了,反应够快的话可以拍到
?神龙见首不见尾,经常看见路过但是很难发现也很难拍到,形状甚至像极了鸽子。
(我们都没拍到红隼,无予配图)
小鸊鷉
?发现地点:经理学院凌水河(彩虹桥下)
?常见指数:二月末三月初在河道中看见过一两次
?观测难度:只要不认为是小鸭子,就可以肉眼看明白
?毛茸茸的冬羽,喜欢潜水,样子很是可爱,只要有耐心等待就会靠近。
雉鸡
?发现地点:牛角山,化学楼后山(已经施工)
?常见指数:开学以来就能听见叫声了。
?观测难度:一定能听到叫,几乎看不到鸟。
?俗称的野鸡其实颜值很高,雄鸟很华丽,雌鸟是厉害的保护色。叫声很响很魔性,令人印象深刻。人工培育驯化的七彩山鸡体型大,不怕人,可以合理利用,野生的是三有保护动物,捕捉犯法。
?我们都没拍到雉鸡。倒是沁园餐厅后面养了五只膘肥体壮的七彩山鸡(人工驯化繁殖的雉鸡)。
黑喉石鵖
?发现地点:大黑楼前树丛
?常见指数:4月27日被记录到一次,但是有很多只
?观测难度:可以用手机拍摄,但是警觉怕人,活动较快
?小哥哥是黑白色的小鸟,只要看到配色就可以认出。小姐姐状如麻雀,但是习性不同。喜欢落在尖上,抖动和开合尾巴,鸣叫和灵活地飞来飞去。
大杜鹃
?发现地点:西综
?常见指数:三月中下旬建锟同学自习时明确听见叫声两次
?观测难度:可能听得到叫,根本看不到鸟。
?传说中的布谷鸟哪那么容易看见。
(依旧没有配图)
灰椋鸟
?发现地点:刘长春体育馆
?常见指数:三月中旬和三月末被记录到,大群多只,怕人,发现的佳妮同学只有手机
?观测难度:只要能遇见就不难。但是能否遇到全是玄学。
?其实是八哥的亲戚,但是看起来很乖,性格也很好。喜欢草坪,喜欢秃秃的树,但还是最喜欢集大群了,只要看到几乎就是一大堆。辨识特征是尾巴根的白色。
灰头麦鸡
?发现地点:西便门上空
?常见指数:只是3月26日叫着路过了一下,被拍到了
?观测难度:我们学校里不可能有这种鸟的,黄泥川还差不多
?形状像海鸥,边飞边叫,只是偶然路过,被记录到了而已。
东方角鸮
?发现地点:在网球场捡到了生病的东方角鸮
?常见指数:东方角鸮在大工的存在早有记录,但是被我们社团看到真身是头一回
?观测难度:别指望看得到了
?4月22日晚,热心学姐在散步时捡拾到了不能飞的东方角鸮,于4月23日联系爱心绿色协会,晚上被护鸟的王大鹏老师检查出严重的肠胃炎,接走救治。
初步介绍就到这里
这些种类的小鸟都眼熟了没?
下次见到,能否认出他们呢~
一年之计在于春
大家多多出去拥抱自然
锻炼身体之余
吸猫赏鸟,岂不美哉
文案记录
爱心绿色协会
文字编辑
金禹航
图片来源
金禹航、安慧怡、王佳妮
文章排版
阿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