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
它们或自在地翱翔天空,或优雅地潜游水中,或活泼地跳跃枝头。
它们或羽毛华美,或歌声动听。
与鸟类的邂逅,总能带给人轻松和愉悦。
南国清华位于海滨城市深圳,这里生态环境良好,是天然的鸟类“宜居”城市。
校园不大,却有着林地、草地、池塘、河流等多种栖息环境;
挨着校园,有西丽湖和塘朗山;
不远的远处,还有红树林,那里有大片的滩涂和湿地。
对了,校园的隔壁,就隔条马路,还有深圳野生动物园。
所以,校园中能见到的鸟类挺多的。
据一位对校园鸟类做过粗略观察的老师统计:
撇去从隔壁跑来串门的,常见的不下30种。
比如:
暗绿绣眼鸟。眼部有一圈白色的“环“,翅膀和背部的羽毛在阳光下呈现橄榄绿。叫声细,悦耳。
八哥。浑身乌黑,飞翔时打开翅膀可见明显的白斑。叫声多变、聒噪。
白鹡鸰。常见于校园的草坪上或水边,身材小巧,叫声细。飞行时呈波浪式前进。
白头鹎。就是大家常说的白头翁。头部的羽毛有较大面积的白色,浑身主要为灰色和白色,但翅膀和背部羽毛在阳光下呈现橄榄绿。
红耳鹎。非常常见,在校园的常见程度甚至要超过麻雀。典型特征是头顶发型非常“杀马特“,耳部有一簇红色,靓丽可爱。
白喉红臀鹎。与红耳鹎、白头鹎经常混在一处。喉部白色,臀部红色。
白胸苦恶鸟。仅遇见过有限的几次,可能这种鸟特别胆小吧,平时都隐藏得比较好。它喜欢边鬼鬼祟祟地活动,叫声如“苦啊,苦啊“。
普通翠鸟。羽毛鲜艳美丽,动作快如闪电,是捕鱼高手,有幸见过几次翠鸟在校园池塘捕鱼,即便有心理准备,依然称得上是震撼级视觉享受。
大山雀。名叫大山雀,实际上个头挺小的,也就麻雀那么点儿大。但它可是很凶狠的猎手,据说喜欢磕开猎物的脑袋。叫声动听。
黑脸噪鹛。脸部有块黑色,浑身灰扑扑的,不怎么漂亮。叫声如“biao!biao!“,比较聒噪。
黑领椋鸟。体态较为笨拙,叫声粗哑。浑身大致为黑白灰,眼部有一圈黄色。领口位置有一道黑色,形如黑色的领结。
灰椋鸟。浑身灰不溜秋的椋鸟,常见三五成群在校园的草地觅食。
鹊鸲。常见程度堪比红耳鹎。叫声悦耳。
噪鹃。它就是那个在寻找配偶的季节一天到晚“嗷~嗷~“叫得人心烦意乱的鸟儿,就是那个传说中被深圳市民投诉过的”扰民“的鸟儿。估计同学们最近听多了它的嗷嗷声,也很想知道它长啥样。
长尾缝叶莺。个头很小,羽毛颜色与环境相容,且常躲在灌木丛中或枝叶丛中。叫声细弱而悦耳。你发现过吗?
珠颈斑鸠。体型与鸽子很像,脖子上珍珠斑点的宽环。动作雍容笨拙,遇到人常常背过身去疾走,然后低飞逃走。叫声如“咕咕,咕咕”,低沉,像碎碎念。
棕背伯劳。西方称之“屠夫鸟”,是小型猛禽。眼部有黑色斑块,像戴了黑色的面罩,可美之名曰“佐罗的面罩”。常独来独往。
白鹭。它们或在河流滩涂如雕塑般静站不动,或优雅地从校园上空飞过。任何时候遇见它,你都会为它的美丽而折服。
……
在校园中能遇见的鸟类,还远远不止这些。
对了,有几次,隔壁动物园的秃鹳也跑来凑热闹,还在大家的朋友圈刷了屏。
—————————————————————————————————
鸟儿多了,有时候就会遇到点儿状况,比如:捡到受伤的鸟儿。看下图:
遇见鸟儿说明校园生态环境好,但如果捡到鸟儿应该怎么办呢?
在这里温馨提示大家:
1、判断鸟儿是否受伤。如果是受伤的,请向当地专业的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咨询。
2、如果是没有受伤的雏鸟,看看它有没有长出羽毛。
a)如果只有绒毛,就把它放回巢中(在附近寻找它的巢),然后离开一段距离观察一下。如果大鸟回巢,你就可以放心走了;如果没有大鸟回巢,请向专业机构求助。
b)如果已经长出羽毛,它可能是正在练习飞行的小鸟,它的父母也许外出觅食了。这时候看看附近有没有流浪狗等威胁它安全的动物。
i.如果存在威胁,就把小鸟放到附近的灌木丛或较高的树枝上,离开一定距离观察一下。大鸟来,你可以放心离开;大鸟不来,可向专业机构求助。
ii.如果不存在流浪狗等威胁,你可以离开。
供稿
公关办
文
陈超群
摄影
陈超群
编辑
公关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