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兮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
昨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天坛公园观鸟,那天我们五点半就起来了,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用了大概半小时就到了,比预计时间提前了半个多小时。在门口等待集合的时间里我们遇到了本次带队的老师,也是野鸟会会长李强老师,开始观鸟前李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小册子,上面记录了天坛的种鸟类。天坛观鸟
活动开始了,首先我们看到了一些灰喜鹊,继上次的观鸟经验之后我分清了灰喜鹊/黑喜鹊两种鸟。随后我们又看到了一只大斑啄木鸟,这个种类我还是第一次见呢。经过观察发现啄木鸟的背部有很多斑点,这可能就是它叫大斑啄木鸟的原因吧。观鸟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鸟,除了大斑啄木鸟,还有星头啄木鸟、珠颈斑鸠、红尾伯劳、戴胜、柳莺、白头鹎等。其中珠颈斑鸠看到好多次了,前几天在红领巾公园观鸟时也看到很多,应该是北京比较常见的鸟种吧。珠颈斑鸠脖子上的那一块黑白斑点让我觉得很特别。除了珠颈斑鸠,这次观鸟活动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戴胜。戴胜的脑袋上顶着一撮冠羽,给人一种“三观很正”的感觉。整个观鸟活动从早上7:30持续到中午12点多,最后在天坛月季园结束。通过这次观鸟活动,我认识了好多鸟类,收获满满。——啄木鸟
8月22日期待已久的天坛鸟调活动终于到来,这也是我第一次跟鸟调一起观鸟。我们开始于飞来飞去的乌鹟,结束于空中悬停的红隼,总共记录了20多种鸟,这次活动收获非凡。一进门,树上的乌鹟便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鹟的飞翔方式十分奇特,一般是从一个树枝上飞开,再画一个弧线,最后准确地落回原来的位置。通过观察它胸前的斑点、纹路等就可以准确的判断它是北灰鹟、乌鹟还是灰纹鹟。忽然一个翅膀带斑的影子飞过,领队李强老师根据它的纹路、飞翔姿势与翅膀扇动的节奏判断出它是大斑啄木鸟。的确如此,当它停在干树枝上的时候,大家看清楚了,也可以好好的欣赏漂亮的大斑啄木鸟了。大斑头顶与尾羽的红色在绿色的树叶中显得格外的耀眼。后来,我们又看到了比它小好多的可爱的星头啄木鸟,我们看着星头啄木鸟一路从树根爬到树的中部,啄一下,向上跳一下,活泼可爱的样子就像一个小孩,真不知道它吃了多少虫子。我们都拿起相机拍摄这可爱的小啄木鸟,而它却毫不理会的自己吃着虫子,开心地在树上爬来爬去。后来我们还看到了灰椋鸟,戴胜,红尾伯劳,大嘴乌鸦等,还有比较有趣的——三只灰喜鹊赶猫。到了苗圃,我们看到了各种鹟,还有一只漂亮的柳莺(停了一下就飞了,拍的全是糊的呜呜呜)后来当我们在找黑头鳾的时候,红隼忽然给我们了一个意外的拍摄契机,只听见有人大喊一声“快看呀,猛禽!”,接下来就能听见一阵快门的声音,大家争先恐后地照着这只意外来的红隼,“诶诶诶它悬停了!”李强老师激动地说。果然它的翅膀与尾羽虽然张开了,却没有继续前进。那个时候的红隼简直不要太帅了哈哈。(可惜有点太高了,照片稍微有点糊)半天的观鸟之旅告一段落,大家最后还让李强老师为我们签上字,做为此次观鸟的纪念,也保留一份特殊的回忆。——雪鸮
8月22日的天坛鸟调和观鸟活动,是疫情趋缓恢复活动后的第二次组织,而且鸟人期盼已久的鸟类秋季迁徙已经拉开了帷幕,一早,参加活动的人就达到了四五十人,老中青少一个也不能少,麋鹿苑副馆长郭耕老师也来到了天坛。疫情的影响、夏季的“鸟荒”确实造成了现在的“报复性”观鸟!一进天坛西门,大家就聚拢在李强会长周围,通常每次活动都有新的鸟人参与,会长按部就班地把天坛定期鸟调活动做一次基本情况的介绍,随后又介绍了观鸟的基本知识。鸟调刚刚开始,在一棵大国槐树上,我们就发现了鹟类的小鸟,鹟类是迁徙比较早的鸟,会长给大家讲述了鹟类运动行为的特点,就是这类小鸟常常占据一个固定的栖息点,飞出去后绕一小圈,又回到那个固定点。会长说,北京地区常见的有乌鹟,北灰鹟和灰纹鹟,现在看到的是一直乌鹟。继续前行,在毛白杨、国槐、圆柏树上,我们看到了喜鹊,灰喜鹊,大斑啄木鸟,黑尾蜡嘴雀,珠颈斑鸠。现在,常常能看到一些离巢不久的小鸟,比如小灰喜鹊,会长问大家,小灰喜鹊与成鸟有哪些区别,有的说:小鸟尾巴短!有的说;小鸟头上有绒毛。嗯嗯,这些都是小鸟的特点,随后,会长把小鸟的乞食行为给大家介绍了一番。前进中,我们又发现了迁徙的鹟类。漂亮的大斑啄木鸟引来了观鸟人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