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创刊半年多,特邀请恩师为鹿咩咩说撰稿,此篇将和大家聊一聊“天下一人”。
中国画按题材分为三科:人物画、山水和花鸟画,所谓花鸟画就是除了人物画和山水画之外,其它的那些题材都归入到了花鸟画,比如松竹兰梅什么之类的都在花鸟画里面。花鸟画的画法我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工笔花鸟画,一类叫写意花鸟画。
●写生珍禽图黄筌五代
绢本,设色画,纵:41.5cm,横:70.8cm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写意花鸟画和工笔花鸟画又有什么区别呢?
工笔花鸟画是用极细的线条勾勒对象轮廓,再用分染、罩染等技法深浅分层次着色,达到栩栩如生、工整艳丽效果,追求形似!
而写意花鸟画是用简练的笔墨、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追求的是神似,可能这个地方缺两笔,那个地方缺两笔,那没有关系,只要能够表现思想感情和意境就够了。
●杂画图卷徐渭明
工笔花鸟画发展的最高峰是宋徽宗,也就是赵佶,北宋末年的一位皇帝。
他在位二十五年,政治上昏庸无能,以至亡国被俘。但是他酷爱艺术,并且还有着很高的艺术造诣。可以说,宋徽宗就像李煜一样,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也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
●柳鸦芦雁图赵佶宋
赵佶对艺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赵佶把中国的工笔花鸟画推向了顶峰
他的花鸟画,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那就是工整妍丽、精密奇巧。传说赵佶在画鸟时用生漆点睛,使鸟的眼睛乌黑光亮,神采奕奕。代表作《柳鸭图》、《荚蓉锦鸡图》。
清秋时节,一只色彩斑斓的锦鸡落在木芙蓉的枝条上,压得枝条微微下垂;两只蛱蝶在花朵旁流连飞舞,锦鸡扭头望向蛱蝶,芙蓉花娇艳动人,左下角斜伸出几枝菊花,既渲染了季节特点,也与芙蓉花相呼应;整幅作品重点突出,布局谨严,注重细节。一枝一叶,一花一萼,都精细绘出,毫不马虎。芙蓉整体设色淡雅,以烘托羽毛鲜艳的锦鸡,而枝头绽开的芙蓉花用明亮的白色,鲜活而亮丽。
●《芙蓉锦鸡图》宋赵佶绢本设色纵81.5厘米横53.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锦鸡羽毛斑斓华贵,造型推敲有度,用笔考究,充分体现出它珍禽的特点:
锦鸡浑身的羽毛则用细碎的笔调勾出其质感和生长方向,头部黄色羽毛用细笔拉出丝丝毛茸茸的感觉。翅膀羽毛用墨笔晕染出浓淡层次,尾部羽毛长而硬,密而不乱。
用色上更为丰富,在锦鸡的面部和颈子后面的羽毛上铺厚薄不同的白色,这白色的运用也有提醒画面的作用。
颈部的黑色条纹明亮,腹部朱砂亮丽灿烂。一双瞪得溜圆的眼睛凝视着蝴蝶,神情专注。两只翻飞的蝴蝶轻盈灵巧。
左下角的菊花修长而富有弹性,花与叶都玲珑又精致,与宽大舒展的芙蓉叶形成对比,既丰富了全图的线条,又与整幅画的艺术风格十分和谐。
整件作品线条工细沉着,色调秀雅,晕染细腻。锦鸡、花鸟、飞蝶,皆精工而不板滞,实达到了工笔画中难以企及的形神兼备、富有逸韵的境界,也传达出皇家的雍容富贵气派。
第二、创造了诗书画统一的形式
中国画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诗书画印的统一,它是一个综合艺术体。
诗书画的统一可能就是从宋徽宗开始的,在宋徽宗以前,也有在画上题诗,但基本上都是别人题的,而且不是写在画上,是写在另外一张纸上。自己作画,自己作诗、题写,大约是从宋徽宗开始的,他在诗书画的统一上建立了一座艺术史上的丰碑。
其实绘画是有局限性的,当绘画不能表达清楚的时候,题诗可以更清楚地告诉你,艺术家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就是这幅画的主题。
赵佶在图的右上角题了一首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从画中的自题诗,我们可以发现赵佶画这只五彩斑斓的大锦鸡,是为了颂扬儒家文、武、勇、仁、信这五种伦理品德。目的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种道德品性。
古人称鸡有“五德”(西汉韩婴《韩诗外传》):
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时不失者,信也。
头上戴着红冠,是文雅的表现,脚上有距(距:雄鸡爪子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是武力的象征;敌人在面前而勇敢地和他搏斗,有勇气;见到食物招呼其他鸡来吃,有仁义;守夜不错过时间报时,是诚信。
可见,文武兼备、仁勇俱存、信守专一这些都是他对大臣的要求,他把自己比作“五德”俱全的锦鸡,目的是想要安逸太平,却怎知会有“靖康之难”!
●《腊梅山禽图》趙佶宋
《腊梅山禽图》也是一幅诗书画统一的完整艺术作品,这幅作品又怎样欣赏呢?
首先,我们看画面,一株腊梅,枝干略弯,劲挺向上,枝头有两只小鸟。这幅画表现了什么呢?
你看,冬天了,梅花昂扬向上,又有两只欢快的小鸟,我们似乎能听到小鸟叽叽喳喳欢快的叫声。
我们总觉得画梅花是表现不怕寒冷,不怕困难,战天斗地,迎来春天,富有生活气息等等,画面传递的是喜悦、欢快、希望、美好……对吧?我们这样去体味这幅画,对不对呢?不对!实际上,艺术家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要复杂得多。
怎样表现这些复杂的情感呢?中国画有许多妙处,要看懂这幅画,有一点千万不要忽视了,他在旁边有一首诗,这首诗是很重要,这首诗传达了这幅画的主题。
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这幅画是表现爱情的,画上的这首诗说明了主题:
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
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第一句“山禽”,就是这两只鸟白头翁;“矜”,矜持、自负的意思。
两只白头翁停留在梅枝上,自由自在,优哉游哉,很有一些自负的样子。
第二句讲梅花,“梅粉弄轻柔”,表现梅花之美。腊梅绽开,花蕊摆弄着轻柔的样子,散发着清馨的香气。
第三句“丹青”,中国画叫什么,中国画又叫丹青,实际上丹青是中国画的颜料,这种颜料有一个好处,它不容易变化,保存持久。
已有丹青约,讲的是这两只白头翁已经有了丹青约,意思是它俩不会违背自己诺言的。
这诺言又是什么呢?
千秋指白头!就是说,爱情千秋不变,我们要一直好下去,一直好到白头。要是没有这首诗,你根本不会想到,他是在表现爱情的。所以诗画统一,这首诗在画面上是很重要的。
绘画是有局限性的,当绘画不能表达清楚的时候,题诗可以更清楚地告诉你,艺术家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就是这幅画的主题。
作者简介:
朱华,年生,江苏宜兴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壁画学会会员,江苏徐悲鸿研究会理事,公益活动发起人,独立策展人。
鹿咩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