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少就是多”,一位建筑大师的名言。用在摄影里面,不仅拍荷花,拍其他很多题材也一样,有舍才有得。要培养一双摄影眼,从小处着眼,从纷繁杂乱的景物中寻找出那一小块会讲故事的画面。本期干货整理
1.摄影最关键的还是眼力,要善于观察,能够从纷繁杂乱的场景中寻找出一个具有故事性的画面。
2.有动物的画面会比纯粹植物更加生动有趣,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3.画面越单纯、元素越抽象,就越有张力,越能突出出题。
4.要会舍弃,不要什么都想拍。
以下为非渔的影像故事:
大家好,很高兴见得APP、茄子快门提供机会能在这里和各位摄友交流。我知道群里有很多大师,我是班门弄斧来了,讲得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包涵。
我平时主要是拍风光为主,现在是农历六月,所谓“六月荷花胜牡丹”,正是拍荷花的最好季节,今天就主要来聊聊荷花摄影。前两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文章,专门讽刺拍荷花的,说明荷花确实已经被拍滥了,成了摄影三俗。
现在流行很多种玩法,像是多重曝光、摇拍、折返镜拍甜甜圈等等,还有画意摄影,就是后期对一些荷花素材进行重新创作,模仿水墨画、水彩画等等,这属于写意,不是写实的范畴了。那么写实手法除了三俗,难道真的没有东西可拍了吗?
我这两年在写实荷花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希望在被拍滥的题材中稍微能拍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来。虽然很多片子都需要后期,也尽量在符合实景的前提下修图。
下面就结合图片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摄影最关键的还是眼力,要善于观察,能够从纷繁杂乱的场景中寻找出一个具有故事性的画面。这张片子是在下雨天拍的,一片荷花花瓣漂浮在水面上,简简单单的一个深色背景,雨滴交代了环境,烘托出这片浅色的花瓣,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是能一下子抓住眼球,“花自飘零水自流”,使人产生无限遐想。
这张是在雨后拍的,一只豆娘孤独地停在荷叶上,上天在他身边降下了一颗爱心,是在鼓励他寻找爱情吗?拍这样的场景需要善于发现,要有贼一样的眼睛,能在一大片荷叶中捕捉到这样一个小细节。所以我一般用长焦镜头拍荷花,大部分片子都是mm拍摄的。一方面,长焦镜头能把远处的景物拉近,比较容易在杂乱的场景中截取到一个简洁的局部;另一方面,长焦还有压缩景深的作用,能减弱几何透视,拍出来的所有东西像是在一个平面上的,没有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这样画面感会很强。
这张也是在荷塘中发现了一颗爱心的图案。一致残荷耷拉在水里,和倒影一起组成了一颗心,和前面那张雨滴的爱心不一样,这张是由枯枝组成,那只蜻蜓孤零零地照着镜子,给我的感受没有那么浪漫,反而有些凄凉,所以我把这张片子取名叫“一片枯心对孤影”。
顺便把我拍的其他一些类似的片子分享下,有段时间我是下意识地去刻意寻找这个爱心的抽象图案,拍了一组“荷之爱心”系列。这张是两颗交织在一起的心,心连心。画面非常简单抽象,很多人可能乍一看不知道这是什么具体事物,仔细一看才恍然大悟。我觉得这样的片子比一目了然的片子更有吸引力,包括其他题材的摄影也是一样,好的片子需要从具象中去提炼出抽象元素。
这张是把画面旋转了90度,是一颗冰封的心,旁边一枝荷叶的茎在冰面上投下了一端实一端虚的倒影,仿佛一枝丘比特之箭,射中了冰封已久的爱心,冰冷之中透出了一丝暖意,这颗心一定会渐渐融化。这张片子除了形式感很强的构图,色彩上也有一些讲究:冷调子的冰面是主体背景,烘托出暖调子的残荷,具有鲜明的色彩对比。
这张又是另外一种心形,荷叶在小的时候还没有展开,他是两边包裹起来的,是心形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这个,我今天把这个小秘密告诉你们,下次去荷塘边可以寻找一下,非常可爱,萌萌的。这两只豆娘是后期ps上去的,我只是想做个红娘,让他俩心心相印。
前面发了我的一些“荷之爱心”系列照片,我想说的是好照片要能够讲故事,才能吸引人。这次的主题叫做“少就是多”,意思就是说要能够小中见大,画面越单纯、元素越抽象,就越有张力,越能突出出题。所以以后大家拍荷花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要会舍弃,不要什么都想拍。
看一下这张片子,一颗弯了的莲蓬,简简单单没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远处的叶子已经虚化成了一片绿色的背景,失去了具体的形态,所以不会干扰画面。本来这颗莲蓬弯了腰好像失去了平衡,但是上面停了一只豆娘,画面的重心又回来了,视觉上反而会觉得更加平衡。
简单的两根莲蓬,没有多余的东西
这张是五个莲蓬,当时我对着它们拍了很久,走来走去尝试不同的角度。走到这个角度正好五根杆子排成了由低到高的像是五个台阶、一部折返楼梯的感觉。一只豆娘停在最上面一级台阶上,让人联想起它好像是一步一步攀登上去的,最后到达了顶点,画面就有了故事性。
所以拍荷花一定要多走多看。很多人喜欢架个三脚架拍荷花,我就想不通,多么累赘。我从来都是手持不带脚架的,方便到处走动,推敲构图,机会就会比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多得多。现在的相机都那么好,iso打个、也没有问题。
这张故意把上面的叶子都不拍进去,一排茎形成一种序列感,其中一个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豆娘立上头,主题所占的比例很小,但是能够一下子抓住视线。
这两张也都是很简单的构图,没有多余的东西。
我喜欢画面中有一些小动物,能够和植物形成一个动静对比。大家看到前面放的片子很多都有蜻蜓、豆娘,这是荷塘中最常见的两种小动物,另外还有青蛙、蛇、鸭子、鸟类等等,有动物的画面会比纯粹植物更加生动有趣,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断桥边的蛇,不知道是不是白娘子小青她们一伙的。
鸭子,上面的荷叶仿佛一把遮阳伞。
这是白头翁。不管花开花落,你我相戏到白头。当然,他们有可能是一对好基友。
这张是一只躲在花苞里的白头翁。
这张是下雪以后,莲蓬上还留着残雪,一只伯劳鸟出来觅食。
看了很多图,可能有人要问了,花呢?说好的荷花摄影,就一开始看了张花瓣,看了半天都是荷叶、荷茎、残荷、莲蓬,还有些小动物,还没看过荷花。
我很少会只拍一朵花,谁都会拍,拍来拍去,拍的再好也只是一朵漂亮的花,没有故事,这也是很多人嘲笑拍荷花的一个原因,我还看到过有人喝一口水,撅起嘴巴对着荷花狂喷,然后拍带着口水的花。
如果要拍花,我会这么拍。像这张片子,荷花像一个含羞的小姑娘,从一把蒲扇后面羞答答地露出半边脸来。我觉得这样的片子比单纯拍一朵花更有故事性,更有吸引力。
这张是一片浮萍上面落了三片花瓣,通过不停的走动变换角度,使三片花瓣的位置尽量满足我的构图要求。当然很多时候不能追求完美,因为很容易一边看镜头一边走,一不下心掉进西湖里去。所以实在拍不到就算了,别为了一张片子损坏了器材,人淹一下倒在其次。
这张我把它叫做宝莲灯,这朵花躺在水面上,一束光正好打在上面,乍一看会误认为花苞里面点了一盏灯。这种视觉误导也是一种趣味性。
这张也是类似的手法,红花虽美还需绿叶衬托,把花藏在叶子后面,半露不露的感觉比完整的一朵花更好。
由于时间关系,把片子发上来给大家浏览一下,不多说了。
最后,我还是引用“少就是多”这句话,一位建筑大师的名言。用在摄影里面,不仅拍荷花,拍其他很多题材也一样,有舍才有得,要培养一双摄影眼,从小处着眼,从纷繁杂乱的景物中寻找出那一小块会讲故事的画面。
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