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四十三小指月和爷爷的故事龙胆草秦皮
TUhjnbcbe - 2021/1/18 15:32:00
口碑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440903.html

龙胆草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为什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龙胆草有此名称呢?
  小指月在琢磨。
  爷爷说,中药的药名都非常讲究,有的按照功效来命名,比如说防风能防范风邪,续断能接续筋骨,决明子能清肝明目,千年健可以祛风湿强筋骨......
  小指月又问,还有呢?
  爷爷说,有些按形态来命名,比如牛膝,它的节膨大似牛的膝,大腹皮形似大腹,乌头它的根块像乌鸦的头......
  小指月说,我也知道一些,有些按药物的生长季节来命名,比如半夏,夏季的一半采收,即农历五月,夏枯草,夏至后枯萎,还有冬虫夏草,冬天长菌,夏天变草......
  老爷爷说,没错,还有一些按药物的性格来命名,比如王不留行,它走而不守,虽有王命,不能留行也,通经下乳之力甚捷,沉香体重性沉,香气迷人,虽然是木头,丢入水中,直沉水底,故它善于纳气归田,还有肉苁蓉,大补精元,药性从容和缓,滑石滑利六腑,虽然是矿石类药,打成粉却非常滑腻......
  小指月说,还有一些是按照药用部位命名的,像桑枝、桂枝走上肢,乃痹痛药引子,它们是桑树、桂树的枝条,苏叶、大青叶都以叶片入药,它们分别是板蓝根跟紫苏的叶子,莱菔子、枳实,它们是萝卜跟枳树的果实或种子,龟板、鳖甲分别是龟鳖的壳甲。
  老爷爷听了后,点点头说,没错,当然还有一些按产地来命名的,如广陈皮,川黄连,淮地黄,浙贝母,藏红花。
  更有按气味或口感来命名的,如各种香类药,因为味道芳香特殊,如木香、丁香、茴香、麝香,所以得此名。像苦参味极苦,五味子五味俱全,细辛辛窜之味特烈......
  小指月听后点点头说,爷爷,那龙胆草呢?
  老爷爷说,胆是善归肝胆经,泻肝胆火,胆是苦的,龙之胆,以言其极苦,极能泻肝胆火,力量极大。
  所以你肝胆实火冲上头顶来,它都可以把你扯下去。
  有个病人头额处经常跳动,像针刺那样,老先生问他,平时睡醒是不是口干口苦?
  他点点头说,不单睡醒口干口苦,连平时都容易口干苦,饮水不解。
  老先生又问,小便怎么呢?
  这病人说,小便特别黄。
  老先生问,指月啊,口苦尿黄,脉又弦数头痛,是何证呢?
  小指月说,这是肝胆之火上逆,最常见于各类胆囊炎。
  这病人说,大夫,你真神,我几年前就发现有胆囊炎了,就是老治不好,现在我也不管它了,就是要治治头额角痛,这痛像针扎那样难受。
  老先生笑笑说,这些都是一个病,都在一条线上。
  小指月马上会意说,头额角,属于偏头,偏头处乃少阳胆经所过,这还是一个胆火上逆之象。
  老先生又说,你以后不能再吃鸡蛋牛奶了。
  这病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呢,我天天都吃鸡蛋牛奶啊?
  老先生笑笑说,这就是真正病因所在,不单鸡蛋牛奶要少吃,你胆囊炎都这么长时间了,一切肥腻的东西都要少吃,不是高营养就一定好,你身体如果胆胃消化不了,反而会成为负担,积在那里发炎发热,堵塞脉道,导致疾病。
  这人听了后点点头说,以前都没有大夫跟我这样说过,我回去一定戒戒口。
  老先生又说,那为什么会刺痛呢?一般胆火上逆应该胀痛热痛的?
  小指月说,这里头,除了胆火上逆,局部还有瘀血,涩滞不通,所以固定刺痛不移。
  老先生点点头说,没错,就用单味龙胆草。
  小指月说,龙胆草没有活血化瘀功效啊。
  老先生说,要看你怎么炮制,用酒洗龙胆草。
  小指月说,酒洗后既能清上焦实火,又可以活血行血,这样局部瘀滞被酒通开,那热火上炎之象,很快便被龙胆草引下来。
  果然这病人服用三次酒洗龙胆草后,头角痛先减轻,后来口干口苦,也消失了,再后来尿黄赤的都变轻了。
  可见火从下面往上炎,导致诸病,一旦降下来后,疾病就像退潮一样,从头退到脚,然后从小便排出。
  小指月马上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明代方隅曰,胆经郁热,令人头角额尖跳痛如针刺,非酒洗龙胆草不能治。肝经湿热尿血,一味龙胆草煎服
  有个司机苦于小便带血,他先找到一个郎中给他用了各种炭类止血药,血越发止不住,人也难受,甚至连小便都涩痛,连阴囊都有一些肿胀。
  他就有些害怕,便找到竹篱茅舍来。
  老先生摸完脉后说,指月,这尿血当行还是当止。
  指月摸完脉后说,爷爷,如果脉虚弱,那就应该收止住。
  如果脉洪带数,这是肝胆有火,就应该清利肝胆,不应该强行止血,等红数之象消去,血出自止。
  老先生听了后说,为什么是肝胆热湿热呢?洪数脉也可以是心肺火旺啊?
  小指月说,肝经下络阴器,病人尿赤,小便涩,阴囊肿胀潮湿,而且还有口苦,这都是肝胆之火上炎,肝胆湿热下注。
  老先生点点头说,那有没有一味药,既能上清肝胆火热,又可以向下疏通郁滞湿热。
  小指月说,就龙胆草一味,《本草正义》上说,龙胆草既能清泻肝胆有余之火,又可以疏通下焦湿热之结。
  老爷爷听了后点点头说,就用单味龙胆草15克煎汤。
  这司机看到老先生只开一味药,便有些疑惑说,大夫,我这病都这么久了,还这么厉害,吃一味药能管住吗?
  老先生说,就像你在一楼按电梯,按到按键上,电梯从二十楼都会下来,如果你没按到按键上,用再大力,这电梯也下不来。
  这司机听了后,便没有疑惑了。
  带回一味龙胆草回去煎汤服用,一吃完后,不单尿血止住了,连口苦脸红也都消失了,以前他经常眼睛红赤,一喝酒就加重,这回吃完药后,连眼睛都变清了,尿也不黄了。
  老先生又说,其实他这病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一吃也就好了,不用刻意去止血,把上面脉洪数之势降下来,血出自止。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类证治裁》曰,肝火脉洪尿血,一味龙胆草煎服。
  《药品化义》曰,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惊痫邪气,小儿疳积,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若囊痈、便毒、下疳,及小便涩滞,男子阳挺肿胀,或光亮出脓,或茎中痒痛,女人阴癃作痛,或发痒生疮,以此入龙胆泻肝汤治之,皆苦寒胜热之力也。亦能除胃热,平蛔虫,盖蛔得苦即安耳。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萎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龙胆草6g,黄芩9克,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3克,生地黄9克,柴胡6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亦可用丸剂,每服6~9克,日二次,温开水送下。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泻火除湿,为君药。秦皮[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用于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秦皮外洗治疗红眼病
  最近又流行红眼病,治红眼病有很多招子,今天来了个小孩子,三岁多也患了红眼病。
  白睛红赤,突然暴发有两天了,两只眼睛都有很多眼屎,都快粘在一起了,周围邻居也有好几个都得了红眼病。
  这父母便问,大夫,为什么这流行红眼病,有人得有人不得呢?
  老先生说,这红眼病又叫天行赤眼,因为外感一种疫疠之邪所致。
  这父母又说,为什么我们娃子得了,我们却不得呢?
  老先生说,这娃子平时肺胃肝肠有积热,这样外内合邪,交攻于眼,所以暴发赤目。
  如果脏腑里头积热少的话,空有外面的导火线,没有炸药也很难引发。
  这父母听后点点头。
  老先生说,要防止以后娃子少得些流感或疫疠之邪,就要让娃子吃清淡一点。
  脏腑里头没有积热,疾病就很难犯上作乱。
  然后小指月便教他们用单味秦皮一两来煎成浓汤洗眼。
  他们把秦皮带回去,按照小指月说的方法使用,洗两天就好了。
  老先生说,如果娃子能喝药的话更快。
  小指月说,像这样内服什么汤药呢?
  老先生说,汤药非常多,用龙胆泻肝汤有效,黄连、当归也有效。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近效方》曰,治赤眼及眼睛上疮:秦皮一大两。以清水一大升于白瓷碗中浸,春夏一食久以上,看碧色出,即以箸头缠绵,点下碧汁,仰卧点所患眼中,仍先从大眦中满跟着,微痛不畏,量久三、五度饭间,即侧卧沥却热汁,每日十度以上着,不过两日瘥。忌酢、萝卜。
  《外台秘要》曰,目生翳膜,或红赤肿痛,用秦皮一两煎水洗眼,温洗为佳。
  高国成经验:秦皮治疗天行赤目采用秦皮一味,制成眼药水并以秦皮药液熏洗患眼,收到良好疗效。方法:秦皮g,加清水ml,分煎两次,将两次药液混合再熬成ml,用滤纸过滤排出残渣,灌注空眼药瓶内,每支10ml滴眼。
  饶某,男,成人,年7月初诊。两目白睛红赤,眼珠、头额刺痛,迎风流泪,眼眵稠黏,口苦而干,小便黄短,纳差,睡眠不安,舌苔黄,脉弦数。脉症合参,诊为天行赤目。由风热上扰,风火上攻于目所致,疏方以秦皮眼药水1支滴眼,辅以秦皮汤外洗而愈。[湖北中医杂志,(3):4.]一味秦皮止热痢
  孩子最常见的疾病,不外乎就是感冒或者拉肚子。
  所以一个儿科医生,一方面是要善于治手太阴肺经的病,另一方面要善于治足太阴脾经的病,治二太阴的病,如果都能了然于胸,那常见小儿疾病的调理就思过半矣。
  所以小孩子很常见的就是着凉感冒,或者吃错东西导致肚子痛,因为小孩子肌肤娇嫩跟脾常不足,虽然容易病,也容易好,因为小孩子没有像大人那样,那么多的七情缠身,焦虑烦恼。
  一个娃子因为吃了蛋糕炸鸡腿后,又喝了点饮料,肚子就胀,随后拉了七八次,肚子还是不舒服,甚至肛门都有点往下脱,还热辣辣地痛。
  老爷爷说,指月啊,有没有一味药,既能清热燥湿,清除肠道里的湿热,又可以带有收涩作用,不要让它腹泻得太厉害。
  小指月就说,爷爷,秦皮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收涩止痢,正符合这饮食积滞导致腹泻臭秽的。难怪白头翁汤治热痢下重里头就用到秦皮,我知道是什么道理了。
  老先生说,没错就用一味秦皮三钱,煎水服用。
  这娃子的父母说,这药太苦,孩子吃不下怎么办?
  老先生说,可以加点糖。
  小指月说,是不是所有难喝的中药都可以加糖呢?
  老先生说,不是的,要看情况,像这种腹痛腹泻,加点糖去,一方面是为了让这汤水更好喝,另一方面还有治疗作用呢。
  小指月说,糖也能治病?
  老爷爷说,当然能了,糖是什么味呢?
  小指月说,糖是甘味啊。
  老爷爷说,甘味有什么用呢?
  小指月说,甘能缓急,能止痛啊,就像芍药甘草汤重用炙甘草,能够缓急止痛,而且甘草还用蜜糖炙过,剂量要大。
  老爷爷又说,那这腹痛腹泻是不是既急又痛啊?
  小指月笑着说,我明白了爷爷。
  果然这家里人带上两小把的秦皮,用手一抓都抓住了,只给娃子煎了一半,喝后肚子就不拉了,也不痛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病从口入,小孩子切忌暴饮暴食,因为小孩脾常不足,内伤脾胃,百病丛生。
  《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曰,治肠炎腹泻用秦皮三钱,水煎加糖服用。
  《汤液本草》曰,秦皮主热痢下重。
  《伤寒论》曰,白头翁汤治热痢下重者: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本草纲目》曰,秦皮治目病,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取其收涩也。治病的钥匙
  有一农家平时性急,脾气大,血压也高,有一次跟好友在外面吃了顿海鲜,又大醉一番。
  回家后皮肤就瘙痒,甚至开始溃烂,流出黄水,通身疼痛,他害怕极了。
  便急忙找来竹篱茅舍。
  老先生一摸脉,脉势弦数。
  小指月说,爷爷这么厉害的皮肤病不容易治啊。
  老先生说,浑身上下都有点溃烂,皮肤出黄水,看似难,可世间的道理总是难易相成,找不到钥匙,壮汉也破门不入,若找到钥匙,孺童亦可开锁进入。
  你要找到这个病的机关所在!
  小指月第一次听到,治病还有机关钥匙的。
  老先生说,《阴符经》曰,动其机,万化安。
  找到身体的疾病机关,瞄准治疗,身体很快就安然无恙。
  这田家汉子着急地说,大夫,快给我下药,我恨不得把这身体的烂病治掉。
  老爷爷不急不缓地说,指月,你听到什么?
  小指月说,我没有听到什么啊。
  爷爷说,我听到了肝的声音。
  小指月一笑说,我明白了,爷爷,肝苦急,这病人脉弦,性子一向着急,是肝火大,但皮肤又溃烂湿疮,湿热应该也重,所以脉才数。
  老先生说,皮肤跟哪个脏腑相通应。
  小指月说,肺主皮毛,肺又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大肠实热毒浊重,也会借皮肤来泻热自救。
  老先生说,按道理,大肠中的湿热毒浊,应该下泻的,怎么发到皮肤来呢?
  小指月说,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
  老先生说,如果没有肝木帮忙。生发过亢,肠道的湿毒怎么会外发到肌表来呢?
  小指月一听马上开窍了,笑着说,对对,爷爷,我想通了,很多性急的人,皮肤的湿浊湿疹,都发得厉害,如果性不着急起火不往上攻,那身体的湿浊自动都会往胱肠下面排,看来还是着急的坏脾气,把肠道里的浊毒搅上来啊!
  老先生说,既然你已经想到这里了,那你看看有没有一味药,既可以达皮表,又可以把弦数的肝脉,着急的脾气往下收,还可以把肠道里多余的湿热毒浊往下排呢?
  小指月想了很久都想不出来,这时老先生说,秦皮!
  小指月哈哈一笑说,我明白了,秦皮是树皮,以皮走皮,它又苦寒归肝胆经,能够让弦数的肝脉向下收,最后它还善于清除肠道湿热败浊,使肝胆毒浊从胱肠下窍排出。
  这样秦皮就从皮肤到肝胆,再到肠子,这一整条都能降本流末,使浊阴出下窍了。
  这农家带着疑惑的眼神把单味秦皮带回家去煮水喝,当茶饮,还真奇怪,第一天喝了,皮肤痒痛流湿水就减轻一半,喝到第三天居然结疤好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中记道:
  《名医类案》曰,钱塘西溪,曾有一田家急病癞,通身溃烂,号呼欲绝,西溪寺僧识之曰:此天蛇毒尔,非癞也,取木皮煮饮一斗许,令其恣饮,初日疾减半,两三日顿愈,其木乃今之秦皮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十三小指月和爷爷的故事龙胆草秦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