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TUhjnbcbe - 2021/1/17 11:2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14886.html

前段时间看到一条有趣的广告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短片的名字叫做《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是中国银联为云闪付做的广告。

作为一条用来恰饭的广告,它却拍得别出心裁,向我们细细道来了一段被埋没在历史风沙下的安西白发守军的故事。

01

安史之乱,唐军西域主力回长安平叛,几千将士留下对抗周围几十万吐蕃大军。这支孤军死守西域四十二年,使之不能趁乱进犯长安。

故事发生在公元年,西域只剩下龟兹和西州两城。两地之间输送军费,但运款小队在半路与敌人同归于尽,流民卢十四在偷摸财货时,被之前晕倒的唐兵郭元正制服。唐兵押解流民踏上了送钱的旅程,但在到达西州城之前,郭元正为救下流民死于马匪刀下,而则卢十四接下了郭元正的使命,将军费分毫不差的带到了西州城。

02

在运款途中,这个由唐兵和流民组成的混搭风运款小队遇到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我把它概括成了以下三句话。

无心露财,反遇善念异乡客。

篝火夜话,已是建中十一年。

军费送至,放眼满城白头人。

路过客栈讨水时,卢十四无意间将手里的钱袋掉落,引起了客栈里的客人的注意,两人急忙离开,以为会遇到了歹人,却发现是同在西域的大唐商人,见他们步履匆忙,特地送来了水和食物。

想在夜里偷偷带钱逃走的卢十四被郭元正抓回来之后,被发现原来是宣威军的一个逃兵。城破后,全军覆灭,只有他带着战友的家书逃了出来。

两人围坐在篝火旁聊天,郭元正拿起一枚铸有大唐建中钱币,讲起来安西军与长安失联多年,如今应该已是建中十一年了。

但在历史上建中这个年号只用了四年,这批驻守在西域的军队就像是一座远离大陆的孤岛,在大漠中孤独地守护着大唐的边域和威严。

西州的军费被完整送达后,镜头由卢十四转向了西州的军营,只见士兵纷纷摘下头盔,举目四望,尽是白头。

驻守在西域的安西军已在漫长的岁月中两鬓斑白。

03

出时铁军少年郎,战死已是白头翁。

四十二载守西域,何日再见长安城。

整部短片围绕着使命二字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

郭元正的使命是将军费送往西州,无论生死。他是一个坚定的践行者,他也是安西守军的一个缩影,他背后代表的是军人对于国的感情。

而与他同行的卢十四,是一个重拾使命感的角色。战争对他的打击很大,曾经的同袍早已沉眠地下,只有他一个人因为要送家书而被送出了城,家书在雨里湿透,模糊了字句,也模糊了他心中的使命。

在郭元正为救他而牺牲后,面对战友再次离世,他找回了自己的使命感。他接下了郭元正未竟的使命,爬到了西州城。又在西州城得来一匹快马,开始了为战友送家书的新旅程。

自古忠孝两难全,与长安失联二十五年,家书之重比万金。如果说郭元正代表的是军人对国家的责任,卢十四则代表着军人对孝义的坚守,代表着家。两个人合在一起即是家国。

人们常说中国人没有信仰,确实我们没有一个统一的宗教信仰,但对于使命的信仰从未离开过中国人。

对于短片结尾的这条火炬长龙,有很多不同的解读,有人说这是西州守军最后一次出兵的场景,是壮士末路前的悲壮;有人说这是他们青年时来到安西的情景,青年唱着军歌,没人想得到之后会是四十二年的孤独与守望;还有人说这是对后来的中国 的致敬,那段萦绕在鸭绿江上的歌声跨越时间,与大唐的歌声重合在一起,霎那间,倒分不清谁是谁了。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