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白头翁汤在皮肤科中的运用
TUhjnbcbe - 2021/1/1 15:29:00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白头翁15黄连10黄柏15秦皮15

(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2)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3)热利重下者,白头翁汤主之。

主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1)痤疮

患者体质壮实,皮疹以丘疹合脓疱疮为主,大便臭秽,或粘腻不爽,口渴,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可投本方酌加薏苡仁,柴胡,黄芩,藿香,熟大黄等中药治疗。

(2)荨麻疹

患者体质壮实,风团色鲜红,大便臭秽,或粘腻不爽,口渴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可投本方酌加柴胡,黄芩,荆芥,防风,路路通等中药治疗。

(3)银屑病

患者体质壮实,皮疹色鲜红,大便臭秽,或粘腻不爽,口渴,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可投本方酌加土茯苓,紫草,槐花,菝苆等中药治疗。

虚寒体质慎用。

解析: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而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热邪内盛之象。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退毒解,则痢止而后重自除。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头翁为君,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治痢,共为臣药。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

本方用于热毒痢疾,临床应用以腹痛,下痢脓血,赤多白少,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若外有表邪,恶寒发热者,加葛根、连翘、银花以透表解热;

里急后重较甚,加木香、槟榔、枳壳以调气;

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凉血和血;

夹有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实以消食导滞;

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鸦胆子(桂圆肉包裹),疗效更佳。

白头翁汤与芍药汤比较:本方与芍药汤同为治痢之方。但本方主治热毒血痢,乃热毒深陷血分,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使热毒解,痢止而后重自除;芍药汤治下痢赤白,属湿热痢,而兼气血失调证,故治以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进,且取“通因通用”之法,使“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两方主要区别在于:白头翁汤是清热解毒兼凉血燥湿止痢,芍药汤是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用。

白头翁治热毒痢,

黄连黄柏佐秦皮,

清热解毒并凉血,

赤多白少脓血医。

目前+人已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头翁汤在皮肤科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