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华道地药材之白头翁图文
TUhjnbcbe - 2020/12/15 13:45:00
白癜风又快又好的偏方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719/4658914.html

白头翁

白头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自古用作治痢要药,《伤寒论》已有“热痢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的记述。关于口头翁来源的考证,已有详细研究.认为应以《唐木草》所指“其叶似芍药而大,抽一茎,茎头一花,紫色似木槿花,……正似白头老翁”为我国最早应用的白头翁的正品,它符合于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形态。又根据历代本草对白头翁形态的不同描述及插图,可知本草“白头翁”尚有其他科属稙物存在,与目前市场上白头翁药材来源较复杂的情况有相似之处。

野丈人、胡王使者《本经》,白头公《本草经集注》。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

植株高15-35厘米。根状茎粗0.8-1.5厘米。4月至5月开花。

生平原和低山山坡草丛中、林边或干早多石的坡地。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野)、鞍山市岫岩县(野);河北承德围场县(野)、张家口市赤城县、秦皇岛市青龙县(野)、鞍山市海城市(野)、丹东凤城市(野)、抚顺市新宾县(野);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野)、灵宝市(野);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吉林省辽源市(野)等。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本品呈类圆形的片。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规则纵皱纹或纵沟,近根头部有白色绒毛。切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涩。

本品呈类圆柱形或圆锥形,稍扭曲,长6~20cm,直径0.5~2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规则纵皱纹或纵沟,皮部易脱落,露出黄色的木部,有的有网状裂纹或裂隙,近根头处常有朽状凹洞。根头部稍膨大,有白色绒毛,有的可见鞘状叶柄残基。质硬而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涩。

均为统货,不分等级。以条粗长,质坚实、顶端丛生灰白色茸毛者为佳;反之粗大有枯心或根条瘦小.顶端无茸毛者质次,白头翁地方习用品众多,以毛茛科白头翁为正品。

苦,寒。归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

水分不得过13.0%(通則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1.0%(通则)。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6.0%(通则)。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水饱和的正丁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7.0%。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白头翁皂苷B4(C59H96O26)不得少于4.6%。

      ▼      更多精彩推荐,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道地药材之白头翁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