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荐读:茅盾
《大地山河》
第54期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涯;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
吴冠中[中国]
▎编辑手记
茅盾(—),原名沈德鸿。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他的《子夜》《林家铺子》曾影响一代人。以他名字命名的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之一。
今晚,我们与你分享的是茅盾先生的散文《大地山河》。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成长的地方都有令他魂牵梦绕的山川、河流。一片片大地山河拥有着各自不同的壮美形态,也承载着一代代人的情感。离乡万里,山河永在。
?点击收听?
大地山河作者:茅盾
为你朗读:周波演员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涯;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ǎinǎi],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南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汊”[chà]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讶于这就是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
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1]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路。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chán],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但在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不也是和你脚下的“平地”是并列的么?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崖,而这万丈断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
这也不是平空可以想象的。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舞”。自来都认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舞”,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
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燥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则坚实,单马曳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
我曾在戈壁中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这是盐池!
[1]“女大”:即延安中国女子大学。
选自《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介绍一下家乡的山水吧-
请移步图文下方「留言区」
饮一壶浊酒,迎山河入梦
在20世纪漫长而艰苦的岁月里,茅盾先生从东方大都市上海出发,足迹遍及全国大江南北。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里,先生创作了大量紧扣时代脉搏的史诗性作品,包括大量散文。
年春天,茅盾先生率领全家逃离新疆,经兰州、西安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在经历了延安别样的风景之后,先生写出了《风景谈》《白杨礼赞》《大地山河》等散文名篇。这些散文,让我们感受到另一个茅盾先生的存在:他在现实的、重大的题材以外,原来对大自然的细微景象也如此敏感;他的情怀竟这样豪放、开阔。
凡是提到山河,总令人想起故里。江南水乡的小儿女到了北方,常会在“午夜梦回,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吧。西北汉子去了南方,也不会忘了高原雪山,江河奔涌的壮阔乡景。
吴冠中[中国]
曾在一幅画上看到这样的句子:“想去你的故乡看看,是怎样的水土,出了这样好的你。”为此动容。后来,每当认识新朋友,总要问一句,“你是哪里人?”如果他的家乡我曾去过,谈话间便多了几分亲近感。在祖国这辽阔的版图上,有一处山水,我们都曾涉足。
我常常以为“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不单是说爱情,假若用在故土山河与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儿女之间,何尝不可?故乡的山水在别人眼里只是一道风景,但对你而言却如此不同——
风来了,水波荡漾在你心上,童年游戏在里,青年幻想在里,老来相思也在里;雪下了,青山摇变白头翁,山中放牛郎是你,山上拾松子是你,山头看日落也是你。
后来,你穿梭于城市楼宇间,故乡的大地、山河成了最遥远而又最深刻的记忆。但总有一些时候,你会念起那片土地,以及那土地上屹立的山川丘陵、流动的江河湖溪。
文/西安
-本期配乐-
配乐分别剪辑自StevenSharpNelson的作品HomewardBound(选自专辑TenderMercies:TheSacredCelloSeries);MichaelHoppé的作品Renouncement(选自专辑Poet:RomanceforCello)。
-朗读的人-
周波
内地男演员。电影作品《望山》《投名状》《江山美人》等,电视剧作品《侠隐记》《春风十里不如你》《警坛风云》《走向共和》等。
-更多作家作品-
巴金《再忆萧珊》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丰子恺《闲居》
老舍《读书》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
梁实秋《旧》
语文老师领读计划
10月6日起,「为你读诗」已开启“语文老师领读计划”,邀请全国范围内中小学语文老师参与朗读,引领我们一起回归单纯的读书时代。我们也欢迎其他热爱朗读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领读,传播人文诗意。
领读声音投稿方式
通过「为你读诗」“声音征集”邮箱:
poems
bemyg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