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
三点
“好好好,我们就按定好的方案施行,辛苦了,早点儿休息,明天见!”
挂断当天第个电话的张桐维终于忙完了一天的工作躺了下来,可这时的他毫无睡意,回想起这次突发疫情留守单位以来的点点滴滴。
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下沉干部、淳朴的居民……一个个身影,一幕幕感人场景像过电影一样在他眼前闪现,让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亟待喷涌而出,他一咕噜爬起来,在纸上端端正正写下了几个大字:“预备党员转正申请”。
他写道:“作为一名接近九零后的年轻干警,我从小顺顺当当,没有经历过什么波折,可以说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去年,我虽然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但还无法切身体会到‘共产党员’这个称号的光荣和责任,可以说,对党员的认识还是趋于表面和肤浅的,是紧急“参战”两次新冠疫情,让我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充盈,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和激情,感到自己从思想上得到了迅速成长,真正意义上达到了组织对一名共产党员的要求……”
四点四十九分,他把抄写整整齐齐的申请郑重的放到柜子里,终于安心地把自己一米九的身躯“扔”到沙发上,蜷缩着开始了一天来短暂的休息。
这就是乌苏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主任张桐维,一名留守单位的精神小伙的日常作息。
从三九天的疫情到三伏天的疫情,他两次都主动报名留守单位,虽然家离单位仅米,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留下做手术还未恢复的爱人一人在家,把行李搬到了单位办公室。
特别是7月份疫情的二次反扑,单位的任务更加繁重,共有34人需要24小时在单位吃住,单位从来没有承担过这么多人的生活保障,宿舍、食堂的安排,3个小区点位共20个人的排班、饮食、洗漱……一系列琐碎之事都压在他年轻的肩头。
因前期办公室和政治部就他一人留守,日常需要报送的各种报表、材料,全都需要他一个人统筹完成,每天接打一百多个电话、深夜三点以后才能躺下休息都是常态。
每次爱人发视频聊天,他总是匆忙说一句“忙着呢哦”就赶紧挂断,他实在没有闲暇来回应爱人的关心,只能在深夜匆匆浏览一下爱人发来的消息,留言表达自己的深深的歉意。
为了让留守干警们安心投入工作,他想方设法改善吃住环境,把最好的宿舍腾给大家,盯着食堂变着花样搭配一日三餐,和单位留守领导一起解决大家生活上、思想上的各种难题。
在个别干警身体不适时,总是第一个顶上去到小区参与各项防疫工作。特别是古尔邦节那几天,为了让少数民族“战友”们能感受到过节的氛围,他多方联系,让干警们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凉皮和粉汤。
在这个充满活力,不知疲倦的小伙的感染下,全院留守人员生活井然有序,氛围和谐团结,使这特殊的一个月成为大家最温暖的的记忆。
单位的同事们都心疼的说:你一个刚三十岁的小伙子,满头灰白都快成“白头翁”了,别光惦记着我们,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啊!
这个憨厚的小伙挠了挠头,嘿嘿笑着又投入了新的工作之中……
?end?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