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飞鸟守护家园
——原平市科协“与鸟同行”大型摄影展观感
文/尹建增
9月21日上午,在市委东楼前面的绿地上,陆续赶来不少看鸟展的人。说是看戏有人相信,倘若是看鸟,这恐怕有点突兀吧。可是,他们真的是来看鸟的,三三两两,在这清晨明媚的阳光里,在那清风舒畅的空地上,饶有兴致地观赏着、赞叹着,时不时发出一阵议论的声音,似乎在考究这鸟的身世、名称?抑或是在考证这鸟是否真的曾经出现在身边的这块沃土上?
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走入人们的视野?现在,它们陡然成了这场展览的主角,是否也会涌起莫名的激动、兴奋、喜悦呢?图片上的鸟即使再逼真,哪怕是展现出翩翩起舞的样子,也只能以一种静止的姿态呈现给大家。相反,这块用作展览的空地周围确是一片茂盛的森林,虽已入秋,但这些已过不惑之年的老树依旧精神抖擞、容光焕发。林间枝头上那些早起的鸟儿,此刻起兴似的欢叫着,它们近距离地欣赏着树荫下的人类,欣赏着展板上精美绝伦的同类,它们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人类竟然会如此高看自己。
是啊!长久以来,人类将鸟看作自己的私产和宠物,养鸟、遛鸟、逗鸟的人不在少数,而将鸟放归山林的少之又少。鸟的灵性往往沦为闲散之人的逗乐工具,而追赶、拍摄、研究它们的人反而成了旷世珍品、人间“另类”!这些鸟类的朋友,它们将鸟看作自己的亲戚,看作自然界中的另一个自我,带着沉重的设备,花费大量的时间,或蹲点守候,或追逐迁徙,与鸟类在友善的前提下周旋,拍摄出了一张张精美的照片,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林草部门提供了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能够欣赏到这些美丽的图片,首先应该感谢不辞辛劳的摄影人,感谢这些自然之友、鸟的伴侣。他们是人类生态文明的守护者、宣传员,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两山”理论践行者,是区域环境逐步改善的志愿者!因为喜爱,所以钟情;因为钟情,所以心心念念,始终将鸟的生存、成长、迁徙挂在心间,由此扩散开来,衍生为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深情,对家乡一山一河的挚爱!
“看,这就是咱们在教科书上学过的翠鸟,以前生活在南方,现在随着气候的变化,逐步向北迁移,已经有一部分开始在咱们北方定居了。”
“翠鸟,喜欢杂食,也就是荤素都吃,每天摄取的食物很多,几乎是它身体的六倍。”
这是资深摄影师郭耀庭带着大家一边巡展,一边富有趣味的解读。郭老师操着一口家乡话,体态灵活,以一种非常娴熟的口吻介绍着。
“越是体型较大的鸟,对人类的警惕性越高,它们会观察身边区域的变化,任何一处地貌的改变都能引起鸟类的警觉,为了拍摄这些鸟,搭建帐篷是不行的,必须在几百米之外进行土坑作业,潜伏下去,最多露出一个镜头。”
“有些鸟类全国只有几百只,再不保护就来不及了……”
观展的人们汇聚成一股人流,没有嘈杂,有的只是静默倾听。人们在面对自己的朋友时,展现出了少有的大度和从容,少有的谦逊和礼貌。不得不说,这些鸟儿,没有激起人类的恶念,没有让人们操起捕获的工具,它们是那么的美妙,那么地富有情趣呀!任何一个观展的人都会在这里得到心灵的净化。通过观看图片和聆听讲解,每一个人不自主地深入到了鸟的世界里面,同频共振,感受着鸟们的情感、习性,就像在观赏《人与自然》那样,在安静中感悟世界、享受美好!
冯骥才在散文《珍珠鸟》中写道: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我想,只要我们善待自然链条中的生命体,善待与人类息息相伴的鸟儿,尊重爱护的结果,必然为人们带来诸多受益,必然会获得更多更好的生存体验,因为,没有鸟儿的世界是孤独的,没有万物的共生合唱,人类的情感又将在哪里寄托?
这次科普展览的策展人李如水说,科协开展科普工作,选题很重要,必须在讲究实际的基础上创新。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发表15周年,如何学习体悟实践两山论,如何引导群众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我觉得有一个基本结合点,在弄清“两山论”三个层面的精神之后,如何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呢?这里就有一个工作点、着力点的问题,众所周知,鸟是生态环境优劣的晴雨表,只有环境改善了,鸟儿就会相约而来。古话说: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可见环境改善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这次策展的主要构思,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忻州,总共展出了种鸟类,分为留鸟、候鸟和旅鸟,在图版上按照水鸟、林鸟和猛禽三类布置,便于观赏者学习欣赏。
你看,这里有许多身边常见的鸟类,比如猫头鹰、石鸡、白头翁等,当然,还有一些课本上提到的鸟类,比如古诗“两个黄鹂鸣翠柳”里的黄鹂;比如《诗经》中提到的“关关雎鸠”,雎鸠就是咱们的灰头麦鸡,每年夏天会来到原平繁殖;再比如《史记》提到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话既包括燕雀、麻雀等体型小的雀类,也涵盖了能够搏击长空、飞越千里的鸿雁和天鹅。在这次展览中,咱们有一张冰雪消融的湖面上天鹅戏水的图片,就拍摄于原平境内的观上水库。这些旅鸟,每年长途跋涉,非常艰辛,像天鹅一次飞行公里,沿途需要补充给养,它的选择性很强,水草丰茂是必须条件,当然周围整体环境适合才行。
听了李如水的介绍,我又仔细看了摄影展的前言部分,全世界八条候鸟迁徙路线有三条途经中国,而我们山西地处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忻州横跨太行、吕梁两大山脉,滹沱河湿地纵观东部六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为鸟类迁徙的黄金路线,而这些年来地方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又吸引了更多鸟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