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怎么治这些偏方效果绝对
TUhjnbcbe - 2020/11/28 13:55:0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起病多数缓慢,少数可急性发作,病情轻重不一,多见于20-40岁成人,男女均可发病,病程较长,且有恶变倾向。那么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或与便秘交替出现,黏液脓血便,腹痛,有时可表现尾骶部坠胀不适,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失眠、焦虑、抑郁、多疑、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中医如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和遗传因素、免疫调节紊乱、感染和环境因素有关;另外,还需与急性感染性肠炎、阿米巴肠炎、大肠癌、肠易激综合征,以及感染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相鉴别。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素体脾肾不足所致。中医治疗本病注重辩证施治,标本兼治。


  1、湿热内蕴证:腹泻伴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濡数,可伴有肛门灼热,腹痛,口苦口臭等。治宜清热解毒。方用白头翁汤加减。


  2、气滞血瘀证:腹痛泻下脓血,嗳气食少,胸胁腹胀,舌质暗等。治宜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方用膈下逐淤汤加减。


  3、脾肾虚弱证:腹泻便溏,有少许粘液脓血,可伴有腹胀肠鸣,腹部隐痛,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治宜益气健脾。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4、脾肾阳虚证:久泄不愈,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腰膝酸软,可伴有脐周腹痛,形寒肢冷,腹胀肠鸣,少气懒言等,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涩肠止泻。方用四神丸加减。


  5、肝郁脾虚证: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大便稀烂或黏液便,可伴有嗳气不爽,食少腹胀,失气较频。治宜疏肝理脾,化湿止泻。方用痛泻药方加减。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什么偏方?


  目前民间比较流行的偏方有,仅供参考:大肠湿热型症状:腹痛、下痢脓血,肛门灼热,泻而不爽。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导滞,调气行血。方药:芍药汤加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20克、黄柏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大黄5克、槟榔10克、当归10克、木香10克、炙甘草15克;寒湿凝滞型症状:痢下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伴腹痛,里急后重。苔白腻,舌质淡,脉滑或濡。治法:温化寒湿。方药:胃苓汤加减:苍术10克、白术15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炮姜10克、木香10克、炒白芍10克;脾胃虚弱型症状: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兼有粘液,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法:健脾益胃。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扁豆10克、山药15克、陈皮10克、木香10克、砂仁10克、炮姜10克;肾阳虚衰证症状:晨起腹泻、腹痛、肠鸣,便急,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治法:温肾固肠。方药:四神丸加减:补骨脂12克、肉豆蔻10克、吴茱萸5克、赤石脂10克、五味子10克、肉桂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5克、炮姜5克、诃子肉10克。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请慎重使用仅供参考

筋骨并用,提气呵成”速治颈肩腰腿关节疼痛

筋骨并用,提气呵成,是根据:筋骨理论,筋出槽,骨错缝。筋柔骨正,骨正筋柔,筋骨并用,提气呵成,大道至简至易。

项目特点:本手法利用生物力学原理,通过患者自身发力,配合提气锁定关节,使筋骨各就各位,保持筋骨和谐稳定,从而痛点自然消失。本手法省力好学,易用易接受,无任何扳法,不使用暴力,让病人在享受中祛除疾病,疗效持久,以柔、准、精、轻、效快速解决疼痛的利剑,是你拓客、留客、锁客的镇店之宝,不受条件限制,任何地方可操作。

时间与地点:

年03月23日—03月26日(23日全天报到)重庆

培训费用:元(包括:学费,光盘、讲义两本结业证书和两年内3次免费复习)。把您的姓名和详细地址(备注张一圣正骨)发至手机上,登记报名为你预留座位!提前预留座位现场交费以免上当受骗

手机号码:负责人:陈鹏飞主任

可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怎么治这些偏方效果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