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融合了民俗事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自古至今,便有着许多传统习俗。
登高
汉文皇帝有高台,
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
二陵风雨自东来。
——唐?崔曙
农历九月九日
清气上扬
浊气下沉登高享清气心旷神怡健身去病
佩茱萸
万物庆西成,茱萸独擅名。
芳排红结小,香透夹衣轻。
——唐?徐铉
茱萸香味浓
在登高之际
佩戴在身
可驱虫去湿
亦可逐风邪
辞青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
清明“踏青”
重阳“辞青”
秋寒新至
外出秋游
领略秋之风光
感受浓浓秋意
放风筝
霜落南天海气清,
台侵象外与云平。
翠笼烟岫看人小,
响戛风筝杂雁声。
——明?邓云霄
重阳日
纸鸢飞舞
有断其线
放走霉运晦气
有护其线
守住吉祥福气
赏菊、饮菊花酒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唐?白居易
重阳佳节
菊开满地
聚会饮酒
赏菊赋诗
饮菊之甘苦
看菊之缤纷
吟菊之傲霜
吃重阳糕
中秋才过又重阳,
又见花糕各处忙。
面夹双层多枣粟,
当筵题句傲刘郎。
——清?杨静亭
“糕”“高”同音
重阳糕
象征着“步步高升”
寓意着驱邪避灾
表达了对老人的尊重
“送糕”与人
每一块糕上都带着满满祝福
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随着传承,敬老也成为了重阳节的主题之一。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1融入他们,也让他们加入我们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与老人的代沟似乎越来越大,有时候我们会嫌他们烦。但是偶尔与老人们交流,融入老人们的生活,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很可爱的人。同时我们也可以教老人们一些新奇的东西,他们会很感兴趣的。
2偶尔送一份小礼物不需要很贵重的礼物,可以是一份小贺卡,可以是一件衣服,也可以是为他们做一顿饭。
3常常联系越长大,我们离家越远,你们家人相处的时间越短,多与家里的老人联系,即使见不到,也可以让他们听听你的声音。
重阳那些事儿南希:
有一年过重阳节,家人们谈到祖父,婶婶问我:“还记得你小时候经常缠着祖父买东西吗?”我才猛然想起那个苍老的身影。祖父是一个手艺人,会编制很多东西,到了圩日就到拿到镇上卖,每次回来都会给我带一点小零食。
依依:
想到我的奶奶,那个经常一本正经和我吵架,又突然笑场的老人。我是跟奶奶长大的,很多时候,奶奶就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孩,“阴晴不定”,但她时时刻刻又都在为我们着想。
文文:
对重阳节最大的印象便是祭祖扫墓,从小时候跟着父母一起参加,到长大后自己作为代表参加,尽管每次爬山都很累,但到达山顶的那一刻都很开心。
粥粥:
小时候,隔壁家的院子外面种了许多菊花,每到重阳节,在祭祖回家的时候,总会偷偷摘上几朵。
卢小小:
我们家乡有一种野生的果实是在重阳节前后成熟的,小时候为了找这种果实,在山里迷路了,走到了隔壁镇,幸好我们村里的一个叔叔发现了我,把我送回了家。
九九又重阳
愿不负今日之美
登高赏菊
感恩敬老
寄家人一句叮咛
问长辈一声安康
戳这里给我加颗小星星
“星标”我能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呀
只需这样:
文/大通社记者易寿娇
编/大通社记者易寿娇
图/大通社记者易寿娇蒙彩英田盈盈黄馨
韦良洪韦玉婷部分来源于网络
往期精彩回顾确认过眼神,是面试官想要的人!军训预告当青春遇上迷彩厉行节约,拒绝“剩宴”,让文明根植右医校园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戳我试试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