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九日,是汉族传统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重阳节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一直沿袭到今天,更在某些地区被定为“老人节”。在民间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除此之外还要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重阳节也是历代诗人留下最多诗词的节日之一,自唐宋以来,无数诗人在这一天登高怀远,思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慨,更留下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等流传千古的名句。而关于重阳节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也不胜枚举。又到九月,小编为大家备下最美的重阳诗篇十五首,快来一睹为快吧。
重阳节1、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战地黄花分外香4、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5、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鸿雁那从北地来7、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8、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9、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10、九日送别
唐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11、九日五首·其一
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2、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宋吴文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菊花清瘦杜秋娘13、折桂令·九日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14、清平乐·将愁不去
清纳兰性德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15、九日感赋
清秋瑾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