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吟》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属《相和歌辞·楚调曲》,有众多诗人拟作。以下这四首最是经典。
一、卓文君《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译文: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的月亮一样明亮。听说你怀有二心,所以我来与你决裂。今日犹如最后的聚会,明日便将分手沟头。我缓缓地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泼可爱。男子应当以情意为重,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的。
此诗的作者及创作背景仍有争议。据《西京杂记》记载,此诗是汉代才女卓文君所作。据传,卓文君十七岁便在家守寡。某日,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深情而大胆的表白,让卓文君一听倾心。卓家富甲一方,而当时的司马相如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文人,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卓父的强烈反对。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追求,不顾封建礼教的压迫,毅然决然选择与司马相如私奔。她脱钏换粮、当垆卖酒,从千金大小姐变成荆钗布裙的市井贫妇,但她从不抱怨,一心一意守护着自己的爱情。然而,当司马相如在事业上略有成就之后,他竟产生了纳妾之意。卓文君心痛万分,含泪写下这首《白头吟》。但关于此诗还有另外一说,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此诗并非卓文君所作,那时的五言诗还没有如此成熟。不管此诗是否为卓文君所作,诗里传达出来的纯洁、忠贞、高尚的爱情观以及潇洒、果断处理感情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李白《白头吟》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
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
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
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归故林。
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
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
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
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
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
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译文:锦江之水潺潺流向远方,水波荡漾,一对鸳鸯在水波荡漾处快乐相伴。它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一个家在长安,一个家在芳草迷漫处,但彼此心心相许,宁愿共死也不忍分离。此时阿娇失宠了,长门宫前无限凄凉,她常常愁苦地独坐到天黑。但愿汉武帝还能够顾念往日的恩情,为了这,又岂会顾惜黄金不让司马相如为自己作赋呢?相如作赋得到了黄金,就喜新厌旧,对卓文君怀有异心了。他要聘茂陵一女子为妾,卓文君十分伤心,作《白头吟》以相赠。从来没有见过东流之水返回西去的,凋零落败的花朵会重返故林的。菟丝本就无情,任风倾倒,但菟丝紧紧地缠在女萝上,与它萦抱在一起。自然界的两株草尚且如此,而人心却不如草那样执著坚定。不要把龙须席子卷起来,任它落满灰尘,生满蛛网。暂且留着琥珀枕头,或许彼此还会有相梦的时候。覆水难收,弃妾难以重回。自古以来,至死不相负的爱情,只有青陵台的韩凭及其妻子何氏。
此诗为李白早期作品,是李白出蜀前游成都时,感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府诗。李白十岁左右就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这篇气势恢宏、潇洒飘逸的文章令他心驰神往。他在后来的《秋于敬亭送从侄游庐山序》中提到了自己儿时受到司马相如的影响:“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所以,他对司马相如应该是非常敬仰的。他不仅常以相如自比,出蜀后也广访相如遗迹,反复吟咏,他的《大鹏赋》、《大猎赋》风格都酷似司马相如。
本诗的前十六句为上片,借鸳鸯暗喻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又插入陈阿娇以千金向司马相如买赋邀宠的故事,讲述卓文君《白头吟》事件始末。后十四句为下片,化用古诗兔丝、女萝之喻,叹男子无情,女子痴心,从女子的角度表现了弃妇的悲哀和拥有一份纯洁坚贞爱情的不易,又借太公、马氏故事和韩凭、贞夫故事,表达了对坚贞爱情的向往。
三、鲍照《代白头吟》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贱恩旧,世义逐衰兴。
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
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
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
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
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
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
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译文:志士如红色的丝绳那样正直,如玉壶冰那样高洁清廉。怎奈惭愧的是自己以前的意气都已经消散,只有无限的遗憾不断跟随着自己。人们多不念旧恩,世情就是这样,一旦你衰败,没人会帮扶你。人在失势以后,即使只有那么一丝一毫的缺点,哪怕足有火如丘山那样的功绩,也不能被容。那些小人就像食莳的硕鼠一样卑鄙,他们蝇营狗苟,像苍蝇那样巧于辞令,妄进谗言。野鸭有五种美德,但仍被宰杀,黄鹄有害无益,却因一举千里,被视为珍禽。周幽王因为宠爱褒姒而废掉了申后,汉成帝因宠爱赵飞燕而疏远了班婕妤。周幽王日益昏惑,汉成帝做的事情也令人叹息不已。心中赞赏的人都难以自恃,难以保全,更何况那些外表恭敬的人呢?他们没有什么可以凭借的。宠疏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不是唯独你这样的志士才抚胸叹息,感到无限愤慨!
这首诗是诗人的不平之声。开头用朱丝绳、玉壶冰两个比喻说明自己的正直、高洁。接着写自己的不幸遭遇,清清白白却接连受到猜忌怨恨,感叹世态炎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诗人痛斥那些进谗的小人,就像老鼠和苍蝇,又悲叹明明有害的野鸭、黄鹄,却因来自远方而蒙受珍爱,世人总是喜新厌旧的,借周幽王和褒姒、汉成帝和赵飞燕的史事发表感慨,将寒门下士仕途的艰难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种令人寒心的事实,自古就是如此,根本不可能有所改变。既像是无可奈何的宽慰,又像是绝望的哀叹,表达了自己有才而不被用,遭受谗言,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难以有所作为的悲愤之情。
四、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译文: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这首诗从女子写到老翁,感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诗的前半部分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了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部分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了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而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