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大女主时代,拥抱你的内在小孩,重拾快
TUhjnbcbe - 2025/3/8 21:48:00
哪里白癜风医院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这应是中国女性最好的时代了,琼瑶泪美人,韩偶傻白甜统统退位

穿越文一水儿都是被男人厌白莲虐的唯唯诺诺的自卑废柴美女子

逆袭为快意恩仇,吃肉喝酒,手撕渣男脚踩白莲,逛青楼进赌坊,撩硬汉养奶狗一爽到底的妖艳大女主。

这和我这短短的人生经历实在太像,改变来自每次搬家累断腰的那一面墙的书。我常说接触心理学,几乎让我重生。

所以,我从一个低能量的小透明逆袭成大女主(自封的),要感谢张德芬,武志红,克里希那南达和阿曼娜这两口子。在无数孤独的夜里,陪着我从少女走到中年少女走出阴霾。

在我人生低谷几欲轻生的时候,花钱找心理咨询师哭几场,远不如这几位的书对我生命质量的泼天影响。

所以,我需要花几万字,分三次跟大家隆重推荐几本书。

愿大家都有一个自己说了算,一爽到底的火热人生。

提供一个网友整理的书单,非常全面

对于我们这样非专业的人,心理学入门或者一些身心灵成长的书更加容易看进去

比如这本《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这本书告诉你,内在小孩是如何操控自己的人生,让我们逃避真我,压抑热情。

并告诉我们如何疗愈内在小孩,从而点燃生命力,活出生命无限生机。

我们这一生,常常羡慕一种人

他们“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外云卷云舒。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我们羡慕他们: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

任何时候都得体淡定,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克制冷静如一清雅男子,羽扇纶巾,谈吐间,樯橹灰飞烟灭。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我们期待自己至少是风云突变之际的那个默无声息就一战封神的扫地僧。

结果我们可能只是星爷剧中挣扎在温饱线,尊严扫地,一地鸡毛的小人物。

我们常常愤怒,任性,自卑,嫉妒,我们也常常悲伤,退缩,自责,羞愧。

一旦我们感到不舒服,会逃避,压抑,甚或是把情绪交给不成熟的那部分自己去接管,冲动,不顾一切,把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在心理学,这个不成熟的自己,叫做”内在小孩“

我们的童年,因为心灵受到的伤害,在我们内心形成一个被隐藏的脆弱空间,就像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等我们长大后,一旦遭遇挫折,就会被这个内在小孩接管,沉浸于痛苦中,做出不负责的行为,造成我们在关系中的挣扎和痛苦。

如果你能摆脱内在小孩的操控,能时刻保持觉察,不掉入儿时创伤过往伤害造成的潜意识反应。

那么你的人生将克服恐惧,笑看风云,生命变得生机盎然。

这和王明阳“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八字真言异曲同工。王阳明能决胜千里外,创下不世之功,也是做到了不被心中妄念(潜意识或者叫内在小孩)所干扰。

此心自然纯粹光明,澄澈洁净,这才能行到山穷处,坐看云起时。才敢说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把压抑的生命重回绽放,把受冲动情绪操控的人生交还到真我手里呢?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源头,那个内在小孩为什么能够一再阻止我们直面伤痛,让我们距离真我越来越远?

其次,需要我们觉察。觉察自己的潜意识或者说在小孩是用什么手段操控主导了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在重复幼时的关系模式,我们要学习区分源头和触发点。

最后,解决掉那些儿时伤害留下的问题,从此走上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康明大道。

首先,同心圆的生命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内在小孩能够一再阻止我们直面伤痛,让我们距离真我越来越远。

我们从内而外来看这三个同心圆:

最里面的那个圈是核心层---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和核心。

我们生命的核心,你的存在,是你和宇宙的联结。从这扇门,你可以进入宇宙,并与存在合而为一。但是如果你已在核心……你将会发现伟大的奥妙和神秘。这个状态称为佛,觉悟者。处在这个片刻的你,无不是佛。你可能忘了,那也无妨,因为你终究会记起。------《禅---超越的神秘与诗》

当我们降临的时候,是纯真,信任,自然会去爱,生机盎然的。

这个核心,充盈喜悦,爱,恩典,自信,临在,宁静,创造力,生命力,信任……

我们很多人穷其一生都没有触碰到自己的核心层

我们被内心的各种声音左右,让我们距离自己越来越远。

中间层--易受伤的脆弱情感

中间层的自然状态是:柔软,接纳,开放和幸福感。

但是随着我们的成长和制约,我们的纯真,活力,爱心,信任开始一一瓦解,不复存在。

尤其受伤之后,失去了内外的信任,脆弱感也就混杂了害怕,孤寂和羞愧。

中间层变成了一个令人害怕,孤立,羞愧的空间。害怕和内疚压抑了生命能量,我们变得顺服,压抑,我们害怕不服从,会被虐待,孤立,拒绝,甚至被毁灭。

我们深深的羞愧和惊吓,被背叛,受伤,愤怒,无助,绝望,这些深沉的愤怒,空虚难过,孤寂和自我的空洞感,让我们痛苦。

最外圈是保护层----保护层的防御机制

于是,我们把苦痛的能量阻隔在外,以免受伤,形成保护层

我们的内在小孩就是在外圈无所不用其极的用各种方式阻隔痛苦。结果,我们惯性且无意识的把能量拒绝在外,切断了感受,也切断了生机盎然的创造能量。

第二步,我们了解了内在小孩是隔绝我们通向真我的防御机制,那么我们需要觉察内在小孩的操控手段。

内在小孩最大的特征是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外部环境和他人。从而让我们更加远离自己的内心深处。

1、内在小孩的五种行为:

(1)反弹和控制:

在小孩的状态中,当外界发生任何对我们造成威胁的情况时,我们迅速攻击或者防卫。我们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响应引起内在不舒服感的触动事件。---我们的内在小孩总是会有一股压抑不住的冲动,不由自主进入反弹。

我们要识别出我们的不假思索的反弹行为:

对抗反应:要求,责备,攻击,叛逆,报复,生气发怒,批评,批判,抱怨。

讨好反应:粉饰太平,乞求,讨好。

抽离逃避反应:退缩,闷闷不乐,意志消沉,沮丧,放弃,顺从。

而这些反弹和控制行为,本质上是内在小孩恐惧的直接反应,所以,内在小孩是被恐惧所操控,而我们也因此被恐惧操控,我们陷入情绪化,无法让自己归于内在中心,或者是获得更强的自信心。

所以,为了能够获得所追寻生命主导权并且归于内在中心,我们需要从意识层面来响应外在环境,而不是任由内在小孩直接做出冲动反弹。

(2)期待与任性

我们内心深处的情绪化小孩总是会有期待,当我们的期待全都指望着外部环境之时,常会导致无止境失望,拒绝,挫折,低自尊,甚至是自我毁灭。

比如说,我们常常对自己的伴侣有很多期待,比如很多鸡汤都是《没做到这五点就是不爱你》《如果爱你就会如何如何》等等。

清一色都是列出我们对伴侣的各种期待和要求,如果亲密关系出了问题,那便是对方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就像一个任性的小孩,不断提出各种期待和要求,并不考虑自己内心深处到底缺失了什么。

这种任性很隐蔽和无意识,当事情没有按照我们的期待发展时,我们感到暴躁易怒,莫名沮丧。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三个途径来揭露内在小孩的期待:

1,特别留意自己感到失望时会出现的反弹行为。(当我们失望时,会责备,生气或切断关系,并且放弃,心灰意冷,生气与放弃正是期待未能实现时一体两面的表现。)

2,检视什么隐藏在批判的底层。(躲在批判背后的正是我们对某人的某种需求或期待。)

3,检视责备和埋怨。(每当我们责备或埋怨什么的时候,就表示有某些藏在底层的期待尚未被满足。背后总是隐藏着事情该有所变化的期待。)

同时,因为害怕想要的得不到,我们的内在小孩会出现反向期待。

即当期待被否认或是压抑时,会用一种未表达出的怨恨形式隐晦的冒出来,包括沮丧,恶语相向,尖酸的侵犯言论,或明显的暴力行为。

我们还有一些信念掩饰我们的期待:

有需求是不好的,我们要学会照顾自己提出需求或期望时没有用的,因为反正最后都得不到既然表达需求会带来挫败感,那又何必自找麻烦呢留意到自己烦躁易怒,是揭露隐藏的期待的方法之一。

(3)妥协

内在小孩非常害怕活在自己的真实状况中,所以会做出妥协的举动,就小孩的心智状态而言,总是认为我们必须为他人而活。当恐惧和羞愧袭来,我们就不由自主妥协。

如果可以开始感觉到潜伏于妥协背后的恐惧,我们就可以觉知到这样的行为深远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然后,我们就可以有足够的力量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

而妥协的根源,事实上比单纯的害怕被拒绝,否定或是攻击还要复杂。

我们常常察觉不到自己在妥协,就像有时我们感觉不快乐,却不知道为什么。

当我们妥协时,内在的深层核心会感到渺小,失去控制。我们无法衡量自己是否活得有尊严,我们陷入妥协让事情和谐,基本上是为别人活着,而不是为自己。

因此,我们违背了自己自然本性,窄化或是否认了自己的基本需求和欲望。

(4)上瘾行为

上瘾行为的驱力来自内在小孩的情绪化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几乎没有能力接纳挫败,焦虑,或是控制冲动行为。

上瘾行为的背后,潜伏着堆积如山的痛苦,恐惧和羞愧感。而且深深觉得,我们没有能力面对。于是,我们摆荡于控制和放纵的两级。

就像压力大的时候,我会沉溺几天几夜刷小说或者游戏,沉溺另一个世界,就不必面对压力,羞愧,痛苦。

父亲去世的那几年,我整夜不敢睡,用小说分散自己注意力,不肯面对这个事实。以至于很多年走不出来。

当我们接纳内在的恐惧和痛苦,意味着我们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来与它相处。

(5)幻想

幻想也可以理解为“理想化”。当我们还是小孩时,我们需要借由理想化自己的父母,来给予自己面对生命的根基与强烈的归属感。我们幻想所有事情都符合自己希望的样子。

当内在小孩陷入幻想,我们就无法真正看清当下的真相。

客观看清事实,会让我们害怕和痛苦,因此我们让自己持续的抱着希望,又一再失望。

这一点在恋情上最为明显。

一直以来,我们都沉溺于美好缘分和令人神往的爱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百相离。

我们幻想一定能遇到一个人,一个对的人,那个白雪公主或者白马王子,他会将我们的恐惧带走。(对爱情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人能够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不论和谁建立亲密关系都不能完美。

在蜜月期,我们还能支持对恋爱对象的投射,我们将许多童年时期无法得到的需要投射到爱人身上。

我们脱离孤立隔绝,迎向爱,但是当我们敞开时,也同时敞开了我们的创伤,被遗弃与被侵犯的创伤。

于是,蜜月期会以肝肠寸断的失望和绝望结束,幻想破灭,于是我们从一开始的把对方捧上天,又变成把对方贬得一文不值。

我们为什么会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内在小孩没有学习过如何主导自己的世界。不愿意靠自己双脚站立,独自面对世界。

第三步,我们已经能够识别出内在小孩(潜意识)如何无意识且不假思索就做出了反应从而影响了我们人生走向。此时,我们需要重拾主导生命的能力。

(1)不能盲目随着情绪化脚本上演,要突破惯性模式。

要突破旧有模式,有四个步骤

1,辨识,我们要能觉知到自己的负向信念,预期,行为,以及潜藏的负向自我形象。

2,深潜,允许自己沉潜于经验中,彻底感受他。

3,接受,找到一个不再与恐惧,羞愧与痛苦对抗的内在空间,接受和拥抱受伤部分。

4,冒险。走出旧有模式,同时面对浮现的恐惧。

(2)疗愈情绪伤痛,设定界限,为自己挺身而出。

我们没有被教导过如何与痛苦情绪相处,而疗愈就是需要自己与痛苦和恐惧的感觉同在,而不是试图改善她,或是赶走这些感觉。

远离妥协是生命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重视自己需求,会让自己越来越有力量。可以列举“界限侵犯清单“,帮助我们设定界限。

选择”尊严“胜于”爱”

内在小孩渴望着爱,无论这爱是多微弱,而作为成年人,我们更需要有尊严的活着。

这个尊严就是我们的界限。当我们越来越坚守自己的界限,而不是那么执着于索求别人的爱。

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越来越恣意潇洒,生机勃勃。

就像很多逆袭剧,大女主一开始总是沉溺亲情,爱情中患得患失,为了索求微不足道的一点点情爱,放弃自尊,放弃界限。

一旦大女主开始坚守自己的界限,开始向内生长,不在把对方的爱作为生命的意义,往往就是人生开挂的开始。

(3)均衡成熟的生命。

当我们没有和自己的特质协调一致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永无止境的在努力和挣扎,我们与自己越来越疏离。

而一旦我们开始看见自己始终存在的天赋特质,我们也就同时了解,它们的价值并不是来自于他人的比较,或是他人的欣赏,它们纯粹就是我们的自然本质。

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把压抑的生命重新绽放,把受冲动情绪操控的人生交还到真我手里呢?

我们想要回归核心,重现真我,就需要我们察觉和亲近自己的防御机制,也就是察觉我们的内在小孩,疗愈之前的创伤,从此不再常常失控,或者唯唯诺诺。

我们把一切向外转向向内关照。不再剑拔弩张,而开始穿越恐惧,伤痛,羞愧,罪恶感,被抛弃,被剥夺,被吞没,卸除了对内在小孩认同。

让我们归于内在中心,自然天赋,慈悲,敞开胸怀以及内在宁静中。一起体验生命蓬勃的美。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女主时代,拥抱你的内在小孩,重拾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