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这是刘希夷的名篇,此诗构思独创,风格清丽
TUhjnbcbe - 2025/3/7 17:07:00

#唐诗精选#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是的开头两句是起兴,唐代繁华的东都洛阳,每年的春天来临,道路两旁的桃花李花竞相绽放,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令人陶醉其中。然而时光易逝,转眼又到了暮春时节,城东的桃花随着春风纷纷飘落,漫天飞舞,不知飘落在了谁家?或许,有的飘落在地上化成了泥土,有的飘落在小溪,随着流水飘往向远方。

洛阳城里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坐在门外,看到满地的落花不禁感慨,她所想到的不过是,世事无常,春色明年再次回来,但人的青春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消失不见,记得还是楚楚动人的年轻少女,可转眼就步入老年而变得人老珠黄。到了明年春天,不知又有多少人离开这个世界,又有谁能再次看到这花繁锦茂的春天?真实红颜易老,生命无常。

都说俊秀挺拔的松柏长青,可还是经不起岁月的摧残,最终枯萎被人砍伐当作柴薪生火做饭或者取暖。随着大自然的不断变化,曾经的陆地都能变成汪洋大海。“桑田变成海”用《神仙传·麻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典。

古人现在已经看不到洛阳城东的花开花谢,现在的人还能看到这里春去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的人总有一天同样会作古,这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规律,也是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

年年岁岁花依旧开放,但年年看花的人却不尽相同。这是因为每时每刻都有人自古,真是青春易老世事无常。“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音韵优美,极富哲理,是历来广为传颂的经典名句。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请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少的妙龄女子和翩翩少年,应该同情和怜悯这位已经年过半辈的老人,如今他已经白发苍苍,行动不便。曾经他也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他曾经也和那些公子王孙一样,在花前树下翩翩起舞,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儿,无忧无虑地过着天真烂漫的生活。他曾经有过一段富贵生活,用锦绣装饰池台中物,请画家在居住的楼阁中到处画满名画。“光禄勋”用东汉马防典,“将军”用东汉贵戚梁冀典。如今他已卧病在床,行将就木却无人理会,当年和他一起游玩的人都去了哪里?那个曾经风度翩翩的少年又去了哪里?今日的翩翩少年和妙龄女子往后就是这位白头翁。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人生短促,美好的青春年华又能保持得了多久?转瞬就会步入老境,成为一个众人嫌弃的无用老人,不信你看看古往今来那些繁华的游乐场所,如今只剩下黄昏的时候,鸟雀在那里不停地悲鸣。

此诗构思独创,风格清丽婉转,音韵和谐,是历来广为传颂的名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是刘希夷的名篇,此诗构思独创,风格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