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读诗游园思希夷
TUhjnbcbe - 2025/3/4 16:44:00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里一句妇孺皆知的名句,出自唐朝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刘希夷和他的《代悲白头翁》的故事。

在河南省汝州市风穴寺景区里面,有一个叫夷园的景点,唐朝诗人刘希夷的墓就在夷园。刘希夷墓背靠龙山,西近黄虎山,左右山坡相偎,周围翠柏葱笼,墓前溪流潺潺,景色宜人。

刘希夷,字庭芝,汝州人,生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年)。他幼年丧父,寄居在弘农(今灵宝市)外祖父家,与舅父宋之问同师而学。他天资聪明,善弹琵琶,能歌善咏,好谈笑,喜饮酒,他20岁时回汝州定居,勤奋攻读,学业上进,24岁(唐高宗上元二年)与舅父宋之问及沈佺期同登进士榜。及第后他没有在朝做官,而是沿长江而下入四川经三峡直至扬州,游山玩水,考察民俗风情,写下了《蜀城怀古》、《将军行》、《江南曲》等绚丽的诗篇。在游历后回洛阳休住期间,他与宋之问和地方名士贾曾、殷遥等吟诗欢宴,聊度时光。舅父宋之问酷爱其诗作《代悲白头翁》,尤其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句,欲夺为己有,宋之问《有所思》诗中也袭用了这首诗为刘希夷所不允,唐高宗仪凤五年(年)冬,宋之问再次求之,遭刘希夷严词拒绝。宋怀恨在心,在刘希夷由洛阳回汝州至庙下时,将他骗至别人家饮洒,趁大醉时派人用土囊将其压死,伪称饮洒至死,葬于风穴寺前的龙山脚下,享年29岁。

《代悲白头翁》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从“洛阳城东桃李花”到“岁岁年年人不同”,写的是洛阳女儿;而从“寄言全盛红颜子”到最后“惟有黄昏鸟雀悲”,写的却是那个让人可怜的白头翁。

《代悲白头翁》代表了初唐“七言歌行”的完善与成熟,后来的李白、杜甫都擅长写歌行。李白的《蜀道难》、《宣州谢眺楼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将进酒》都属于典型的歌行体;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同样属于歌行体,而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琵琶行》两首合起来就是“歌行”,刘希夷前承鲍照与“初唐四杰”,后开张若虚与李白、杜甫,在诗歌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红楼梦》中《葬花吟》里“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等诗句,其诗情、诗意、诗味都是从刘希夷的这首《代悲白头翁》而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也可以看到这首诗的影子。闻一多先生曾著文指出“诗歌随时代变迁,由宫廷走向生活,六朝宫女的靡靡之音,变成青春少年的歌唱,成为初唐最高典型的,正是刘希夷和张若虚。”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诗游园思希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