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知否曼娘进不了顾家门,原来不是因为她
TUhjnbcbe - 2025/2/26 17:30:00
北京哪里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想要抓住一个男人,就要先抓住他的胃”。

女人要温顺柔美,能做一手好菜,上得厅堂很重要,下得厨房更重要。

也有人说,“想要绑住一个男人,就要给他生个孩子。”

孩子是生命的延续,更是爱情的结晶,所以才有了母凭子贵的说法。

当然在《知否》里也这样凭借孩子上位的女子,比如梁晗的宠妾春柯,再比如盛紘的妾室林小娘。

在那个男权主义社会,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妾室成了男人面子上的点缀,所以只要无伤大雅,男人很乐意为自己多纳几房妾室,还可以冠冕堂皇的说是为了家族繁茂,开枝散叶。

连吃穿都要靠岳家的孙秀才,都为了个能生孩子的妓女要休掉财神爷妻子。

可偏偏就有个女子,一连生了两个孩子,却连个名分都没有,只是个见不得光的外室身份。

这个人就是朱曼娘。

要说她生第一个女儿蓉姐儿是为了绑住顾廷烨,那她紧接着又生个二胎儿子,目的就是为了进顾家。

那个时候,大家对儿子的看重大于女儿,谁都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儿子流落在外,只要孩子能有名分,作为亲妈的朱曼娘自然也能得到名分。

所以,她才会出逃的时候带走了儿子,留下了蓉姐儿。

话说回来,她都养了两个那么大的孩子,为什么还得不到想要的名分?

真的是她身份低微,顾家尊长不接纳她?这只是拿出来说说的理由。

还是她品性坏看不上妾室的身份,一心想当正室妻子?

其实,曼娘之所以生了两个孩子都进不了顾家的门,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顾廷烨。

1,

小秦氏曾说过一句话,顾廷烨跟他老子是一模一样的人。

顾廷烨的父亲顾堰开是个不懂风雅的武将,到了成亲的年纪,以他侯府嫡长子的身份和地位,想娶到一位温柔娴静,端庄大方能持家的妻子,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可是他却因为一面之缘看上了东昌伯爵府的那个药罐子嫡长女,那一副愁容不展弱柳扶风的林黛玉病态,吓退了京城多少豪门子弟,却偏偏成功吸引了顾堰开。

伯爵老爷正愁女儿嫁不出去,就看到侯府家的嫡长子,未来的侯爷前来巴巴的提亲,开心的不得了,立马答应了这门亲事。

大秦氏虽然是京城出了名的才女,可靠汤药维持的身子骨也是出了名的,所以门当户对的人家都避而远之,这些顾堰开知道,顾堰开的父母也知道。

面对父母的反对,顾堰开不以为然,还认为这是上天给他的机会,要不是大秦氏的这个缺陷,哪里轮得到他抱得美人归。

他还威胁父母说,要是不同意去提亲,他就去边陲,去战场效力,不会再回家了。

老侯爷年纪大了,三个儿子中,只有顾堰开是个正直肯干的好苗子,且他又是家中长子,是侯府以后的依仗,他哪里舍得儿子以命相搏,只能无奈答应这门亲事。

然而,大秦氏是怎么回报顾堰开的深情相许的?

刚进门的时候,顾堰开的母亲想摆摆做婆婆的款儿,让她伺候伺候洗漱,结果她手巾还没有拧干人就晕倒在地上,顾堰开急匆匆的赶回来,干瞪着着母亲,责怪她欺负自己老婆;

大秦氏身子弱,眼看着成婚几年肚子都没一点动静,老侯爷夫妇便想着给顾堰开寻个通房生孩子。

大秦氏前面答应的好好的,说自己生不了孩子,为家族开枝散叶理应如此。

可顾堰开这边连通房丫头的脸还没摸到,衣服还没解开,门外就有人通传大秦氏哭晕在床上了,从那以后顾堰开连只母蚊子都没敢在碰过。

为了躲开父母的催生,顾堰开擅自请命去戍边,带着大秦氏一去就是十年,完全不顾及家中年迈父母的感受。

东昌伯爵府败落后,侯府有多少银钱都被大秦氏送回了娘家,顾堰开还傻呵呵地省吃俭用继续孝敬岳家。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大秦氏结婚十几年都没有生孩子,又不想让别的女人生的孩子承袭侯府这么大的产业,只能冒险一试。

他明知道以自己的身子,即便生了儿子,大概率也是个一辈子捧着药罐子的病秧子,对于武将成名的侯府并无益处,可他关心的是谁来承袭侯爷的位置,而不是宁远侯府以后的发展。

最后她命不久矣,知道顾堰开必定再娶,就强行安排身边的丫头给顾堰开做通房。

她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留下个贵妾恶心将要嫁进门的白氏。

大秦氏的种种心机手段,顾堰开一点都不知道吗?

就算他不知道婚后大秦氏背着他耍的心机手段,但婚前他就明知道大秦氏的身体根本不适合生养,也知道大秦氏只酷爱诗词书法不善于理家。

可他就是喜欢,所以才会顶着种种压力只为跟她厮守。

大秦氏死后,他还内疚是不是家里的压力逼着她生孩子才导致她病情加重的,是不是关于他要迎娶富商之女白氏的传闻让她伤心了。

他很疼爱大儿子顾廷煜,可一看见他就会觉得自己对不起大秦氏,他后面又娶了两个续弦老婆,可从没有一个能走进他心里。

他独自一人对着神灵许愿时,也只会许下来世在跟大秦氏喜结连理白头偕老的愿望。

这就是男人的爱,可以不顾一切,不计后果,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一个女人好。

2,

原著中朱曼娘的偶像琉璃夫人,那个活在大家口口相传的戏折子里的传奇女子,也是出身低微的青楼女子,她的情郎高学士也是官宦世家出身。

奈何两个人的身份地位悬殊太大,高家根本不接受一个青楼女子进门,还给高学士另寻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为妻。

琉璃夫人留下一封书信就离开了,并未过多纠缠。

事过多年,高学士的妻子死了,两个人又一次重逢,高学士便不顾一切要娶琉璃夫人为妻。

面对父母的反对,族人的阻止,高学士宁愿被逐出家门,族谱除名也要选择琉璃夫人。

两人隐居山林,种田为生,开山为业,出书立传,高学士也被朝廷重用封了大官,最后被百姓们口口相传成就了一段佳话。

曼娘以琉璃夫人为榜样,从来都不认为自己出身低微配不上顾廷烨这种富家公子哥,她认为她也可以像琉璃夫人一样,以正妻的身份陪在顾廷烨的身边。

且不说她的用心不纯根本无法跟琉璃夫人相比,顾廷烨也不是高学士,他虽然同曼娘同居生子,却没有真正喜欢过曼娘。

曼娘对顾廷烨来说是远离顾家那些糟心事的一个心灵慰藉,对曼娘和两个孩子负责是顾廷烨的责任,但顾廷烨对她好,也只是出于同情和责任,并非是喜欢和爱。

顾廷烨几次奋不顾身地保护明兰,还处处保护她的名节,这是喜欢和守护。

明兰嫁入侯府后,顾廷烨生怕她受委屈,顶着长辈责骂,京城流言蜚语,多少人戳他脊梁骨的苦难也要搬家,还整天一副护崽的老母鸡的样子看着明兰,那是爱和守护。

原著中,顾廷烨为了带明兰躲开京城的是非,开心快活地过二人世界,自请去巴蜀做封疆大吏,不要任何赏赐,只求能带上明兰一起走,这是真正的爱而不舍。

而顾廷烨对曼娘可能刚开始还喜欢她温顺的性格,但从未真正爱过。

曼娘曾痛斥明兰夺走了顾廷烨,夺走了原本属于她的一切,明兰告诉她,这一切从未属于过她,因为顾廷烨不爱她,所以一切皆休。

3,

女人的确可以依靠一个男人来改变命运,但前提是这个男人足够爱你。

大秦氏要是没碰上顾堰开这个痴情的汉子,估计也是个愁嫁女,年龄大了,等不起了,就只能随便找个男人低嫁了,绝对享受不到顾堰开那种十年如一日的呵护。

小公爷要是真的足够爱明兰,就不会任由王妃威胁去娶县主,哪怕用顾廷烨的法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哪怕会影响齐国公府和自己的名声,哪怕是九死一生,他都会去尝试。

男人要是真正爱一个女人,就会拼尽一切去保护她,满足她。

顾廷烨给不了曼娘正妻之位,不是因为顾家人的反对,不是因为曼娘出身低微,也不是因为曼娘品性不良,而是因为顾廷烨从没爱过她。

因为不爱,所以万事皆休!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否曼娘进不了顾家门,原来不是因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