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水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这两句描写了洛阳城东桃李花开,飘飞四散的暮暮春景色。洛阳是唐代的东郡,非常繁华,在这繁华的都市里,充满了美丽的鲜花,使这座城池生气勃勃,让人心驰神往。但是,时光易逝,花朵开始凋零,到处飘飞,但不知道它们要飞到哪里去。这是诗文的起兴部分,下文是对青春易逝的感叹,青春年华的留恋都是从这里发出来的。
“洛阳女儿惜颜色”到“岁岁年年人不同”,写年轻的洛阳女子看到漫天飘落的花瓣联想到人生的苦短,红颜易老而发出的感叹。女子不禁问“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这两句用了,”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两个形象的比喻,表现了世事变迁、变化无常。“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同样揭示了人生的苦短,时间不会从来的永恒规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优美而简洁流畅的语言、工整的诗句式集中表现了青春易逝、变化无常这一题,同时其中也暗含了对时间无情流过不复回的无奈情感,读来意味无穷。
”寄言全盛红颜子“到”三春行乐在水边”,主要叙述了白头翁一生大概经历。通过描述白头翁从年轻到衰老生活的境况,表现了对年轻时光的留恋。白头翁衰老后的孤苦境况,和他年轻时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时光流逝、人生富贵无常这一主题,进一步抒发了生命短暂的感叹。
结尾四句总结全篇:“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年轻美貌的时间能有多长,转臾之间已经两鬓斑白,表现了对青春易逝的惋惜之情。“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看看古时人们歌舞的地方,现在已经一片冷清,只有那里的鸟雀偶尔发出几声悲鸣。一个“悲”字奠定了整篇的感情基调,鸟雀尚且悲鸣,人又是怎样的悲痛啊。
“不喜欢也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