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唐诗有两个作者,你一定读过,可是背后的血案你知道吗?
现在人们的版权意识都是十分强的,谁都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创作出来的东西被人给窃取了。古代的版权意识就没有这么的强烈了,不过在一些东西上,大家还是很谨慎的,比如唐诗宋词等,这些都有着强烈的个人思想意识,所以古人还是比较尊重版权的。基本上能够查出出处的唐诗,人们是一定会著名出处的,一般不会存在争议。
但是在唐诗中,却有这样一首诗,几乎是一模一样,只有几个字有差别,却来自不同的两个人。这背后还牵扯了一桩十分严重的血案。
这首诗就是《代悲白头翁》,其中的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大家一定都度过,毕竟这可是千古名句。年年岁岁和岁岁年年看似重复,却又有所不同,而且后面的“花相似”和“人不同”进行对比,把愁闷怅然表现的淋漓尽致。不光意境优美,还蕴含着哲学道理。
刘希夷写出这首诗之后,觉得真是精妙,于是十分开心的拿给自己的舅舅看,想要和舅舅分享。刘希夷的舅舅也是著名的唐诗作者宋之问。他看完之后也是赞不绝口,感叹诗句之精妙。虽然刘希夷和宋之问是舅舅和侄子的关系,可是两个人的年纪却差不多,所以经常一起吟诗对月。
宋之问读完之后,心中十分的喜欢,觉得那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十分的惊艳,于是央求外甥把这首诗送给自己。刘希夷一开始答应了,可是毕竟是自己的心头好,他后来还是舍不得,就反悔了。
因为刘希夷反悔,宋之问十分生气,举得反正这首诗还没发表,只要抢过来署上自己的名字,就是自己的了。不过这样的话,就要封住刘希夷的嘴。于是宋之问喊来自己的家丁,用麻袋把刘希夷给闷死了,也把这首诗给抢了过来。只是可惜了这样一位有才的人,还没有来得及多写下一些诗句就命丧自己的亲舅舅手中。
于是在《全唐诗》中,出现了两首《代悲白头翁》,一首的作者是刘希夷,另一首的作者是宋之问。两首诗唯一的区别就是刘希夷的那一句“洛阳女儿惜颜色”被宋之问改为了“幽闺女儿惜颜色”。
宋之问虽然得到了这首诗,可是也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在牢里的时候,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
本文素材好额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