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文化是中国独有的,因为只有方块字才能排列出那么工整,关键还那么有韵律的诗句。我国古代有很多写出著名诗句的著名诗人,像写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苏轼、写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李贺,但是也有很多写出著名诗句的非著名诗人。他们写下的诗句虽然流传千古,遗憾的是人却名声不显,更甚者默默无名。比如下面的8句诗文,一点不逊色于李白杜甫等人所写的诗句。
《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不变的是墙角的花,岁岁年年变化的是心上的人儿。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格式工整,意境优美的诗句,但是想不起来它的作者是谁。写出如此优美诗文的是初唐诗人刘希夷,令人惋惜的是年仅29岁便去世了。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细雨绵绵落在身上,我想看,却看不见;败花悠悠地落在地上,我想听,却听不到。莫不是我眼盲了,耳聋了,世间的事大多是这样不遂人愿。写出这么伤悲诗文的是唐朝诗人刘长卿,曾官至随州刺史。
红杏出墙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篱笆怎么可能禁锢满园的春色,红杏出墙最是惹外人喜爱,惹主人不喜。写出这么一语双关诗文的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犹记得这样的一个场景,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推开了一扇门,院子里种满了桃花,老人深情地吟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么多年过去了,人面桃花,物是人非!写出这么富有人生哲理诗文的是唐朝诗人崔护,曾官至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
人面桃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按理说有诗囚之称的孟郊写不出这么畅快的诗文,但人家确实写出了,而且还衍生出了两个成语,“春风得意”和“走马观花”。孟郊算不上“非著名诗人”,只不过感觉他一辈子不得意,却写出了这么得意的诗文,有些奇怪。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当初毛宁的一首《涛声依旧》传遍大江南北,里面的歌词描绘的就是诗中的场景。写出这么美如画诗句的是唐朝诗人张继,曾高中进士。
月落乌啼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己亥岁》。向来战争哪有不死人的,一个名将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的白骨。如果要用文艺的方式写出战争的残酷性,一定要吟出这句诗文。写出这么深刻诗句的诗人是空有一腔报国志,奈何岁月不饶人,70岁才中进士的晚唐诗人曹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临江仙》。历史就像长江一样,奔流不息,能够掀起浪花的才是英雄。转念一想,过往成败是非,也会烟消云散,又何必执着。写出这么经典词文的是明代文学家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