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显微镜下的白居易汉周读书
TUhjnbcbe - 2025/2/10 17:08:00

文/老夫门内

白居易,字乐天。

生于年2月28日。

双鱼座。

34岁时,迎来了人生高光。一曲《长恨歌》响彻大唐,吸粉无数。

大街小巷能诵读者比比皆是,青楼歌姬们也以会背诵《长恨歌》来抬高身价。

日本人爱白居易,甚至超过李白。

在唐倭人、遣唐使回国,都不忘带上白居易的诗。

他们爱白居易才气横溢的诗工,爱长恨歌,也爱杨贵妃。

曾有异邦国王一掷百两,只为买得一首白居易的诗。对白居易的诗如数家珍,假的还骗不了他。

观白居易。

人,何其潇洒。

诗,何其瑰丽。

可这仅是白居易展现于后世最绚丽的人生一幕。

来一窥他的人生。

01

白居易在职场

被贬

古代做官,难免被贬,但凡被贬,必出经典。

老白当左拾遗,也就是谏官的时候,日常工作就是怼怼皇帝,怼怼大臣。

就怕杠精当谏官。老白年轻气盛,把所有官员队伍全怼了一遍。

古代做官要站队,你被欺负了,才有兄弟帮你出头。

这怼皇帝,还是要有分寸的。

白怼怼自然不懂,所以惹恼了老板,也惹恼同事。

当时的老板唐宪宗就说:“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换句话说就是白居易小子,我把你提拔到这个位置,竟敢如此怼我!

后来,宰相武元衡被杀,老白越职上谏。

官员群起而抨击他,甚至拿他老妈的死做文章。

说:白居易老妈是看花坠井而死,白居易居然还作诗歌《赏花》及《新井》,简直大逆不道啊。

于是,老白被贬去了江州当刺史。

中书舍人王涯觉得这贬得缺点意思,就追加诏书贬为司马。

可怜的老白连刺史都没得当,最后只能做个司马。

老白到江州后,遇见无情商人的寂寞婆娘弹琵琶,于是哭哭啼啼地写下《琵琶行》。

留下了这句:就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攒钱

老白经常在文章和诗歌里头经常谈到钱,每次谈完自己的工资,都会说一句,哎呀,钱多钱少无所谓啦,生活过得去就好。

有一次皇帝老板和他谈职业理想,没想到白居易小子说:老板,能不能先谈谈工资?我家穷需要钱。

老白是一个喜欢晒工资条的人。

俸前万六千,月给亦有余。

刚做校书郎,领到人生的第一份工资:约元

月惭谏纸二百张,岁愧俸钱三十万。

当左拾遗时,也就是白怼怼时期的工资:约元

岁廪数百石,月俸六七万。

贬去做江州司马的工资:约2万元

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

当太子太傅时期的工资:过百万元

老白当上太傅后,已不明说工资,官二品才是重点。

买房

当老白还是小白时,曾经拜见诗人顾况。

顾况听了白居易的名字后,说:你怎么能叫居易呢?大唐首都长安的房价那么高,买房(居住)不易啊!

但在看了白居易的诗后,顾况又说:才华斐然的少年啊,他日必能在长安买房。

老白在买不起房子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吾土》。

总结起来便是,我心安处便是我家,干嘛要花那么钱在首都买房。

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不用将金买庄宅,城中无主是春光。

没有人能逃过真香定律,包括老白。

五十岁的老白,用存了20多年的钱,在长安东南地段买了房。

买了房,当然要写诗晒一下: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有堂有亭,有桥有船。

我的房子呢,占地约有五千多平方米,其中一半是庭园。

我还有一千多根竹子,有池塘可以泛舟哦。

晒完房子老白还要自谦一下说,请大家不要嫌弃我的房子小,地段偏。啧啧。

02

情感丰富的双鱼座

初恋

初恋,最容易发生在同学、邻居之间。

老白的初恋,就是他的邻居妹子——湘灵。

初恋难忘啊,加上双鱼座特质,让他对初恋的感情一发不可收拾。

老白先是以一首《邻女》,形容初恋是行走的人间嫦娥,旱地莲花。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恒娥旱地莲。

然后冬至到了,除了过节,还要写首诗给初恋。感叹没有湘灵的冬至,孤单寂寞冷。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又写诗说,自己在追求前程时不忘初恋,初恋也经常没事爬上西楼思念自己。

泪眼零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据说他老妈不同意他俩的婚事。

为了前程,老白去了长安发展。

也许是因为初恋,也许是因为天生爱自由,老白直到38岁才结婚。

博爱

老白是博爱的老白,他不仅写诗给初恋、杨贵妃、王昭君。

甚至,无论是弹琵琶的、弹古筝的,演奏任何管弦乐器,或是能歌善舞的妹子。

能把老白弄哭,将老白逗笑,让老白心旷神怡的,通通写诗赠之。

不少妹子主动找老白讨诗,老白也毫不吝啬。

才华就是用来浪费的嘛。

老白甚至把能歌的樊素、善舞的小蛮买回家。

称她们: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想当年大唐国考刚过,老白就送给长安妓人阿软一首绝句。

才刚把初恋比作旱地莲花,又将阿软比作渌水红莲。

渌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

啧啧,这个老白。

在大唐,当时很多人养小歌姬。

老白还是有节操的,写诗劝诫人们不要养小歌姬,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三年五岁间,已闻换一主。借问新旧主,谁乐谁辛苦。请君大带上,把笔书此语。

老白说,小妓女就像瘦弱的马儿,啥都不会还得教,不像成年的能歌善舞。你看养小妓女的人,是不是三五年就将小妓女转手了,说明不好教养嘛。培养那么久,最后转手,倒是便宜了别人。

瘦马一词出自老白。

只是他没想到,经他提醒,瘦马买卖成了商机。

后世居然建立了专业的瘦马培训机构:

凡是挑选瘦马,好看的选去唱歌跳舞,有气质的拿琴棋书画熏陶熏陶,啥都没有的就丢去学学财务管理将来可以当个管家。待马肥了,就拿去买卖。

哎!

为避免大家入戏太深,补充一点:

老白是唐朝人,扬州瘦马也是古代人造的。

我们是遵纪守法的21世纪好公民。我们要坚决抵制人口买卖和嫖娼卖淫。

基情

元稹

元稹,字微之,2月出生。

微之和老白一样是个“情种“,微之把初恋——双文写进了《莺莺传》,后被元代王实甫改编为《西厢记》。

微之还为亡妻韦从诗写《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我曾经看过大山大海,后来穿过人山人海。河流和小山入不了我的眼,好看的妹子我也不喜欢。一是因为我修道不能近女色,二是因为你。

(不过,诗中提到巫山,难道是指巫山云雨?咳咳。)

老白和微之,可能都是双鱼座,爱好相同,是同期考生,作为同事经常一起上下班。

所谓基情,就是这样来的。

老白和微之交情好到互为彼此的影子,以至于后人将他们称为“元白”。

他们一起推行新乐府,倡议大家写诗做文章要踩热点,借势营销。

他们一起出书,互相给对方写序。

后来微之死了,墓志铭也是老白一边哭一边写的。

明明当初约定好,待君女嫁后,及我官满时,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

微之这个大骗子!

想当年。微之去凉州当差,不在老白身边,老白一首《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眼里是十一,心里微之。

老白调往杭州当差,微之也申请了离杭州近的绍兴,结果老婆不同意呀。

于是微之写诗《初除浙东,妻有阻色,因以四韵晓之》题意为:老婆不同意我调职,于是我便用花言巧语说服了她。

微之的《得乐天书》诗中说:老婆女儿看我哭,就知道是老白来信了。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夏天到了,老白怕微之太热,就寄了透视装给微之,说:微之不要害羞,大胆地穿吧,不然我担心你中暑啊。

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裤薄于云。莫嫌轻薄但知著,犹恐通州热杀君。

微之离世以后,老白常常梦见他。老白回忆总是诗,诗中一半是微之:微之,自从你走后,我看花是你,看水也是你。

后来刘禹锡做了微之的备胎,成了老白的酒友。

老白给刘禹锡写信,也不忘提一句微之:

微之先我去矣,诗敌之勍者,非梦得(刘禹锡)而谁?

大概意思就是,微之不在了,所以我才找老刘玩。

老白对微之的感情也许在那关于微之的几百首诗里,也许就是在此一句:此外复谁爱,唯有元微之。

03

老白恨老

生若不足恋,老亦何足悲。生若苟可恋,老即生多时。

诗出《览镜喜老》,从题目到内容,我们看见的是在生老病死前,从容面对的老白。

然而,事实是这样吗?

喜欢照镜子的老白

老白自从长了白头发,就镜不离身,镜不离诗。

叹朱颜改,哭鬓毛衰。

今天照镜子,看见几根白头发,哎呀,我要老啦。

明天照镜子,看见一缕白头发,哎呀,我要老啦。

后来照镜子,看见满头白发,哎呀,我现在真是一个糟老头了。

老白一会儿吐槽自己:在party上,少年们满头黑发像朵花,我这个白发老头真是不合群。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一会儿为掉头发伤心:洗个头,梳个头,就要掉了一堆头发,我要秃啦。

飒然握中发,一沐知一少。少年辞我去,白发随梳落。

一会儿自我安慰:比我官大的,入土为安了。比我老的,官没我大,哈哈。

少于我者半为土,墓树已抽三五枝。我今幸得见白头,俸禄不薄官不卑。

一会儿还不承认自己老,说:自己其实还小,就是少年白发罢了。

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

岂复更藏年,实年君不信。

刘禹锡曾经还写诗《和乐天以镜换酒》,劝老白少照镜子,多喝酒。后来老白也写了诗《以镜赠别》说:镜子是黑发少年照的,我这个老头照镜子只会自寻烦恼。

我惭貌丑老,绕鬓斑斑雪。不如赠少年,回照青丝发。

说是这么说,镜子终归没送出去。

老白还是依旧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地照镜子。

爱喝酒的苦行僧老白

大唐是世界的强国,自然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来留学、移民、找工作。

老白所在的大唐长安约一百万人口,其中一万人是外国人。

外国人来都来了,自然还带来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例如拜火教、摩尼教(倚天屠龙记的明教)。

大唐不仅收纳各类信仰,还主动寻找信仰,例如唐僧西天取经,完善了佛教。

大唐本土最盛行的道教,后来被佛教给打击了。

道教的“道”和老子授的“道”,其实本义已相去甚远。

唐朝的道教里,老子已然变成了天天看着炼丹炉的太上老君。主张修仙,长生不老。

元微之就是个修道的。

佛教主张戒色吃斋,死后成佛。

老白虽怕死,但不信长生不老,他认为人不老就会死,不死就会老。

不老即须夭,不夭即须衰。

所以他选择了信佛。

写诗《在家出家》说:

夜眠身是投林鸟,朝饭心同乞食僧。

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

虽是在家里,但我假装自己是个苦行僧,吃饭就是乞讨,老婆女儿你们这些红尘妹子呀,千万不要来骚扰我打坐。

他还时不时要写诗怼怼道家。

他怼老子的粉丝:看老子《道德经》,学老子当宅男,结果把自己熬成了个没见识的病夫。

老子说:话太多的人是笨蛋,他又开怼:那为啥您留下了《道德经》,那可足足有五千字呀?

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老白还说呀:就算变成糟老头,我也不炼丹。

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

老白是个善变的人,一会说:吃素很养生,请大家珍爱生命远离酒肉。

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一会又写《把酒》诗说:我喝着小酒问老天爷,人生自古谁无死?钱就是用来买酒的,才不要留给臭儿子。更何况我还没有儿子,嘤嘤嘤。

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

有子不留金,何况兼无子。

顺便再怼怼道家:你们这些道士,又是吃汞和铅,又是戒酒戒肉,结果人人都很短命鬼。包括我的基友微之,呜呜。唯独我喝酒吃肉不修仙,活到现在。

微之鍊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绵。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唯予不服食,老命反迟延。况在少壮时,亦为嗜欲牵。但耽荤与血,不识汞与铅。

熬死了敌人,也要熬死了基友

杜甫说:酒鬼多,长命少。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老白爱喝酒,活到七十五。

实属古代少有。

长命的结果就是,老白得看着身边人一个个离开。

若是敌人情绪就奇妙些,若是基友,便是惆怅得很。

那位曾说老白不孝,追诏让老白做了江州司马的政敌——王涯在“甘露之变”中被杀。

老白听说后感慨作诗:我在山中好好地活着,而你在朝中被杀了,真是世事难料啊!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老白曾在《与元九(微之在堂兄弟一辈排行老,故称元九)书》中说:我的基友没有几个,邓鲂算一个,结果死了;唐衢算一个,结果也死了;现在就剩你啦!微之...

后来微之修仙失败,走了。

老白又遇见了刘禹锡。

老白也写给刘禹锡很多诗,题目前缀有:

见梦得

别梦得

酬梦得

答梦得

忆梦得

到后来,变成了哭梦得。

没错,刘禹锡也死了。

当初老白还常常和刘禹锡开长寿party,炫耀要活得久就得靠喝酒。

可惜,天下无不散之party,最后连刘老头也先老白一步离开人世了。

可怜的老白,天天目送各类熟人归西。

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

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

虽说长命是好事,但分别却很痛苦。

1
查看完整版本: 显微镜下的白居易汉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