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读一首诗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伤心
TUhjnbcbe - 2025/2/9 18:10:00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唐代: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

是花,总要凋残。人们观赏花儿,总是因为花的娇艳。昔日讶其美,今日睹其残,对之不能不怀感伤。况且人本也如花,有盛颜之日,也有衰颓之时,终将老死。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诗中叹道:“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林妹妹葬花时哀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正是由落花之悲,转而哀叹人生之无常。

况且无论怎样的花,无论生长于何处,无论妍媸,无论国香,还是野芳,时节一到,同样凋零。比如牡丹,国色天香,上天赐予非常的颜色,本以为对它特别的眷顾,而带走它的时候,却也同所有的花儿一样无情。美好的销陨总让人伤心,越是美好,伤心亦越多。

人欲免去对花儿凋残的伤心,除非不去观赏。李商隐这首《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自是观赏被雨摧残过的牡丹,有感而作。赏花,自是因为有着爱美之心,人之常情。然而什么样的人,才会特地赏残败的花呢?自是怀伤的人,观残花,以作同病相怜。

此诗作于李商隐中进士后,复试被黜,落魄而归。伤花,更是自伤。“浪笑榴花不及春”,是以石榴花自喻,石榴花不能赶在春日开放,是自悲失意,不能早日得志。“先期零落更愁人”,是痛惜牡丹未开而为雨多败,也是暗指自己被人阻挠,落败而归。“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则是极写伤愁之状。“万里重阴非旧圃”,天涯沦落之悲。“一年生意属流尘”,感慨无成,自伤可见。“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试想他日,花开过之后,香销颜褪,凋落狼藉,随流水飘零之际,回顾今日,定会羡慕此日尚能安身枝头,犹带些颜色。以将来之更大悲哀,抚慰今日之伤,使悲情更上升一重。使人更加绝望,不能自胜。

自身之悲,与败花之悲,相互映衬。与其说以残花自喻,不如说以自身之悲,赋之于花。花虽雨所败,又岂知其有悲?虽然牡丹暂时为雨所败,尚有绽放之日。诗人不说它们后日的美好,而只选择看到它们开过之后终将衰落凋零的结局,是何心也?自是心中满是悲伤绝望,以他当时满是伤感的眼睛看去,当然不能看到一丝美好,忧伤的心,也无力想象美好。怀抱日暮途穷,天地一团黯淡。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一首诗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伤心